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時代,變局成為常態!關稅政策反覆、匯率大幅震盪、美元信心動搖,從以往難以預測的黑天鵝風險,演變成正面衝撞的灰犀牛挑戰,台灣企業該如何面對未來一波又一波的未知浪潮?
《遠見》主辦的川普論壇,玉山金控指出,企業想要彎道超車,財務與營運的韌性就是關鍵的任督二脈。為了打通氣脈,玉山金控提供「韌性企業三支柱」建議,並實際分享策略,財務體質、工具到流動性這三招功夫,為台灣企業開出一帖財務治理的關鍵處方,在逆境中活下來!
匯率利率的多難題夾殺,台廠欲突圍考驗財務韌性
川普2.0掀起的灰犀牛氛圍,台灣企業身處匯率與利率的雙重考驗。四月引發的關稅大戰,不僅悶燒全球通膨壓力,同時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在放緩與降息間擺盪,進一步衝擊國際資金流向與匯率走勢。
廠商的升值心理預期,加上下半年美國聯準會如果降息兩碼,對匯率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對於依賴外銷的台企,「匯率+利率」無疑是考驗財務健康度的修煉。面對持續變動的市場結構,玉山金控提倡企業應該把韌性當成變局時代下最實際的護身符。
打造韌性三大支柱,玉山金控示範他們如何練功!
至於企業該怎麼培養足夠底氣因應未來衝擊?玉山金控認為從財務韌性、營運韌性到策略韌性,這三大支柱要同時補強。
首先最根本是培養財務韌性,建立起敏捷財務策略。程國榮舉例,企業盡可能展開主動式風險管理,維持穩健的資金結構、靈活配置資產負債部位。接著透過分散曝險,強化避險機制不重壓走勢,降低匯率與利率波動對營運的影響。
第二支柱是營運韌性,關鍵在於供應鏈分散與跨境資金池規劃,形成穩健的資金防護網。面對供應鏈重組成常態,玉山建議,須同步強化海外資金管理與多地資金池的彈性調度,方能在各市場突發變化時,穩定營運不中斷。
第三支柱則是訴求策略韌性,除了日常財務操作與供應鏈管理,玉山金控也建議企業著眼於長期的數位化與ESG雙軸佈局,儲備未來成長動能。舉例來說,導入AI工具、善用籌資工具並搭配永續治理思維,藉此持續強化競爭力邁向基業長青。
當變局重複發生,避險3招躲開灰犀牛攻擊
有了大原則的核心支柱,但如果灰犀牛反覆衝撞,企業該如何可以更快、更早反應,避免被動挨打?玉山金控分享實用的避險3招,供企業主操作財務時因應不同情境。
第一招是「自然避險」,程國榮解釋,首先是回到企業財務體質的基本盤,盡量讓資產負債結構平衡、減少曝險部位,不讓單一幣別或市場變動,直接動搖企業根基。當體質調整到一定程度後,第二招就可以善用「工具避險」。
所謂工具避險,除了仰賴本業收入及決策經驗之外,玉山金控建議企業要利用各種衍生性工具或財務商品,靈活運用選擇權、遠匯等配套方案,並將總體經濟訊號納入判斷依據。來到第三招則是「流動性管理」,程國榮表示,「流動性是最後的王道,當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將非常危險,所以一定要去注意,能在突發波動時有餘裕調度。」
落實避險3招的同時,程國榮也提醒,許多看似突發的匯率、利率劇烈變動,往往背後有總體經濟數據可循,關鍵是企業有沒有能力在變局前讀懂訊號、提早應變。他建議企業內部應建立起基本的總體經濟分析量能,例如持續追蹤通膨、就業、生產、消費等四大指標,得以及早掌握宏觀走勢,並將分析結果納入財務決策。
無論是關稅、匯率還是供應鏈重組,灰犀牛的突襲將不斷上演。玉山金控最後呼籲,企業真正的韌性不是口號,而是持續在波動中紮穩馬步,把危機化為轉機,在下一波衝擊前抓住嶄新商機。唯有如此,台灣企業才能在全球變局之中持續逆勢超車、越戰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