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稀土戰」波及?中國管制台灣八家實體,專家嚇出一身汗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25-07-10

瀏覽數 13,500+

7月9日中國商務部公告,將中科院、漢翔、台船等八家實體列入管制名單。遠見資料照,蘇義傑攝
7月9日中國商務部公告,將中科院、漢翔、台船等八家實體列入管制名單。遠見資料照,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多數人以為台灣不會被「稀土戰」波及,沒想到來的這麼快!7月9日中國商務部公告,將中科院、漢翔、台船等八家實體列入管制名單,禁止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物項。短短一行字,稀土專家看得是心驚膽跳、嚇出一身汗;甚至有權威人士透露,中美遲遲未達成談判協議,中國恐會以稀土當籌碼,要求美國不能賣「含中國稀土」的武器給台灣?

自從4月3日(台灣時間),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後,中美兩國僵持不下,最終美國卻因為稀土,不得不於5月10日在日內瓦進行第一回合談判,當時中方僅同意解禁45家美國實體可申請進口軍民兩用稀土90天。此舉就換來美國大砍關稅115%,剩下30%(20%芬太尼關稅+10%保留關稅),扣除芬太尼的部分,兩國對等關稅都是10%。

但解禁45家美國實體可申請進口軍民兩用稀土90天,不代表中國全面鬆綁稀土出口,仍然威脅到全球汽車、半導體、航太與軍工產業,尤以對汽車業的衝擊最大,很多國家哀鴻遍野。

6月4日,路透社引述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CLEPA)的訪問指出,由於中國實施出口限制,導致稀土短缺,有多家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生產線暫時關閉。自4月以來(編者按,指中國4月4日公布管制七項稀土出口),汽車廠商向中國提出幾百份的出口許可證申請單,迄今僅有1/4通過審查。

CLEPA進一步表示,中國各地方政府的審查程序不同,在某些情況下,還會要求提供智慧財產權(IP)等敏感的資訊,「若此流程不能儘快簡化解決,稀土庫存即將耗盡,未來三至四週內會有更多工廠無法生產。」

專家分析:中國絕不會輕易將「稀土」繳械

美國也同樣慘烈。中國掌控全球90%的永久磁鐵(又稱稀土磁鐵;以釹磁鐵為主,被喻為磁王),根據6月3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磁鐵的短缺對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的打擊比傳統燃油車及卡車來的更大。一輛電動車所含稀土元素遠高於汽車,任何現代汽車都得配備稀土磁鐵。

顯見,中國管制出口釹磁鐵已對汽車業帶來致命一擊。華爾街日報分析,廠商跨越半個地球,在未完成的組件上安裝一塊「巧克力大小」的中國磁鐵,雖然會增加製造成本與時間,還得面臨額外關稅(指川普的關稅),但現在已不是成本問題,而是缺貨,車廠均陷入停產與否的艱難抉擇。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表示,一些國際大廠及其供應商正積極尋找替代方案,甚至考慮到中國大陸生產電動馬達及部分零件;或是將美國製造的電動馬達運往大陸安裝上稀土磁鐵,再運回美國,藉此規避中國的出口管制,至少目前出口限制僅涵蓋稀土磁鐵,不包括成品零件如馬達。

由於各產業的營運紛紛陷入瓶頸,美國、德國與印度的企業、產業團體均呼籲政府應儘快予以解決。這也正是美國追著中國6月10日在倫敦進行第二回合談判的原因所在。

川普隨即也在6月11日(美國時間)晚上告訴媒體記者,「我們與中方達成一項很好的協議。我們對此非常滿意。」「我們已經得到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我們會做得很好。」

但台灣的稀土專家心知肚明,中國絕不會輕易將「稀土」繳械。

果然,7月初川普在24小時之內,連續解除出口中國乙烷、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晶片設計軟體,以及C919的發動機三項禁令。川普肯釋出善意,就是為了稀土而來。

歐美如沒有稀土原料與磁鐵,台灣還能拿到貨源嗎?

