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壽險保單大變革!保費、保額不再鎖20年,「去保證化」時代來了

經濟日報
user

經濟日報

2025-10-03

瀏覽數 600+

壽險保單將迎來結構性變革。示意圖,取自經濟日報
壽險保單將迎來結構性變革。示意圖,取自經濟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壽險保單將迎來結構性變革。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日證實,將請保險局鼓勵業者,針對未來長天期、新保單研議「去長期保證化」。核心概念是,保單中的預定利率、死亡或罹病率及附加費用率等風險因子,將改採「可調式」設計,不再一次鎖定20至30年。

壽險圈指出,日本已有依市場變動調整的「可調式壽險保單」,與現行保單相比,保費可能會較高,尤其是還本型商品;其次,一旦保單採「可調式」,定期壽險可望成為市場主流。

保費、保額、保價金不再是鐵板一塊

所謂「去長期保證」並非取消長期保障,而是壽險公司可放棄對未來利率、費率或死亡率的「固定」承諾。換言之,保費、保額、保價金不再是鐵板一塊,而是可依市場環境調整的「可調式」。

彭金隆今在中秋茶會中,首度公開支持「去長期保證」保單。他直言,保險契約往往動輒數十年,但經營風險卻來自利率、死亡率、罹病率等不可控因素,「沒有明確證據或足夠資本,卻一次保證20、30年的發生率,這不科學,也不符合風險管理原則。」

他以平均壽命為例,目前國人餘命已達80歲,未來可能更長;疾病發生率與費用率也存在結構性改變,精算師在設計商品時難以準確預測。若壽險公司因市場競爭壓力而「過度保證」,恐讓長期經營面臨巨大威脅。

去保證化是一個公平機制

彭金隆認為,去保證化是一個公平機制。利率下跌對保險公司不利,但利率上升則對保戶不利,市場波動應相對映照在商品條件上。

例如,可設計每五年或十年檢視一次的調整機制,若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保費應調降,才能公平對待保戶並降低業者長期風險。

這項改革僅針對新保單,現有契約將完全保障保戶權益。他說,配合明年上路的新資本制度,本就規定「保證期愈長,資本壓力愈大」,因此他請保險局鼓勵業者朝「去長期保證化」設計保單,可減輕壽險業的風險與資本負擔,更有助於健全市場公平性。

彭金隆強調,制度設計必須兼顧契約保障與市場永續,「任何商品都要符合精算原理與可持續性。」政策推動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可長可久、具永續性的壽險市場。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本文轉載自2025.10.03「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數位專題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三防世代」來了!現在30~50歲的青壯族群,如何建構防窮、防病、防詐騙的財務安全網?確保「老後三本」已經成為即刻要思索的必修課。只要正視問題、提早因應,你將更有機會開展屬於自己的「晚美人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