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人本初衷 中山醫大董座周英香:打造科技與人文並進的醫療新典範
面對AI、超高齡化及少子化等挑戰,創立65年的中山醫大正進行一場深度改革。新任董事長周英香認為,要讓這所醫學大學與醫院轉型再成長,關鍵在於莫忘「人本初衷」,並堅持「做對的事」,才能挺身為台灣醫療照護翻開新頁。今年八月甫接掌財團法人中山醫學大學董事長的周英香,一上任便要面對勢不可擋的AI浪潮、超高齡化
大學史上最長寒假12月開始放!時間為何?不會荒廢學業?
為了與國際學制接軌,台灣多所大學近年積極推動學期週數變革,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114學年,共有12所國立大學實施一學期16週制度。其中,包含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在內共8所學校,今年底將迎來長達65天的史上最長寒假。哪些學校會放兩個月的寒假呢?太長的假期讓人擔憂學生的學業恐荒廢,各校在寒假期間
115大學入學申請:時程、簡章、四管道入學方式一次看
115學年度(2026)大學入學三大管道——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簡章於11月4日正式公告,今年的招生名額再度下修,繁星與申請入學名額雙創十多年來新低,引起家長與考生關注,另外特殊選才的入學名額則持續上升,讓更多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有機會爭取。《遠見》整理完整入學方式、名額、報名時間與學測考
大學建築科系如何靠AI轉型?東海、中原與陽明交大已布局
人工智慧(AI)快速崛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各行各業,大學教育急於作出因應,尤其在步向數位化、智慧化的建築產業,相關科系更是設法將AI融入從教學、設計到實作的課程當中,務求接軌產業。諸如中原大學建築系設立AI數位製造實驗室、東海大學的大渡山-東海人工智慧中心持續將AI科技導入建築系等學群,未來可期
讀書不是為了當第一!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喜歡B級學生,而非A級學生
多數人嚮往成為一路順遂、成績滿分、毫無偏差的「A級學生」,但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卻提醒:「人生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對他而言,「問題」是自我探索的起點。從17歲離家自立,到跨國求學與教育改革,他想以「B學生哲學」告訴大家:學習的目標不是當第一,而是找到平衡、認識自己,並持續向前。我們總以為,一路
南方哈佛崛起!教學、研究、產學、國際齊頭並進,中山成全台最具爆發力大學
憑藉著緊扣半導體、金融、醫學和雙語等四大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在教學、研究、產學、國際等面向的「齊頭並進」,中山大學儼然是十年來全台「最具爆發力」的綜合型大學! 在《遠見雜誌》2025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中山大學不僅一舉奪下公立大學典範獎、中大型大學冠軍,更被譽為十年來「最具爆發力的綜
ChatGPT太快給答案,學生還會學習嗎?前校長給觀察
ChatGPT不斷升級,快速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獲得答案,因而失去對事物原理的深度理解動力。這問題已廣泛在教育現場出現,該怎麼辦?日前舉辦的「2025 IASE 教育影響力國際論壇」,邀集多位台灣教育實踐者與國際講者,以「2030永續教育」為核心,展開一場從在地出發的全球對話。一位
無人機、自走車巡田防病害 屏科大以AI賦能農業、培養跨域人才
AI影像辨識應用包羅萬象,現在更成為發展智慧農業的利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致力推動AI賦能農業,從智慧監測到生態防治,將創新技術「落地」於田間,透過跨域合作激盪創新思維,培養出軟、硬實力兼備的智慧農業實務人才。一架無人機清晨飛過水稻田,利用熱顯像鏡頭捕捉水稻植株微小的溫度變化,再結合地面的氣象與植體營
當AI來臨,老師的角色會更像教練?
AI的使用已經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教育現場也不例外,有專家指出,教師的角色也到了重新被定義時刻?為了解答這些疑問,台灣史上第一場國家級教育專業展會「2025 EDit台灣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於本週四23日登場,以「AI教育治理與學習倫理」為核心議題,探討教育與AI共學世代的新未來。2025 EDi
「找不到出路才繼續念」文科碩博生人數沒衰退,為何教授有擔憂?
相對於理工科碩博生占比較早年變少,被視為較冷門的人社科領域碩博生始終有一定的量。不過不少大學教授憂心,對部分人文科系來說這不見得可喜,因為有些學生不盡然適合念碩博班,有時是因找不到出路才繼續念,有些情況甚至會因個人基礎不佳影響整體教學品質,系所卻因考量招生率不得不收。一位文科教授指出,過去讀碩博班者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