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美國矽谷與財星500大公司紛紛遠距上班,曾讓美國大城市因為閒置率太高而租金一度下滑。沒想到,2021年美國房市買氣反而有變旺跡象。怎麼回事?美國財務顧問機構「Ramsay Solutions」,最近採訪許多房仲業專家發現,美國2021年房市看漲,新成屋業績預計比去年成長21%,整體房價則會
台積電(2330)董事長劉德音昨(30)日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身分,出席TSIA年度會員大會後示警,三大因素導致現階段全球晶片短缺,尤其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更因而出現重複下單的狀況,成熟製程如28奈米現在看似供不應求,但實際上,全球產能仍大於需求。劉德音指出,最近大家關心晶片短缺問題
台灣第一隻軟體新創獨角獸,終於在日本揭開身價底牌!沛星互動科技Appier於2021年3月30日,在日本東京掛牌上市,振奮台灣新創圈。繼1998年「趨勢科技」於東京上市,Appier是23年來第一個登上日本資本市場的台灣軟體公司。「Appier在日本上市,還蠻興奮的,也蠻exhausted(精疲力盡
透過大數據分析,達到精準醫療已是醫界趨勢,但如何讓系統串聯各院所的資訊,又不侵犯到個人隱私,杜奕瑾推動的「聯合學習」AI革命,或許正是解答。現今,各行各業無不積極發展人工智慧(AI),而這都需要大數據(big data)支撐。但對醫界來說,最難過的關卡,是「數據共享」與「患者隱私」間的拉扯。然而,被
在新冠疫情的催生下,台灣遠距醫療的推動正加速推動。林百里領軍的「廣達QOCA智慧醫療服務」已是全台醫療雲端平台覆蓋率最大的相關服務,而台大雲林分院的合作又最具代表性。衛福部不僅在去年底通過「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更承諾2021年起,將在全台陸續推動遠距醫療區域聯防計畫。雖然遠距醫療才輔於各
創立拓連初期,王景弘曾發展物聯網、智慧手錶等產品,五年前聚焦電動車充電站系統,他選擇先攻美國市場練兵,打響名號再布局台灣,為什麼?掃描QR code、點擊付款,充電之外的支付流程只需要不到5秒鐘,但在Noodoe出現前,恐怕得耗掉超過10分鐘。「我們用Apple的態度,把這5秒體驗做到完美。」Noo
電動車題材發燒,成為世界投資人爭相競逐的新顯學,即便近期承壓回檔。但從基本面、籌碼面到趨勢面,為何專家仍看好特斯拉(Tesla)概念股?2020年,特斯拉可說是全球資本市場最大驚奇。其資金瘋狂追捧,股價年內累升逾七倍,今年初,市值更一度超過臉書成為美股第五大,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
中美火拚AI,你不可錯過「AI大師」李開復大預言。他警告企業與人才「快轉型!」否則,不管在辦公室還是工廠,你的職務都可能被AI逐步吃掉......創新工場創辦人,並為AI專家的李開復,近期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談疫情後全球AI的最新進展。當包括Google前董事長施密特在內的不少人憂心,美國的AI競
出口產品的國際標準認證需要的資料非常繁瑣且多元,且各國認證程序不一,常成為臺灣產品拓展海外市場的痛點。「要通過歐盟的GGAP認證,是一項很困難的工程。這次感謝經濟部和工研院的協助,為我們節省了30%以上的人力,取得認證的時間也縮短了一半。」去年,國內最大的香蕉集銷中心藝隆農產,在半年內取得了「全球優
智慧科技、Fintech當道,百年名校東吳大學與時俱進,培養整合型的跨域人才,成立多個校級金融與智能研究中心,靈活的課程與學分設計,與世界脈動並駕齊驅,讓東吳大學備受肯定的法商優勢結合科技,創造不凡競爭力。「這是『大人物』當道的時代,跨系所多元學習,具備跨域整合的能力,才能迎戰未來世界。」東吳大學校
積極發展智慧城市的台中,不僅在城市治理跨域運用大數據分析,臨床醫療也有領先全台的亮點。弘光科大以醫療護理與資訊科技、文創設計跨域結合,打造全國首間教學型智慧病房,以AI人工智慧為醫療照護升級,成為台中智慧城市醫療教學與產業的最佳典範。以醫護起家、創立於1967年的弘光科大,半世紀以來「以人為本、關懷
上下班尖峰時段,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的幾條主要交通幹道上,其智慧動態號誌,利用智慧方式動態調整紅綠燈,讓原本易堵塞的路段,行車的旅行時間減少10%。來到臺北市公有停車場,透過自動辨識車牌後,閘門自動開啟。駛離停車場,閘門自動開啟,線上自動扣款。從頭到尾,利用3A(自動車牌辨識、自動開啟閘門及自
2020年8月1日,經過更名,敏實科技大學正式嶄新登場;9月,敏實全球集團創辦人兼敏實科大董事長秦榮華、校長王慧君、全校師生與家長,一同見證全新辦學使命與教學白皮書的誕生。針對每位敏實科大新生,白皮書都有完整教學與職涯規劃。學校看準AI電能車與自駕車發展趨勢,新設智慧製造工程系、智慧車輛與能源系,加
中國醫藥大學為全國第一所培育中西醫學兼備人才之大學,在2020年遷入水湳校本部,以跨領域技術研發,AI應用於生醫大數據,培養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傾全力打造成為台灣的「史丹佛Stanford」。「中國醫藥大學在水湳校區建構全新的產學互動合作模式,促使產學共同完善專利佈局、提早共同開發、授權或技轉,
AI應用、5G商用需求增長,催生「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產業人才需求,尤其半導體產業被視為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也是政府重視的產業發展。明新科技大學呼應未來趨勢,實務教學導向,成立全國第一個半導體學院對接產業育才、設置「AI教育推動中心」將「程式設計」、「AI人工智慧」等列為大一入
博雅與AI,傳統與創新,在東海大學綿密交錯,匯聚眾多學習資源,將校園打造為大度山上的寶山,培養專業與品格兼具的全人跨域人才!自1955年東海大學創校以來,持續深耕勞作教育、住宿學習等博雅教育,並創立全國第一個博雅書院,為學生培育溝通力、創新力、協作力、跨域力等多元全人實力,「東海大學是一所深厚博雅底
