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睡太多」反而會傷大腦? 研究證實: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國際最新研究顯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也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董氏基金會提醒,睡眠過量或不足都與認知領域損害有關。
腸道是人體的「第2大腦」!醫解析:「5種生活習慣」維持腸道健康
大腦是我們身體的指揮官,但是你可能沒想到——我們的腸道,尤其是腸道菌群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和情緒, 因此腸道菌群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學家邁克.格爾松教授最早提出「腸-腦軸」的概念,也就是由腸道和腸道神經系統、腸道微生物組成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可以與大腦交流溝通,互相影響。(本文節錄自《腸道求救中》一書,作者:曾維根,出色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熬夜隔天最好別晚起!你的「睡眠債」該怎麼還?
生理時鐘失調是最常見的睡眠疾病,包括失眠、睡眠相位異常;還有一些屬於障礙的部分,例如熬夜、睡眠剝奪。兩者有些關係,很多生理時鐘失調都是因為經常熬夜而引起,可能因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甚至需把工作帶回家做,原本生理時鐘該睡覺或想睡覺的時候沒有睡,導致生理時鐘不穩定。例如如果正常的生理時鐘是11點睡覺,但連續熬夜三天到2點才睡,而白天仍需要像平常一樣六點起床,直到忙完後在週末或補休時補眠,每天睡到中午12點,起床時間和平常就差了6小時,這就是一種「社交時差」(social jet-lag)。
累斃了但還是睡不著?原來「早起早睡」比「早睡早起」更重要
一旦工作表現不佳,就無法有效率地處理好職場和家庭的事情。如果該做的事沒做完,就只能犧牲睡眠的時間,而因睡眠不足所積累的疲勞又會使工作表現下滑,如此一來,陷入惡性循環中。(本文摘自《最強疲勞恢復法》一書,作者為中野.詹姆士.修一,以下為摘文。)
父母「老之將至」如何應對?必懂政府的4包錢、3喘息服務
政府自2017年1月起,開始推動的「長期照顧10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強調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其中,特別提供了稱為「長照4包錢」的4項補助;而永無止息的長照值勤,對精神與體力都是極大挑戰,不論是新手還是資深的照顧者,不妨與家人分擔照顧責任,或是利用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本文節錄自《當爸媽過了65歲》一書,作者:康哲偉,先覺出版,以下為摘文。)
你把什麼事排在「健康」前面?台灣每人平均臥床8年,退休後健康餘命沒幾年
一人臥床拖垮全家!台灣每人平均臥床8年,退休後健康餘命僅有短短數年;2025年,每10人就有1人考慮辭職照顧;2040年,近70%老人有慢性病,其中超過一半失能;2070年,全台將近一半都是老人!預防家人臥床、討論善終議題,你不是沒試過,只是找不到「家人願意接受」的方法。逆轉3萬家庭長照、臥床宿命的暖心減藥藥師,提供你一套「說得出口」、家人「聽得懂」的對話工具。(本文節錄自《健康到最後》一書,作者:胡廷岳,圓神出版,以下為摘文。)
想打耳洞前先看這篇,小心蟹足腫找上門
編按:打耳洞不只是造型選擇,更關係健康風險。若照護不當,易出現感染、異物反應,甚至產生難以癒合的蟹足腫。本篇從真實案例出發,解析打耳洞後常見併發症與正確照護方式,幫助你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保護自己。
明年老人將達470萬人!舞出健康秀出不老精神,80歲奶奶創據點當「掌門人」
台灣離超高齡社會只有一步之遙,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劉家秀說,依據內政部今年5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19.48%,超過20%即為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個人當中,將有1個人超過65歲,活躍老化,才有機會增加健康餘命。
照40赫茲光刺激可延緩失智症?專家籲謹慎看待:缺乏足夠證據證明有效
近年研究指出,40赫茲聲光刺激有望成治療失智症新方法。專家今天表示,雖然動物實驗顯示有此潛力,但相關人體研究結果不一致,有待持續驗證,提醒謹慎看待市面相關產品。
大腸癌年輕化!台大醫院研究:40歲就篩檢「死亡風險降4成」
是否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能降低死亡風險,過去缺乏實證支持。台大團隊今天發表最新研究證實,篩檢年齡從50歲提前到40歲,可顯著降低發生率21%至25%,死亡風險下降34%至39%。
每天4點起床,就相當於多出一個工作日!如何無痛自然早起?
編按:根據有關睡眠的腦科學理論,人在睡眠後的3小時、4.5小時、6小時、7.5小時這幾個時間點醒來,就會覺得神清氣爽,精力充沛。我對早起的實踐就是從對這個理論的神奇體驗開始。(本文摘自《認知覺醒》一書,作者為周嶺,以下為摘文。)
比乳癌更可怕卻常被忽視?醫揭「這疾病」奪走更多女性生命
當女性聽到「乳癌」,往往瞬間緊張焦慮;但若提到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體脂過高、腰圍粗,卻常輕描淡寫、一笑置之。然而,這些代謝異常正是女性健康的真正威脅,甚至比乳癌更致命!醫師吳佳鴻在最新著作中指出,心血管疾病才是女性的「隱形殺手」。(本文節錄自《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一書,作者:吳佳鴻,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