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品質實在太好!樂高積木約需1300年才能分解,替代塑膠反而產生更多碳排放
一直以來,樂高就以其高品質和耐用性著稱,但如果這個塑膠成份被丟棄到大海裡,對大自然影響可就大了。
請別吃海龜蛋!台灣背包客,花7年打造巴拉望最大保育園區
全球7種海龜中,有高達6種面臨絕種威脅,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加強保育工作,更有不少愛心人士跟進響應。來自台灣的Sylvia,7年前與老公在菲律賓愛妮島籌建海龜保育園區,跌跌撞撞至今取得不小成果,截至目前為止,她的保育園區「海龜愛妮」,已放生4萬多隻海龜,為整個生態保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動物最爆笑的精彩瞬間!2023喜劇野生動物攝影獎得獎照片全公開
正式邁入第9年的「喜劇野生動物攝影獎」,得獎名單正式揭曉!
臺中市民「用愛串起公園」!第二屆野餐日預期再現爆滿人潮,城市宜居價值如何展現?
今年11/26,臺中市政府將舉辦第二屆野餐日,以「帶上親愛的人」一起野餐為主題,這次市府端出的企劃,再度引起市民們高度期待。因為,去年首屆舉行野餐日,就有超過萬人共襄盛舉,無論是有名額控管的活動報名或者限量小物,都被迅速秒殺,可以看出參加者對於親近自然的渴望。
台新吳東亮推「育苗換金」,偕彭雪芬植樹4000棵拚碳中和
台新金宣布在台東(台東)兩處共種下4000棵樹,以行動實踐淨零碳排,抵減全年公務碳足跡,並力倡環境與社會永續雙循環,目標是打造台新企業森林。
回收寶特瓶做積木?樂高:碳排放增加更汙染,找不到可替代方案
隨著環境意識提升,全世界都在尋找塑膠替代材料,專做孩童生意的樂高也積極改善塑膠積木材質,避免使用石油基塑膠,幾年前樂高開始測試回收寶特瓶製作積木,結果發現,反而生產過程產生更多碳排放,宣告放棄,樂高執行長還直言,測試過成百上千種材料,根本不可能找到取代石油基塑膠的材料。
全台首座離岸風電海纜廠開工,華新能讓電線電纜蛻變?
受到電線電纜大廠華新麗華(1605)的眾多投資人引頸期盼,全台首座離岸風電海底電纜廠動工,不僅是台灣離岸風電供應鏈國產化的重要一步,也是華新事業發展的里程碑,傳統的電線電纜真能受惠新能源發展而改頭換面嗎?
大亞集團綠集合徵選 全方位探索永續環境解方
隨著重視環保與永續的浪潮,全球企業無不積極投入ESG,對土地和社會一直有著深切情感的大亞集團,致力成為「友善環境、美麗家園」的推手,成立「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在15年前大亞便看見一群在台灣各地默默付出的綠色永續職人,美麗家園基金會不僅長期支持環境教育活動,由執行長陳詩寧領軍,集合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包含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前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張子超、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劉柏宏等人,關懷這片土地上的多元面向,更透過綠集合徵選發掘動人事蹟,讓綠色的力量在台灣永續扎根。
臺中美樂地計畫 銜接國際DEI多元共融
置身藍天白雲綠地的臺中市,大中小型公園密布,以人本為核心,公園的設計如遊戲場、體健設施、陽光公廁、消暑設施等,都以體貼兒少、長者、女性、身心障礙人士等不同族群的需求而規劃,這樣的新式公園,竟然多達197座。原因是盧秀燕市長上任後,與臺中市建設局實踐「臺中美樂地計畫」,讓座落各行政區各擁特色的新時代公園,交織成多元共融、無比亮眼的繁星地圖。
避免「綠色通膨」!環境部長薛富盛:碳費費率擬納CPI考量
產業關切台灣2025年開徵碳費,環境部長薛富盛今天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會納入費率考量,以避免引發物價波動,形成「綠色通膨」,不排除朝向漸進式調高;但他仍強調碳費還是由碳費審議委員會來決定。
行道樹倒砸死騎士:那些在水泥與廢土間折壽求生的樹木
8/31編按:昨日(8/30)台北市發生路樹倒塌砸死機車騎士的意外悲劇,樹木是宇宙的軸線,連結天與地,也是神的通道,那麼,和我們近距離相處的行道樹呢,是否曾經好好被注視?讓我們懷著崇敬謙卑的心,靜靜聆聽來自樹木的聲音,感受自然回應與我們的巨大力量。(本文摘自《聆聽樹木的聲音》一書,作者為詹鳳春,以下為摘文。)
溫室氣體排放的惡性循環!研究證實:冷氣的使用量讓暖化問題加劇
歐洲熱浪的侵襲、印度經濟的崛起,讓這兩個原本幾乎沒有冷氣的地方,成了未來冷氣市場最龐大的國家,這同時也代表了全球暖化會更嚴重。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
提供醫療知識、抗老養生、健康飲食、運動保健、智慧醫療等資訊,給您滿滿的活力與能量!
追蹤全球及全台淨零新趨勢,助您搭上ESG的永續列車。
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智慧科技四大面向,探索城市大未來!
「國際大師.台灣連線」每月獨家連線國際大師,為您開拓前瞻視野。
不定期遠見雜誌活動資訊。
好享生活關注風格設計、影視、職涯、消費及生活相關議題,與您一同品味生活,恣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