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今天上午股東會進行董監改選,下午隨即舉行董事會,推派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獨子尹崇堯擔任新任董事長,若金管會保險局點頭核准,年近40歲的尹崇堯將成金融業最年輕董事長。
國內保險業遭遇防疫險亂流,隨著疫情蔓延,防疫保單進入理賠旺季,國泰金控開出第一槍,今天與國泰產險舉行董事會,通過由國泰金全數認購國泰產險辦理的私募現增案,預計籌資新台幣100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公布產險公會最新研擬的防疫險理賠10大Q&A,當中包含保戶可採「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申請文件中的「醫療診斷書」;而居家照護者,可於確診日起2年內檢附理賠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金,由各公司判斷處方、用藥、施術、處置等是否理賠或融通給付。
金管會統計,今年截至5月23日為止,保險業承保防疫保單件數達269萬件,保費收入新台幣21.19億元,理賠件數為7.3萬件,理賠金額高達25.82億元,理賠金額已超過保費收入。
隨著台灣本土疫情竄燒,曾經的「防疫神單」意外成為社會亂象。台灣應從這寶貴的一堂課學到什麼?
富邦產險防疫保單爭議不斷,遭外界嘲諷「輸不起」;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今天強調,作為保險公司該負的責任,富邦一定會負責到底,絕對沒有「輸不起」,若有需要金控增資,金控絕對會即時、適度增資,以維持產險穩健經營。
防疫險之亂持續擴大,繼家長陪確診小孩居家隔離、被保險業者解釋為「自願隔離」不理賠,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指出,「0+7」新制上路,保險業者揚言打三劑選「3+4居家隔離」也是「自願隔離」,多位綠營立委都要求金管會要有所作為,不能任由保險業者扭曲法令、侵害保戶權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快速,防疫政策也不斷在改變,導致防疫險理賠爭議愈來愈多,也導致產險公司、主管機關、保戶出現對立,許多保戶仍搞不清楚到底能賠還是不能賠,尤其已確診且正準備申請理賠的保戶更是霧煞煞。以下整理保戶最常見的理賠疑惑:
防疫保單之亂未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親上火線發表4點談話,他呼籲,財務赤字可改善、信任赤字難彌補,請保險業在採用數位健康證明等兼顧各方需求的方式下,協助保戶處理理賠申請。
防疫險之亂持續延燒,外界有聲音建議金管會應出手要求保險公司廢約、退費,掀起民眾廣大不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親上火線,強調金管會絕對不會、也沒有權力做這件事,請散布相關言論的人知所進退。
這是台灣產險業的一場慘痛教訓,去年臺產深陷首波防疫保單之亂,今年則是富邦產等逾10家捲入,網路投保當機、業者無預警下架商品、官方臉書被灌爆民怨,或有一人投保多張保單等現象,一度驚動金管會跳入火線處理。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新防疫政策,將牽涉防疫保單理賠認定改變,金管會請產險公會盡快訂定防疫理賠指引,有業者直言,政策快速滾動,堪稱是產險業史上最大的變化球。
全台累計逾17萬人確診,確診率已是去年的十倍,產險業者指出,防疫險理賠風暴圈蔓延,重擊產險業者淨值、資本適足率、流動性、投資部位、及對產險其他業務銷售跟賠付等五大面向,金管會已要求產險業做壓力測試,模擬在最嚴峻情境下,業者得面臨多大的財務負擔。
2021年,勞工保險基金金額還有成長,但實際上收入已經不敷出,主要是因為政府撥補與投資收益;但是,投資不一定年年賺錢,撥補也跟不上收入與支出差額逐年轉負的速度。
民眾瘋搶防疫保單,4月11日至18日,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大增46萬件,為控管風險,產險業者一週內也接連下架26張防疫保單。業者並預估,4月下旬起防疫保單理賠潮將大舉來臨。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已公布確診輕症或無症狀者,可採居家照護,但民眾擔憂防疫保單將無法理賠。金管會今除放寬輕症居家照護可依照防疫險一般住院日額理賠,也公布10大問答,供民眾在投保防疫險後了解其中理賠「眉角」。
