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動盪,助長美國通膨衝擊人民日常生活。對本國經濟的擔憂,料將反映於11月的期中選舉結果。睽違兩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再度發表演說的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則對烏俄戰爭、中國威權政府威脅開放社會的發展最為擔憂,更推測習近平爭取連任可能還有變數。另外,澳洲新政府承諾加速跟上先進國家的能源轉型腳步,但仍不忍放棄化石燃料的大筆稅收?
台積電和英特爾兩家半導體公司同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動工,廠址相距僅80公里,兩邊都希望在2024年投產,且現在就開始爭奪人才,不過,對台積電來說可能更加艱辛。
布林肯長達45分鐘的這場演講,是美國政府對中國這個崛起的亞洲大國、至今最全面的政策聲明。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今天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感謝芬蘭在這場對抗俄羅斯的戰爭中相挺。
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出訪亞洲,再度「失言」表態美國願在中國武力犯台的情況中進行軍事介入,而後又重申美國對台政策不變。這接二連三的「非模糊」戰略,是否可被視為朝向明確化靠近一步?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風險?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舉世震動。這場戰爭重塑了俄、美、歐、中之間的關係與地緣政治格局,為全球經濟前景投下變數。回顧雙方交戰一路發展的歷程中,哪些是左右全球世局變化的關鍵?哪些影響了遙遠的台灣?不斷更新的戰局詳解這裡看。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本週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前表態會在中國侵略台灣時軍事介入,震撼全球,事後雖澄清政策不變,仍讓無意加深與中國對立的區域盟友處境尷尬。
美國德州一所小學24日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8名學童和3名成人喪命,據了解,槍手已在與警方交火過程中遭到擊斃。
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領袖24日齊聚東京,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Quad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從哪兒來的?為什麼外交官老是為各種夥伴關係想出奇怪名稱?
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今天落幕,4個國家未來5年有意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與支援,日媒報導,此舉是準備對抗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胡偉良觀點】按照以往慣例,當美元大規模回流時,它們往兩個方向去,一個是買美國國債,一個是去股市買股票。但當前出現的狀況是,美股重挫,資金不僅沒有流入股市,反而有大量資金自股市撤出。這些資金流到那裡?
想要新冠肺炎成為普通流感的歷程,還有許多問題必須克服……
拜登亞洲行,確認台灣目前被排除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之外,今年CPTPP委員會若召開,而台灣無法爭取到成立工作小組,則必須等到明年再尋求突破。台灣可能要先面對IPEP與CPTPP「雙雙落空」的情境,如何降低衝擊?
美國總統拜登23日在美日峰會會後記者會上說,如果中共犯台,美國將軍事介入保衛台灣,白宮連忙堅稱對台政策沒變。拜登對台海問題談話屢次脫稿演出,媒體評論,這次應非失言,能否做到不無疑問。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22日表示,台灣未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他表示美國正尋求深化與台灣的經濟夥伴關係,他也重申美方期望台海和平,不樂見片面改變現狀。
日本、南韓宣布6月後即將開放國外觀光客入境,台灣快篩之亂也逐漸平息、政府官員人民一心防疫。沒想到,先前金正恩宣稱是全球疫情淨土、一直維持新冠零確診的北韓,也於5月中旬驚傳本土疫情大爆發。
澳洲廿一日舉行國會大選,反對黨工黨至少拿下七十二席,距單獨組閣門檻只差四席,澳洲政壇確定變天,工黨黨魁亞伯尼希成為澳洲自二○一三年來首位工黨黨籍總理。聯合政府只拿下五十五席,總理莫里森已致電亞伯尼希承認敗選。
如果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今天舉行的大選中失利,他的對手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將組建澳洲近10年來第一個勞工黨(Labor)政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重創世界糧倉,全球各國正在從其他地方彌補糧食缺口,繼印尼禁止棕櫚油出口後,印度也宣布禁止小麥出口,糧食禁運將進一步推高肉類與啤酒、義大利麵等所有食品的價格。英國央行行長稱糧價上漲有如世界末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稱漲價可能持續至2024年。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天飛抵韓國展開亞洲訪問行程,拜登首先參觀三星公司(Samsung)位於平澤的電腦晶片製造廠,藉此凸顯其關注困擾世界經濟的晶片短缺問題。
5月初以來北美和歐洲出現數起猴痘病例,引發外界擔憂,這個在非洲部分地區的地方性流行病正在向外擴散。究竟它是怎樣的疾病、如何傳播、嚴重程度以及如何治療?
近期,才剛入選《時代雜誌》今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企業的The Sandbox,和製作過《愛的迫降》《二十五,二十一》等熱門韓劇的Studio Dragon達成策略合作。未來在元宇宙中也會出現韓劇?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不環保?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將特斯拉從標普500 ESG指數中剔除。日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才抨擊ESG評鑑,特斯拉就被踢出標普,究竟怎麼回事?
封城超過50天的上海,即將在6月1日重新開放。但面對國際需求減弱,中國當下拉動經濟的手段首推強力刺激內需。多位專家獻策,不如直接給人民發錢、消費券,乃至數位人民幣。
因烏克蘭戰事成為焦點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5月18日欣喜收下兩大軍事盟友芬蘭、瑞典的申請書,北歐中立國模式宣告終結。但在那之前,還得先過土耳其這一關。這是否將對俄烏戰爭產生蝴蝶效應?
疫情封控、歐美需求減弱,令世界工廠的出口遭遇「完美風暴」。中國一方面與新冠病毒清零作戰,一方面力保出口不要受到疫情太大的衝擊。
南加州台裔教會槍擊案凶嫌周文偉15日持槍掃射,釀1死5傷。美國媒體報導,在周文偉犯案前幾個月,他在拉斯維加斯的生活已因妻子離開、返台治病而變得支離破碎。
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狀況?
Klook「辦公度假」計畫,讓員工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一邊工作一邊旅遊長達30個工作日。隨著報復性出遊風氣日漸盛行,愈來愈多亞太地區的旅客偏好更長時間的旅遊,停留在單一地點的時間也更久。
駐洛杉磯辦事處長黃敏境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對昨天南加州台裔教會槍擊案中彈身亡的醫師鄭達志及其家屬表達哀悼與關切,並指出槍手應是1953年在台出生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