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太多反而害了你!群聯攻漲停背後,如何靠「缺氧效應」成功?

盧佳柔
user

盧佳柔

2025-10-03

瀏覽數 150+

群聯創辦人潘健成認為,資源太多的創業不一定會成功,而像缺氧一樣的創業,才會逼迫你不斷尋求生存之道。盧佳柔攝
群聯創辦人潘健成認為,資源太多的創業不一定會成功,而像缺氧一樣的創業,才會逼迫你不斷尋求生存之道。盧佳柔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記憶體漲價風潮未止,2日國內NAND控制晶片與儲存方案大廠群聯(8299)強勢漲停,衝上796元,創下歷史新高!外資也看好後市,將其目標價上調至960元。不過,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群聯創業初期走得並不輕鬆。創辦人潘健成如何從零開始創業、掌握核心優勢,一路拚出如今在AI記憶體缺貨潮中搶得先機的好風光?

在NAND Flash供應緊縮,以及AI與資料中心對高速儲存需求爆發的雙重推動下,群聯(8299)的控制晶片與SSD出貨與獲利同步加速。這股趨勢也快速反映在股價上,從8月低點499元起步,不到一個半月就暴漲1.7倍;今年開盤更一舉攻上漲停,來到796元,外資隨即將目標價調升至960元,市場對群聯的期待可見一斑。

從零開始,成全球最大獨立 NAND 控制晶片與儲存方案供應商

群聯今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群聯電子是少數真正「從零開始」的公司。沒有龐大集團的庇蔭,沒有雄厚資本的支持,靠著自有技術與不服輸的精神,一路闖進全球記憶體產業,成為全世界最大獨立NAND控制晶片與儲存方案供應商。然而,這家市值千億的科技公司,創立初期卻瀕臨倒閉:每月燒掉200萬元,第一年虧掉1400萬元,創辦人潘健成甚至兩度想把公司賣掉,還被超過40家創投拒絕。如今回望,他用一句話形容這段歷程:「資源太多反而害了你,缺氧式創業反而能讓團隊更健康。」

潘健成來台求學時,口袋空空。1993年,他在交通大學一邊唸書,一邊在福利社拖地打工,只為了賺取生活費。當時的志向很單純,就是畢業後回馬來西亞找份安穩的工作。

沒想到,研究所時因為一個專題題目,他和同學開發「快閃記憶體控制器」。這個題目後來演變成群聯的創業起點。他回憶說,「我們根本不是為了夢想而創業,而是不得不。那時候一無所有,只有不服輸的心。」

創業初期的群聯就像被丟進真空的魚缸,幾乎喘不過氣。成立兩年內,公司每個月都在虧損,第一年就賠掉1400多萬新台幣。他自嘲說,「我當時心裡想,如果哪一天公司能賺個50萬,就很了不起了。」更慘的是,他曾兩度打算把公司賣掉,還找了兩位董事長接手,最後都失敗收場。

群聯今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群聯電子是少數真正「從零開始」的公司。遠見資料庫

群聯今在台灣科技產業中,群聯電子是少數真正「從零開始」的公司。遠見資料庫

USB轉折:從燒錢到爆紅的第一次成功

群聯的轉折點,出現在一個看似小規模的產品實驗。當時團隊做了一批USB控制晶片,沒想到產品一推出竟然大受市場歡迎,光是一個月就替公司帶來500萬元營收。

「我那時候覺得,賺50萬就很厲害,結果竟然一口氣賺了500萬。」潘健成笑著回憶。從那一刻開始,他意識到,靠著產品契合市場需求,加上團隊的執行力,創業真的有機會闖出一條路。

營收的雪球隨之愈滾愈大,從1000萬、5000萬,再到1億元。群聯終於擺脫了連連虧損的陰影,第一次嚐到「賺錢」的滋味。

在快速成長過程中,群聯也曾嚐過被市場追捧的滋味。潘健成笑著回憶,「2007年群聯股價一度竄升,甚至不小心當了三天股王」。然而榮耀來得快,壓力也隨之而來。對他而言,這段經驗更像一次警醒:資源與掌聲來得太容易,反而可能讓團隊失去專注。

「資源太多,不一定不會成功,但保證很難成功;反而像缺氧一樣,逼得你不斷尋找生存之道,團隊才會更健康」,潘健成語氣堅定地說。這樣的想法,也成為他日後公司經營與技術投入的座右銘。

訂閱即享投資必讀好書三選二《巨人思維》、《長期買進》、《12個經濟指標,讓你投資無往不利》

磨劍8年,企業級SSD一路上月球

如果說 USB 是群聯的生存轉折,那麼企業級SSD就是群聯跨進AI時代、甚至登上月球的入場券。

8年前,潘健成洞察市場先機,鎖定進入企業級SSD市場。但當時台灣的伺服器大廠卻潑冷水,「這東西台灣做了也沒人會買,相信我的話,不要浪費時間了」。

然而,潘健成卻選擇硬著頭皮走進這塊最艱難的市場。研發過程長達8年,燒掉了大筆自有資金,才在經濟部少量補助下勉強撐過去。他回憶說:「那時候真的很孤單,但只能告訴自己,講沒有用,做出來才知道。」

8年的堅持最終開花結果。潘健成自豪地說,「今年3月8日群聯的企業級SSD隨太空任務登上月球,並將成為『月球第一個資料中心』的儲存供應商」。

更重要的是,這條路的選擇,讓群聯在AI伺服器的爆發需求中搶下先機。AI大模型訓練需要龐大的資料吞吐量,過去單靠傳統硬碟早已無法負荷,企業級SSD成為標配。從雲端資料中心到GPU叢集,存取速度與耐用度都直接影響運算效能。

「Flash Memory(快閃記憶體)就像白米,沒有它,AI再強大的晶片也吃不飽。」,潘健成強調。他解釋,在AI資料中心裡,GPU負責運算,網路連結提供交通,但所有的數據都必須透過SSD快速讀寫,才能真正驅動模型。

如今,全世界主要AI伺服器廠與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都已是群聯的客戶。也因如此,群聯的企業級SSD不僅登上了月球,更在地球上成為AI革命背後不可或缺的基礎。

25年血淚路:創業不是夢想,而是求生

無論是創業初期的生死掙扎,還是投入新技術研發的孤獨堅持,潘健成選擇的從來不是輕鬆的道路。正是一次次缺氧歷程,造就了今天的群聯。

2000年成立的群聯電子,最初專注於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一路從 USB 隨身碟做到 SSD 控制器。隨著應用需求擴展,產品版圖上至外太空,下至汽車、物聯網裝置、手機與資料中心,甚至水中航行的船隻、潛水艇,都能見到群聯的技術身影。也因此,群聯逐步奠定了全球最大獨立 NAND 控制晶片供應商的地位。

回顧 25 年的創業路,潘健成說得很直接:「創業保證會先讓你變沒有錢,只有成功才會變有錢。但機率,就跟買彩券差不多。」群聯從地下室起步,歷經資金缺氧、技術被看衰,卻一次次靠執行力與韌性活了下來。

「資源太多反而害了你,缺氧式創業才能讓團隊更健康」,他再次強調。這句話,不僅是群聯的生存哲學,也為台灣科技創業留下最真實的註腳。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