就在中美持續拉扯較勁之際,台灣卻遭到流彈波及。中國大陸商務部7月9日發布公告自即日起實施,將漢翔航空、經緯航太科技、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國際造船公司、中信造船公司、龍德造船工業、攻衛等八家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物項。

公告雖未明示哪些物項,但不會脫離中國陸續管制的鎵、鍺、銻、石墨、鎢、碲、鉍、鉬、銦等關鍵原料,以及釤、釓、鋱、鏑、鑥、鈧、釔七種中重稀土。

中國大陸的理由是,6月10日台灣突然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實體清單」,將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與緬甸等共601個實體納入其中,其中包含華為、中芯國際及其海外子公司等中資科技公司。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雖然被中國列入管制名單的八家台灣實體認為影響有限:船舶供應鏈主要是歐美,軍用業務屏除紅色供應鏈,商船則以日韓為主,民用的部分原料零件雖來自中國,多有替代方案……。

由於稀土議題敏感,台灣專家不便具名受訪,卻憂心地私下透露,美國都被稀土卡脖子,逼得川普得跟中國大陸交換條件,何況是台灣呢?「即便台灣從歐美日韓進口釹磁鐵等稀土零件,但全球九成稀土原料、九成永磁材料(釹磁鐵)都出自中國,歐美如拿不到稀土原料與磁鐵,台灣還能有貨源嗎?」

全球九成稀土金屬來自中國。《遠見》製圖

全球九成稀土金屬來自中國。《遠見》製圖

看看美國就知道台灣有無樂觀的本錢?中國從2023年起陸續宣布將「軍、民兩用」物項如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鎢、碲、鉍、鉬、銦等關鍵原料管制出口,禁止用於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

當時,美國數據分析與國防科技研究公司Govini就研究指出,「銻、鎵和鍺對於製造一系列軍用與民用產品至關重要,包括導彈、紅外線技術、電纜、電動車的電池……。」

中國掐住台灣的「阿基里斯腱」!《遠見》製表

中國掐住台灣的「阿基里斯腱」!《遠見》製表

中美遲遲未能完成談判協議,主要卡關在兩個地方

美國所有軍種的1000多個武器系統、2萬多個零件都會受到衝擊。其中有6335個零件要添加銻元素、1萬1351個零件需要鎵,1萬2777個零件得用到鍺元素。

Govini的報告更進一步分析,尤以對美國海軍的衝擊最甚,例如阿利伯克號驅逐艦、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尼米茲號航空母艦都要靠這些關鍵原料製造而成,海軍有501個武器系統至少得依賴一種以上的關鍵原料;而陸軍、空軍的武器也高度仰賴各種關鍵原料。

更遑論中國管制出口的七項中重稀土了。一架F-35隱形攻擊戰鬥機要用到417.3公斤的稀土;阿利伯克號驅逐艦使用量為2358.7公斤;維吉尼亞號核潛艇甚至高達4173公斤。

美國海軍、空軍武器高度仰賴稀土。《遠見》製圖

美國海軍、空軍武器高度仰賴稀土。《遠見》製圖

了解一下漢翔航空、經緯航太科技、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國際造船公司、中信造船公司、龍德造船工業、攻衛八家公司的背景,便知中國為何劍指他們了。

漢翔從事軍用及民用航空器及其零組件的製造與維修;中科院是國防科技研發機構,專注軍事科技研發與系統整合;仲碩從事軍工及航太相關科技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國際、中信與龍德造船,都是建造軍用及民用船舶;攻衛的產品則是軍事裝備或系統。

稀土專家坦言,中國的醉翁之意很清楚,連美國軍工產業都遭受巨大衝擊,台灣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一名知情人士私下透露,中美貿易談判遲遲未完成協議內容,主要卡關在中國想用稀土換到兩樣東西,一個是艾司摩爾(ASML)的EUV(極紫外光)光刻機,一個是不能將含有中國稀土的武器賣給台灣。

如果此消息準確,中國將八家與軍工相關的台灣實體列入管制名單,也是意料中之事。

由於中美持續對抗,台灣又高度仰賴中國的關鍵原料及稀土,2024年95.3%稀土磁鐵、89.1%的稀土金屬混合化合物均來自中國;加上台海情勢愈發緊張,稀土已成為其反制台灣的武器,可能帶來的國安隱憂,值得各界深思。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