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告訴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如果你是水電工、木匠,我們將需要數十萬名這樣的人力來建造這些工廠」,「每個經濟體都將迎來嫻熟技術領域的榮景,這些人力每年都必需加碼、加碼、再加碼。」
黃仁勳不只是說說而已,有他從口袋裡拿出的現金為證。輝達上週宣布投資1億美元於OpenAI,助其興建搭載輝達AI處理器的資料中心。
根據麥肯錫(McKinsey),整體而言,全球AI產業在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預計在2030年前達攀抵7兆美元。以一座25萬平方英尺(約7000坪)的資料中心為例,興建期間雇用的建築工人可達1500名,其中有許多人每年收入逾10萬美元,還有加班費,而且完全無需大學文憑。
資料中心興建完成後,將有約50名全職工人留任,負責維護設備,每個職位也將為周圍經濟創造另外的3.5份工作。
黃仁勳並非唯一警告嫻熟技術工人可能很快就會短缺的執行長。貝萊德CEO芬克曾向白宮提出疑慮,表示當局遣返移民勞工,加上美國年輕人對這類工作興趣缺缺,對資料中心的興建來說,是個正在形成的完美風暴。
福特汽車CEO法利近日也指出,華盛頓推動產業回流的舉措和所需勞動力之間存有差距。他6月也曾在LinkedIn貼文表示,美國已經短缺60萬名工廠工人,還缺50萬名建築工人。
法利說:「如果沒有人力,要如何把所有的這些東西遷回來?」
本文轉載自2025.10.01「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