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地磁風暴來襲!氣象署地磁擾動特報「持續51小時」 極光活動最低發生在磁緯45度
氣象署太空天氣辦公室今天發布地球磁場擾動特報,預期行星際環境條件變化劇增,地磁擾動增強且達G4等級,發生時間自晚間8時起預計持續51小時;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地區。
全球84%珊瑚白化!破紀錄規模恐摧毀大片生態系統
科學團隊4/23警告,一場前所未聞的珊瑚白化事件已蔓延至全球84%的珊瑚礁,這場由人類引發的危機可能會摧毀大片重要的生態系統。
2025賞螢景點推薦》螢火蟲季來了!全台最佳8大賞螢秘境一次看
2025年螢火蟲季正式登場!每年4至5月是台灣賞螢的黃金時節,夜幕低垂時,森林間閃爍著點點綠光,猶如夢境。《遠見》精選全台8大賞螢景點,從北部的新店碧潭和美山步道、三峽滿月圓、雙溪平林農場,中部的南投溪頭與杉林溪忘憂森林,到南部嘉義阿里山、高雄那瑪夏,以及東部的花蓮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能輕鬆開啟一場專屬於自己的2025賞螢之旅。
氣候變遷下,誰來搶救水文化?
編按:近年來,氣候變遷愈演愈烈,全球各個都市發展,無不高舉「防洪優先」的大旗。當然,台灣也不例外。只是,我們先祖生活中圍繞的水路與綠帶,也隨之消失了。如何搶救水文化,也成了現代生活的重要課題。
氣候變遷衝擊加劇!2024全球增溫首次突破1.5℃大關
科學家今天表示,2024年是全球整年增溫首次超過工業化前平均氣溫攝氏1.5度的一年,凸顯氣候變遷對地球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
古云「冬天打雷」是不祥之兆?中研院氣象學家:有科學證據
氣象學家王寳貫在大氣科學研究領域以雲物理和雲動力學聞名,對古文有興趣的他,從中國歷史文獻中挖掘氣候線索,尋找「冬天打雷為不祥之兆」的科學證據。他將過去兩千年中每30年的冬雷次數統計出來,並和已知的古代溫度紀錄做比對,有了特別的發現。(本文節錄自《研之有物:格物窮理!》一書,作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農業新勢力:農業部ESG Store如何讓石虎、梭子蟹都能「安心回家」?
農業部十月底剛「開店」的ESG Store,林林總總專案,涵蓋農業永續各層面,包含「農業文化及生活」、「碳匯及保育」、「永續農業」三大面向。其實在農業ESG的實踐道路上,農業部早已和企業共同推動多時,透過彼此合作讓物種找到安全回家的路,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大有幫助。
2024喜劇攝影獎得獎名單出爐!讓動物的爆笑逗趣療癒人心
正式邁入第10年的「喜劇野生動物攝影獎」,得獎名單揭曉!
動物界的奧斯卡: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40強出爐,2024誰能奪冠?
今年正式邁入第10年的「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共有40件作品入圍角逐,預計12月10日將在英國倫敦揭櫫結果,藉由這個每年一度的動物攝影盛會,再次讓居住於城市的我們,透過攝影師的鏡頭捕捉,一窺大自然的幽默與奇妙的生命多樣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與野生動物的交集,或許僅限於動物星球頻道,甚或遺忘牠們與你我存在於同一個地球上,這些作品是否喚起了人們的環境責任?又哪些作品贏得人們的共鳴?
「宜居城市」再添新亮點!臺中「城南之心」如何打造融合藝術的綠地標?
漫步在臺中市街頭,隨處可見的綠地已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徵之一,不過,與較晚開發的西屯區及西區相比,過去東南區因都市商圈的移轉,且非主要核心商業區,因此街景市容難以與之匹敵,但是,由於「臺中市城南之心計畫」啟動,現在東南區的發展也有了新面貌,除了當地市民生活場域,因綠地建設而成為一道「微笑生活曲線」外,也華麗轉身成為藝術文學廊道的新地標。
雙腳探索在地的故事,認識台中如何以友善工法打造「永續步道」?
台中市近年來出現不少「永續步道」,這些步道不僅講究與自然環境的共存,更融入在地歷史、人文風情,以及飽滿的土地故事,讓每條步道成為體驗台中獨特文化的旅遊路徑。
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低碳永續
無論是幾年前面對過的嚴峻Covid-19疫情,或是年年都可能發生的腸病毒風險,「濕、搓、沖、捧、擦」的洗手五步驟和「內、外、夾、弓、大、立、腕」的七字訣,已成為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但你可曾想過,洗手時所使用的肥皂,除了可以保持手部乾淨,也會是實踐永續的方式?又或者,在快時尚席捲服飾產業的此刻,好看、耐穿又有設計感的衣服與包包,能大幅度地減少生產的浪費呢?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