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縣市調查
涵括22縣市長施政滿意度、縣市總體競爭力、22縣市遠見智慧城市大調查、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及縣市治理資訊等
-
前進美西,桃園和全世界做生意!促矽谷創投投資桃園、作外商亞太營運總部首選
為加速落實「亞洲新矽谷」政策規劃,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領市府團隊於八月下旬前往美國洛杉磯及舊金山,就招商、青年創業及資訊教育等三大議題與當地企業深度交流,並積極 推介桃園投資環境與政策方向,吸引外資投資桃園,以國際格局帶動桃園市產業供應鏈升級。
-
2023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出爐:北市最大贏家,台南獲選政府效能首善之城
2023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成績出爐,今年《遠見雜誌》從115個細指標,分12個競爭力面向進行評選。在代表「綜合總成績」的總榜方面,台北市三度蟬聯全台冠軍外,也獲得年度「競爭力首善之城」。
-
秒懂〈縣市調查〉眉角!同一縣市,為何排名有時差很大?
同樣是〈縣市調查〉,不同機構或不同時間發布,何以結果落差這麼大?這是很多人看到眾家民調機構所做的〈縣市調查〉排行榜時,會油然而生的納悶。但其實摒除掉「民調結果誤植」的低級錯誤,不同榜單的落差,是有其脈絡的。
ESG&CSR調查
-
中小企業特別獎〉羅布森、中華海洋生技、全球社會創新、正瀚生技,加速淨零排放立大功
2023年是台灣推動淨零政策的指標年,除了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啟動碳費徵收機制,金管會也強制規定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申報永續報告書。不少台灣大型企業早已祭出ESG解決方案,但其餘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上路了嗎?
-
樂齡友善組首獎〉大齡員工變救援投手,中華汽車讓人才永續
大缺工潮來襲,又逢社會高齡化衝擊,「人才斷崖」重創各企業。走過半世紀的中華汽車,如何讓「產線大齡員工」變身「產業救援投手」?
-
教育推廣組首獎〉研揚發揚工業電腦思惟,挹注偏鄉藝術素養
工業電腦大廠研揚科技首度參與《遠見》ESG獎,一舉拿下「傑出方案——教育推廣組」首獎。身為硬體廠,他們如何靠著科技業的「標準化、模組化」思惟,將藝術教育注入各地偏鄉?
高教USR調查
-
中國3倍薪搶半導體人才?中高階獵人頭揭真相
中國面對美國晶片禁令沒休息,最近竟又傳出中資低調來台,用3倍薪搶台積電等台企工程師!是真是假?請聽獵人頭專家的業內觀察。另外,台灣自己也缺半導體人才,又該怎麼辦?
-
《遠見》USR獎贈獎典禮,各校如何與地方共好?專家提建言
《遠見》第四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4月11日在《遠見雜誌》舉行贈獎典禮,共頒出23個獎座。17所得獎大學校長、副校長等都有代表出席。評審團主席考試院院長黃榮村,以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則分享對各校USR作法的建議,以及對永續大學的觀察。來看看各方專家有哪些建言?
-
遠見USR獎揭曉!成大勇奪2首獎、海大1首獎2楷模、清大3楷模
2023遠見USR獎今(11)日揭曉,並舉辦頒獎典禮!近年,全球各大學紛紛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遠見》也於2020年啟動第一屆全國各大學「USR傑出方案」評比。今年最大贏家是成功大學、勇奪2首獎,海洋大學拿下1首獎、2楷模,清華大學則摘下3項楷模獎,整體得獎率僅19.1%。
大學排行榜
-
國際排名暴跌近250名次,陽明交大發生什麼事?
國際上最重要的兩大世界大學排名之一、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於10月中(10/12)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大學不意外地拿下國內大學第一,然而後續幾名,卻可能讓許多人大感意外。國內排名第二是中國醫藥大學,第三名是台北醫學大學,第四名是亞洲大學,第五名則是由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並列。
-
泰晤士大學排名:台大較去年退步74名、亞洲大學超越清交成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今天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第7年蟬聯世界第一,台灣大學則是台灣的排行榜龍頭。
-
大學放榜/「準台積電」科系熱門!電資、材料夯,不一定選台大
111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管道今天放榜,補教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分析,考生填志願「實用導向」明顯,「準台積電」科系尤其熱門,能上其他學校電資、材料系,不一定選台大。
FinTech調查
-
獨家揭露50+FinTech使用習慣!熟齡族最愛LINE Pay、PX Pay
疫情催化「零接觸金融服務」演進,《遠見》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EOLembrain東方快線」連續第四年舉行調查,評選「2021數位金融(FinTech)服務最佳銀行大賞」,由中國信託銀行拔得頭籌,獲得首獎,並在四個分榜拿下第一,同時摘下最佳人氣獎。國泰世華、台新銀行奪楷模獎,傑出獎得主為台北富邦、永豐銀行(見表1)。
-
最大贏家〉中信銀虛實融合大練兵,手機App變身ATM
2021年,《遠見》FinTech大調查中,中國信託銀行表現為歷屆最突出。不僅摘下四項分榜冠軍及總榜冠軍,同獲業者和消費者一致按讚,App下載市占率也名列前茅,有何祕訣?
-
2021《遠見》FinTech大調查〉掌握「生態圈集客」,決勝數位金融
《遠見》數位金融服務最佳銀行大賞評選,今年調查新增LINE BANK、樂天商銀兩家純網銀,共針對38家本國銀行、八大面向評選,究竟獎落誰家?
民心指數
-
《遠見》2023兩岸和平調查 /65%認為兩岸不會開戰 ,42.1%相信美國會出兵
隨著2024總統大選逼近,兩岸局勢愈來愈受矚目。《遠見》和「遠見民意研究調查」針對台灣民眾進行「2023兩岸和平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外輿情落差巨大,有64.6%民眾認為,未來五年內,兩岸不可能打仗,遠高於可能會開戰的23.5%;有過半數(54.1%)民眾不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且年紀愈輕愈不願意,20至29歲最高為69%。《遠見》深入解析。
-
《遠見》2023兩岸和平調查/近六成民眾希望兩岸維持現狀、達歷年高點
▋近七成20至29歲民眾不願意讓自己或家人上戰場,高於整體(54.1%)▋四成六(46.4%)認為美國不會出兵幫台灣打仗▋近半數(49.8%)民眾沒有因應戰爭準備▋四分之三(74.4%)民眾認為兩岸應增加互動▋四成六(46.2%)希望政府與中國大陸維持對話交流▋四成二主張「和美和中」,僅有一成四傾向「親美反中」▋兩岸關係維持現狀達到歷年最高點(59.5%)
-
《遠見》調查:56%民眾認為2024總統大選將政黨輪替、43%看壞來年經濟
2022年,對台灣來說是動盪不安的一年!除了疫情持續肆虐,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年中訪台,導致中共在台海周邊發動大規模軍演,讓兩岸局勢進入深水區,隨後對岸禁止我國農產品清單持續擴大,讓台灣迎來近幾年最緊繃、最動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