近日國內確診人數激增,又帶動一波「防疫保單之亂」,但市面上防疫保單大多有投保年齡限制,欲幫孩子投保防疫保單的家長,應仔細看清楚是否0歲以上就可投保,專家指出,目前市面上有3張0歲可投保的保單是首選。
疫情升溫及防疫政策變化下,產險業者陸續啟動防疫保單下架、改版,也因民眾搶搭投保末班車,多家產險公司網站「卡卡」。比較各產險網站,目前架上仍有販售的網路投保防疫險專案,最高隔離賠金額為新台幣4萬元。
【38婦女節限掛】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乳癌在2020年已正式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衛福部國健署更公布最新數據,平均每36分鐘,台灣就有1位女性罹患乳癌,比前一年的37分鐘,還轉快了1分鐘!然而,乳癌相對治癒率也高,除了治療費用,還包括身心調適及照護,事先為自己預先規劃保障,已是重要課題。
烏俄開戰,有立委質疑壽險業對俄羅斯曝險逾千億,台灣保戶淪為重災戶。金管會表示,保險業對俄曝險僅占保險業資金0.46%,且部位多為帳列AC下的長期持有固定收益債券,短期市場波動對財報影響小。
你知道若一旦被匡列隔離但沒確診、要去住防疫旅館的話,自行負擔的住宿加餐費高達數萬元嗎?也正因如此,近日隨著Omicron疫情延燒,為了轉嫁風險,具隔離保障的防疫險大熱銷,尤以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新一代666神單最受歡迎,目前已逼近100萬張上限,春節期間隨時可能宣布停賣。
2016年2月6日發生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維冠金龍大樓等多處建物倒塌、共117人死亡,邁向維冠事件六週年之際,我國資深產險專家沉痛指出,應盡早改革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並非為民眾而辦,而是為確保金融機構債權而設的畸形制度。
桃園疫情升溫,防疫保單買氣再度轉熱,今年1月短短17天,防疫保單銷量衝高至4.2萬件。由於臺產一年期防疫保單恰好將屆期,逾400萬名保戶的新投保需求,可望帶動防疫保單銷量再有一波高峰。
你還有印象嗎?2021年台產推出防疫神單,保費只要繳500元,接到隔離通知單就理賠10萬元,目前已停賣成絕響。2022年,和泰產險想要搶下一波防疫神單商機,卻傳因為隔離理賠金額太高,4天火速下架。無論如何,新一年的防疫保單銷售風潮已經吹起,究竟要怎麼保?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台產防疫保單今年1月中下旬將到期,和泰產險月初搶進推出隔離賠新台幣10萬元、確診再賠5萬元防疫保單,保費不到千元,不過今天傍晚6時和泰產將緊急下架商品,下修保額後再上架。
大學二年級便進入壽險業,明年即將滿18年的國泰人壽行銷總監劉珈君,因為善用數位工具和深耕專業知識,不僅為自己提升業務實力,更以全方位與多元化保險專業服務,在變動中抓穩先機,為自己打造職涯高峰,更成為客戶眼中的「超級專家」。
在競爭激烈的壽險業,業務員要拿下頂尖頭銜已難能可貴,國泰人壽陳秀苗卻能從無學歷、無背景、無人脈的「三無」主婦,成為國泰人壽業績女王,而且20年不墜。成功的關鍵,除了態度是決勝的根本之外,有紀律的實現目標更是她不變的贏家哲學。
編按:在疫情、數位金融、新會計準則等多重變因的影響下,壽險業的未來面貌會是什麼?如何接軌新世代需求?「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 黃建澤以六大趨勢,解析2030年的壽險未來式。
從沒人脈的家庭主婦到逆勢破境的超級業務員,李月珠從零開始扎穩腳步、累積能量與實力,36年光陰,磨成劍也磨出亮眼成績;榮獲10次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11次IQA國際品質獎,及連續20年入選國泰人壽高峰會,今年更榮獲首屆國泰人壽年度大賞第一副會長的榮譽,她不改溫暖自謙,將成就歸功於團隊的努力,以及客戶對她始終不變的信任。
在變動頻仍的時代,「安穩」是最恆定人心的保障,在傳承議題正夯之際,保險也以「穩定」與「安心」特質,躍升為財富傳承的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