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網,接住所有求職者?臺中市府如何拆解青年、中高齡的就業困局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9-25

瀏覽數 50+

臺中市就業服務處處長陳靖玟分享臺中打造全齡的就業服務網,讓市民的就業之路不孤單。
臺中市就業服務處處長陳靖玟分享臺中打造全齡的就業服務網,讓市民的就業之路不孤單。
00:00
00:00

當企業喊缺工,勞工卻在職涯十字路口茫然。臺中市以「就業安全網」,從客製化就業服務、技能訓練推介、再到失業給付,促進就業市場的供需平衡。 

面對現今快速變遷的勞動市場,企業僱傭形態日趨多元,一邊是企業缺工亟需合適人才,另一邊則是各年齡層勞工需要份工作來安定家庭生活。

不論是初出茅廬、對前景不確定的新鮮人,尋求事業第二春的中高齡者,抑或驟然面臨資遣的失業者,他們都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以突破眼前的困境。

面對此一挑戰,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正致力建構全方位的「就業安全網」。它不僅是市民的保護傘,更試圖成為拆解產業缺工難題的關鍵解方。這張網,如何精準串連起就業服務、職業訓練與失業給付,進而搭建起人力與職缺的橋樑?

客製化就業服務,從「一案到底」打破就業市場兩極化 

「我們的服務近乎是全齡的,只要想找工作的人都能來。」,臺中市就業服務處處長陳靖玟一語道出核心精神。因應高齡與少子化的雙重夾擊,臺中市在全市廣設27處就業服務據點,導入「一案到底」的客製化精神,確保每位求職者都能獲得客制化的就業協助。

這意味著,從求職者踏入就業服務據點起,便有專責的就業服務員全程陪伴。他們深入了解個人背景、技能與職涯目標,提供量身訂做的求職策略,取代了過往填表、投履歷的制式流程。

然而,資深職涯顧問王承乾觀察到,當前求職市場正呈現明顯的兩極化。「求職動機的差異,是關鍵」,他分析,部分年輕求職者因家庭條件尚可,找工作首重「適性」,對輪班或高壓工作較為抗拒;另一端,則是亟需工作以維持生計,卻在技能或資源上相對弱勢的族群。

王承乾提到有人為夢想徬徨,有人為生活奔波,但也有人不知所措,因此希望能站在他們身旁一起找出答案。

王承乾提到有人為夢想徬徨,有人為生活奔波,但也有人不知所措,因此希望能站在他們身旁一起找出答案。

為回應不同族群的多元需求,市府針對15至29歲青年推出「青秀樂台中 就業成功2.0」方案。陳靖玟坦言,許多青年並非不願工作,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為此,市府舉辦「職場體驗」,帶領青年走進企業,由業師親自解說,讓他們對產業有更明確的認識,也完成一次寶貴的自我探索。

同時,為活化中高齡勞動力,市府設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專注破除年齡歧視,發掘資深工作者的價值,讓媒合服務真正跨越年齡與地域的限制。

技能再造,不只追AI更要接地氣 

AI浪潮席捲,產業遊戲規則不斷改變,唯有持續學習才能立於不敗。因應AI浪潮挑戰與機會,勞工局積極推動前瞻產業及AI應用課程,協助勞工掌握新興技術,114年度委託弘光科技大學辦理「太陽光電設置乙級證照班」,及嶺東科技大學辦理「會計資訊實務班」,各班招生踴躍、成果良好,充分展現培訓效益,並作為未來課程優化與精進的重要參考。

曹皓雯(左二)與推廣教育中心夥伴分享職訓單位也要因應趨勢,透過課程讓每個努力的學員,都能帶著希望走進職場。

曹皓雯(左二)與推廣教育中心夥伴分享職訓單位也要因應趨勢,透過課程讓每個努力的學員,都能帶著希望走進職場。

弘光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主任曹皓雯指出,職訓單位也必須緊跟趨勢,提供與時俱進的課程。弘光科大秉持「跨域整合」的發展策略,積極將 AI 技術導入專業領域,並透過推廣教育及職業訓練,將 AI 與太陽光電應用、無人機操作等新興技術相結合。

不僅讓 AI 成為實務上可應用的輔助工具,更使在地人才培育能循序漸進地與地方產業需求緊密結合。課程涵蓋太陽光電模組設置、支架安裝等,皆搭配足夠時數之實務操作,不僅強化基礎概念,亦透過實作演練與案例分析,培養學員運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就業競爭力。

除了緊扣產業脈動,臺中的職業訓練也蘊含著「不遺漏任何人」的社會關懷。嶺東科技大學推廣教育部主任勞嘉玉分享,校方承接的身心障礙者職訓專班採小班制教學,並要求辦訓人員接受專業訓練,投入更多心力與資源,只為幫助學員習得一技之長,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因應AI、ChatGPT 等新興科技快速發展,數位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重要趨勢,114年失業者職訓開辦「會計資訊實務班」特別引入NotebookLM、ChatGPT、Gamma、Canva 等多項實用數位平台,透過互動式教學與實作演練,帶領學員培養資訊搜尋、簡報製作、自我行銷及履歷撰寫等關鍵技能,同時結合產業趨勢與職場需求進行調整與創新。

職涯顧問張書榕觀察,民眾參與職訓多半希望能以最少的經濟負擔學到最有價值的技能,對此,地方與中央的補助、弱勢族群免費參訓,以及考取技術士證照的「勞工藝級棒」獎勵措施,成為有效催化學習意願、提升整體勞動素質的關鍵。

張書榕分享,一份補助、一張證照,或許就是改變人生的鑰匙。幫助更多人安心學習,也為社會增加一份向上的力量

張書榕分享,一份補助、一張證照,或許就是改變人生的鑰匙。幫助更多人安心學習,也為社會增加一份向上的力量

失業給付,不只救急更是重返職場的「轉機」 

當勞工面臨非自願失業的衝擊,「失業給付」便成為最重要的後盾。它不只是一筆穩定生計的及時雨,更提供一段重返職場的緩衝與轉機。

臺中市就業服務處的就業促進制度設計,將失業給付與就業媒合、職訓服務緊密結合。失業勞工在申請給付的同時,就業服務員會主動推介工作或失業者職業訓練課程,以協助其善用資源,將失業困境轉化為再就業的契機。若勞工提早重返職場,更有「提早就業獎勵」。一系列措施,就是要幫助勞工縮短失業空窗期,從失業給付的消極救濟,走向獎勵就業,成為積極的就業促進工具。

勞嘉玉(中)與嶺東科大推廣部夥伴在身心障礙者職訓專班裡,用更多耐心和資源陪伴學員,讓每個人都能學會一技之長,也看見自己被需要的價值。

勞嘉玉(中)與嶺東科大推廣部夥伴在身心障礙者職訓專班裡,用更多耐心和資源陪伴學員,讓每個人都能學會一技之長,也看見自己被需要的價值。

臺中市長盧秀燕強調,市府團隊始終將照顧勞工視為首要之務,除了帶動經濟投資、創造優質職缺,更透過專責單位與政策,從職涯探索、求職準備到就業媒合,保障各族群權益。

這張從點、線、面串連起的就業安全網,不僅是市府對市民的承諾,更是面對未來挑戰的策略性投資。它試圖接住的,不只是徬徨的個人,更是整座城市持續前進的動能。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