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當川普關稅遇上AI,台灣如何贏得新人才戰?2026未來人才關鍵報告

2026人才關鍵報告公布,台灣未來最重要的10大產業人才為何?2025,不只是政治回潮的一年,更是人才定義被集體改寫的一年。川普「對等關稅」與出口管制回歸舞台中央,像一把巨針,刺進全球供應鏈的神經;AI則像汪洋,正把每個產業的航線重新改寫。一場全新的「人才戰爭」已然鳴鼓進軍,這場戰爭的維度,從單純的技術與薪酬,擴展到地緣政治、國家安全與意識形態的複雜棋局。

台灣人才趨勢

2025年,世界並未駛入後疫情時代的平穩航道,反而一頭撞上地緣政治的驚濤駭浪。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耳熟能詳的「美國優先」與「對等關稅」號角再度響徹雲霄。全球經貿的板塊,正以火山噴發般的速度與力道,劇烈地重組、斷裂、再拼接。 結果,貨物流向變了,人流與「智流」也跟著被改造:企業開始搶配「會讀政策的工程師」、懂合規的PM,以及能把行政命令變成BOM(物料清單)與SOP的「政策翻譯官」。


這已不是單一公司的用人哲學,而是國家到校園的全生態鏈的重組


細究川普第二任期的政策框架,其實是一套看似矛盾卻邏輯自洽的「組合拳」。它以「美國優先」為總綱,透過貿易、科技、移民三大領域的連動,從根本上動搖著過去30年全球化依賴的穩定預期,進而引發全球產業鏈與人才鏈的劇烈重構。因此,看懂這套拳法,是掌握本輪人才競局新規則的起點。


正當美國主動或被動地將全球頂尖人才推向國際市場,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人才爭奪戰,也已開打。世界各主要經濟體迅速意識到,這是重塑本國科技實力的歷史性機遇,紛紛推出針對性的政策,試圖在這波人才流動的大潮中,將自己打造成新的「人才避風港」與「創新策源地」。


在全球人才版圖劇烈重構的背景下,台灣被推到一個獨特而矛盾的位置。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即「矽盾」(Silicon Shield)。

📍未來人才如何在動盪時代中勝出?

全球人才市場規則重塑,過去的成功方程式正失效。唯有洞察變局、迅速調整策略的行動者,才能在這場動盪競局中脫穎而出。

對象建議方向
🧑‍💻企業高層與決策者將人才策略提升至核心戰略高度,建立「人才戰情室」,將人才規劃與地緣政治、市場風險分析緊密整合。
🏛️政府官員與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更具前瞻性與攻擊性的「攻勢人才戰略」,仿效歐洲、新加坡成立國家級的專責攬才機構。
🎓大學與學術研究人員改革課程設計,在理工科系中策略性地融入地緣政治、國際貿易等內容,培養學生的跨域視野。
👵廣大社會大眾與個人工作者在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的時代,個人的「韌性」與「適應性」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必須成為「終身學習者」。
表格整理:《2026未來人才關鍵報告》

10大未來人才是誰?

台灣所需的未來人才有哪些?《遠見》盤點10大人才類別,從理工到人文,詳列30種產業與90種職務內容,全面分析人才的發展方向與機會。


終身學習路徑

AI與全球化推動的「職涯通膨」,正快速侵蝕專業價值。當技能折舊比貨幣還快,唯一解方是終身學習。《遠見》整理出九大進修管道,提供不同選擇,助你把知識轉化為影響力,強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