《遠見》與104人力銀行獨家合作的「2021起薪最佳大學大數據報告」,資訊類畢業生起薪排名中,與台大、交大、成大並列最高起薪的,竟是幾乎都是人文社科科系的政大。 究竟「政大資訊科學系」有何魅力?很多人看到這結果,內心浮現的第一個疑問可能是:「政大有資訊科學系嗎?」其實有的。政大理學院在應數、心理之外
開工日拉出紅盤!收盤指數衝破「萬六」,台積電更大漲5%,也引領科技股同步走揚。跨入金牛年,牛市真的來了嗎?科技股仍然獨領風騷? 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方舟投資創辦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因為早早布局特斯拉、比特幣方向神準,成為美國新一代股神。最近,她在其他機構出脫台積電AD
AI與數據的革命浪潮正如火如荼地衝擊整個世界,商業應用範圍也幾乎涵蓋各行各業,所衍生的商機大到無法估算,隨著由AI、5G領頭的科技類股表現亮眼,以AI、5G為號召的基金也蔚為明星標的,投資人究竟該如何選擇,搶先在2021年佈局,搭上成長列車、緊抓住未來財富的成長趨勢?驚心動魄的2020年終於劃下句點
當AI深入生活,各種應用脫不開程式、運算能力、數據之後,「科技人才」定義將更為寬廣。「2020年全球疫情,本身是個很大的災難,但帶來意想不到、推進『數字化』的結果,」全球AI人工智慧趨勢專家李開復觀察,疫情迫使人們遠離群體,遠距工作、遠距教育、遠距醫療等新生活形態,迫使數字化加速,「當你的工作流,變
鴻海轉型大計啟動!力拚電動車引發市場熱議之外,近日揭牌的「鴻海研究院」,更擔當前瞻研發角色帶領轉型。新上任的執行長李維斌,如何以軟體專家角色,帶領電子製造帝國鴻海起飛?2021年第一個工作天,鴻海內湖大樓人群簇擁。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董事長劉揚偉掀開布幕,為「鴻海研究院」揭牌,宣布這個擔當鴻海轉型重任
早上精神不濟,你會直覺走到7-Eleven還是全家便利商店買咖啡?人們的購買行為,很多時候是從心中的「口袋名單」(Wish list)而來。但身為品牌,你在消費者心中排第幾?說到買車,你腦中立刻浮現的是TOYOTA、NISSAN,還是FORD?當品牌一開始即在消費者的口袋名單中,就比別人占了上風。「
編按:你有使用過手機的語音助理服務嗎?只要輕鬆地動動嘴巴,就能讓手機言聽計從,完成我們交付的任務。這個「出一張嘴」的過程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背後得牽涉到許多語音處理和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本章將會說明如何才能讓機器聽懂人說話,一探背後工程的奧秘之處。(本文摘自《智慧新世界》一書,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編
編按:淺薄的思考就是「定型的思考」,深入思考則是「創造性思考」。如果思考方式淺薄,就算用再高深的專業知識,也很容易被電腦取代。(本文摘自《深思快想》一書,作者為稲垣公夫,以下為摘文。)新聞、媒體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話題可說每日不斷,1990年代後半
為了協助臺灣以科技超前部署、布局未來十年產業新局,工研院提前對接2030年的世界,為我國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於11月24日舉辦【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以及撐起三大應用領域的「智慧化致能技術」,攜手產業共同實踐跨領域創新。活動
5G、AI人工智慧、雲端運算、金融科技、遠距工作....這些新聞中最夯的熱門詞,在歷經新冠疫情(COVID-19)肆虐全球後,都指向一個共同性:科技已經如同陽光、空氣、水,成為大眾日常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從微趨勢到大趨勢 在變動中找出新商機新冠疫情的爆發,雖然讓人類移動停滯,卻也推升全球搭乘科技變革
週一台灣首間智慧監獄啟用,這裡,服刑人可輕鬆用購物機血拚,掌上型電玩都能買。當場羨煞某些被家人禁電玩的參觀者,也有人質疑「日子會不會過太好?」其實,「智慧監獄」在台灣亟待推行,不只為促進人權,還因為這項關鍵比例已失衡......經典美劇《越獄風雲》中,男主角邁克.斯科菲爾德(溫特沃斯.米勒飾)屢次從
2020第18屆遠見高峰會,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新銳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創始人何大一、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透過視訊與影片與台灣現場連線,傳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記者會今(11/21)在行政院新聞中心舉行,同步也公布9項議題討論後的事實清單。在供應鏈部分,台美均認為,基於半導體產業將為雙方經濟帶動重大且長期之利益,雙方確認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為雙方優先項目。「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記者會出席人員包含,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20日登場,雙方在開幕式時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就經濟、科學、5G以及供應鏈等議題討論,並確立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將是雙方優先項目。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美東時間20日上午8時於華府四季飯店登場,由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