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培養CEO的搖籃!等了30年的一棟樓,大同大學讓一群產業巨擘都回母校了

郭逸
user

郭逸

2025-07-04

瀏覽數 1,850+

7月4日,大同大學校園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溫度。蘇義傑攝
7月4日,大同大學校園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溫度。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7月4日,大同大學校園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溫度。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增你強總裁周友義、景碩董事長廖賜政等多位產業巨擘回到母校,為一座等待30年的教學大樓動土。他們身價總和破兆,卻有一段共通的青春記憶——在前校長林挺生的課堂上成長。這棟命名為「挺生大樓」的新建築,不僅是為學生打造嶄新的學習空間,更是校友們齊心為恩師築起的紀念,一鏟一土間,是對教育的敬意,更是對林挺生堅持辦學理念的深深致敬。

中美晶集團暨朋程科技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等20多位橫跨科技、生技、化工等領域的產業巨擘,7月4日這一天,現身大同大學的校園一隅。看見舊識,他們展露燦爛的笑容,握手、拍肩、話家常。

原來,這群身價總和直上兆元的企業家,不僅是商場老友,還是大同大學校友。

動土典禮每一鏟,是大同校友對林挺生的感念

齊聚校園的目的,是因為大同大學迎來一件喜事,位在校園西北角的教學大樓等了30年,總算動土,斥資18.6億元,樓板面積7500坪,為了紀念前校長林挺生的貢獻,定名為「挺生大樓」。

挺生大樓是林挺生的夢想,1990年左右,設計圖就畫好了,只是當時學生數不多,空間需求不大,興建計畫擱置。一眨眼,35年後過去了,這棟樓,在林挺生仙逝20週年之際,集結校友之力,開工了。

「第一鏟、第二鏟、第三鏟……」每一鏟土,不只是動工的儀式,更是對青春的致敬,對林挺生教誨的深深感念。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林家創立大同之初,以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為範本,期許打造一所優質、精緻化的頂尖大學,「現在大同學生數3千多人,創立69年至今,畢業生總數也僅約4萬人,但業界的頂尖CEO多不勝數。」

林挺生作育無數英才,說起他的教學生涯,其實緣起於父親林尚志。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蘇義傑攝

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蘇義傑攝

比起董事長、校長,林挺生更熱衷於當「教授」

林尚志是大同集團創辦人,做生意之餘,也勤於辦學。民國31年捐出個人財產的八成,開辦現在的大同工職(現為私立大同高中);當時,林挺生剛從台灣大學化工系畢業,先進入大同公司工作,但他本就立志從事教職,正好銜父之命,入校講課,可說是企業、教育兩事兼得。

民國45年,大同工學院成立,由於師資不足,林挺生臨危授命,出任校長、教授,同時還得操煩大同公司的業務,40多年不曾間斷。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大同校友都知道,林挺生對教育工作相當狂熱。據悉,身兼教授、校長、董事長三職,他最喜歡被喚作「教授」,足見教學在他心目中的份量。

林挺生在大同工學院教授的課是經營學,學生無論考上哪個系所,都是必修。大同大學校友會理事長、現任萬寶週刊董事長朱成志回想當時一堂課,上到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國富論》,「教授全英文授課,學生還要同步翻譯,很具挑戰性。」

「教授是在培養國家人才!」盧明光說,在林挺生要求下,大同工學院學生除了主修,還要跨域學習他系基礎課程,同時必修會計、經濟、第二外語,「我是電機系,還要學機械系的製圖,商科、語言都要會。」

左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萬寶週刊董事長朱成志。蘇義傑攝

左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中美晶集團榮譽董事長盧明光、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萬寶週刊董事長朱成志。蘇義傑攝

嚴格規定在校8小時,培訓出大量CEO

林挺生的另一個要求是在校8小時。「我們讀書的時候,早上8點升旗,一直到下午5點,扣掉中午休息時間,整整8小時不能出校門,上的課、修的學分都比其他學校多,」盧明光憶起往事,雖然略帶苦笑,但他坦言,當時的畢業生,一個班上有7、8個博士,稀鬆平常。

「年輕不懂事,那時候光用想的就覺得好累。」何春盛在學時期,也很難適應上班族作息,直到出社會,他才發現,大同的畢業生在嚴格的教育體制中,綜合素質優於他校學生。

「上課時間,同學離開校園,感覺是從他身上割下一塊肉。」何春盛忘不了林挺生說過的這句話。

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蘇義傑攝

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蘇義傑攝

有感林挺生對辦學的堅持,何春盛現在退而不休,多數時間勤於教育,台大、大同的課堂上,都能見到他的身影,「我們走過大同最黃金的時代,大同人都很感念林挺生,受到他的身教、言教,所以有機會就要出錢出力,再把這樣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

如今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的大同校友,站在闊別已久的校園,築起挺生大樓,傳承林挺生培育人才的精神與理念。並且,盧明光一呼百諾,35位董事長、總經理組成的「CEO學長團」發起公益興學基金,5年內將累積至5億元,期許2030年入學的優秀學生,屆時學費可以全免,也計畫邀請更多企業家共襄盛舉,讓更多學弟妹受惠。

中美晶集團暨朋程科技榮譽董事長盧明光。蘇義傑攝

中美晶集團暨朋程科技榮譽董事長盧明光。蘇義傑攝

林挺生過去是董事長、校長、教授,但最執著的,始終是站在講台、教書育人的身分。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從校園走向世界、從實驗室走上董事會;那些聽來嚴苛的課程制度、緊湊的學習節奏,後來都成了校友口中,最受用的人生成就關鍵。即便他已離開20年,那份師道精神仍在每一位大同人心中發酵。

校友們說,挺生大樓的動土,就像一封遲來卻深刻的感謝信,完工後,每一個踏進這棟樓的年輕學子都會知道,這裡藏著一位老師的夢、一群學生的心,還有一所大學最深的榮耀與情懷。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