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領航數位創新!北商大新設兩碩士在職專班,養成AI商業與會計高階人才
AI改變工作模式與職場生態,已是現在進行式!當所有產業都導入AI應用,在職菁英必須積極強化AI素養與應用能力,進階成為高端人才。為培育新型跨界AI人才,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特於115學年度資訊管理系新設「人工智慧與商業應用碩士在職專班」、會計資訊系新設「人工智慧會計應用碩士在職專班」因應時勢,為今日人才
淡江大學「全雲端智慧校園3.0」
淡江大學領先啟動「全雲端智慧校園3.0」,打造以AI賦能的校務治理體系,從數據中台到AI模擬預測,從智慧教室、能源管理到智慧永續產學合作,藉由系統化的智慧科技,奠定永續治理與人才培育,為教育擘畫大願景。AI掀起全球浪潮,更成為高教治理的新關鍵字。淡江大學深耕智慧校園治理,2025年邁入「全雲端智慧校
教育即行動!雲科大開創永續人才培育新典範
以永續教育為槓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從課堂到社區、從在地到國際,以解決社會問題出發,用科技持續驅動永續創意,讓「人」成為改變未來的力量。早在教育部推動 USR 之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已深耕在地 20 多年,雲科大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山表示,多年來由跨領域師生合作,以「地方出題、
跨域、雙主修、AI 加乘!長庚大學管理學院培育產業生力軍
當產業的邊界消失、企業亟需跨界人才,長庚大學打破系所框架,引導學生跨領域、雙主修廣博學習,養成引領產業跨界創新、變革躍進的未來人才!傳統教育體制中,大學生在入學即選定主修科系,即使發現興趣不合但轉系困難,導致許多學生學習不彰、懊悔選錯科系…長庚大學台灣實踐「美式私大」跨界彈性,推動跨領域、雙主修,引
助攻科技外交,邁向高薪未來!明新科大樹立人才培育新里程碑
明新科技大學近年成功轉型為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助攻台灣科技教育外交,更鏈結產業、接軌國際,實現「國際魅力產業科技大學」的願景。作為台灣大專院校最大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明新科大建置約1,100坪、整體投入經費約2億元的「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精準對焦半導體領域人才需求,取得「三個第
明志「能源電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首創電池製程實境教學
電池技術是未來綠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明志科技大學「能源電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率先將電池製程設備導入實境化教學,學生從實作中學習材料、設備操作、製程等專業,養成最懂電池系統的綠能創新人才!獲教育部補助、斥資逾 1.27 億元打造,明志科技大學「能源電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以
2025最佳大學榜》師資、體育、政策三軸並行,臺北市立大學要當「市府智庫」
臺北市立大學不僅是師資搖籃、體育重鎮,更是市政政策的行動智庫。從操場到市府、從課堂到社區,這所大學正用實作與創新,勾勒出台灣高教最貼近社會脈動的模範。 身為全台唯一縣市政府設立的大學(空中大學除外),臺北市立大學從未築起學術高牆,反而像城市另一顆大腦,在競技場拚搏、在政策桌前深思,每當天母
2025最佳大學榜》醫療×資通訊雙引擎,亞洲大學躍居私校標竿
在AI浪潮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亞洲大學瞄準「醫療健康」「資通訊」兩大特色,迎接AI挑戰,並打造全台首創「未來護理中心」,培育不被AI取代的未來護理人才,引領學生邁向世界。 銅綠色的穹頂與兩端小塔樓相互呼應,一排米白色希臘式廊柱,宛若宮殿。6月微風輕拂,沿途的阿勃勒盛開,花瓣飄落如一場黃金雨
2025最佳大學榜》偏鄉小校變金融新星,中金院新生註冊率穩定超過九成
位於台南的興國管理學院,2015年一度面臨倒閉危機,在中信金控接手後,從偏鄉小校蛻變為金融實務導向的明星學院,新生註冊率穩定超過九成,成為企業助學的絕佳典範。 2015年2月,一紙停招令打在興國管理學院門上。這間辦學多年、一度擁有近8000名學生的學校,卻不敵少子化浪潮。正當各界認為這所學
2025最佳大學榜》人文打底、跨域創新,中山醫大站穩中台灣醫學競技場
台中有七所大專校院設有醫事相關的科系,在此競爭激烈的醫學教育場域中,成立65年的中山醫學大學不僅占有一席之地,且成績不俗,其歷久彌堅的辦學之道,值得探索。 我們不追求規模最大,而是要把每一位學生教好、帶好,讓他們在專業上站得穩,也走得遠。」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強調,這所學校的優勢,在於扎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