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不僅關注國際趨勢、著眼在地發展,也相當重視人才培育。2024年第二屆「校園領袖‧人才培育計畫」共144位全台各大學校園領袖參與,自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每月在社群公開發表閱讀《遠見雜誌》的心得。經過《遠見》評選,於2025年7月1日公布年度獲獎名單,分為「特優、優等、佳作、入圍」4大獎項,共16校23名學生獲表揚,表現最好的前三名獲頒3千元至1萬元獎金,入圍者則獲贈天下文化好書1本。
《遠見》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自2023年起,推出「校園領袖‧人才培育計畫」,至今邁入第3年,每年招募上百名大學生、研究生成為校園領袖,每名贈閱一年12期雜誌,鼓勵學生閱讀《遠見》,增進國際視野、提升個人競爭力。獲選學生閱讀當期雜誌後,任選1篇分享讀後心得、反思觀點,由《遠見》每月擇優刊登在校園領袖官網「精選好文」專區。
2024年第二屆活動已於2025年5月底截止,期間累計投稿12篇文章的學生,將於7月獲頒「《遠見》校園領袖」電子證書;此外,由《遠見》擇優選出年度「特優、優等、佳作」各1名,以及「入圍」20名,分別頒發獎金、書籍,鼓勵表現傑出的校園領袖。(完整贈獎名單請見文末附表)
論述面向廣泛、從國際到在地 成大學生獲選年度「特優」
榮獲2024年度「特優」獎的是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生葉人豪,他撰文以《遠見》報導專題為出發,延伸蒐集各類新聞、文獻資料,從多面向切入分析,並且勇於表達自身觀察和見解。無論是探討雜誌封面故事「耗時耗資的花東三法能給花蓮一條安全的路?」、「10%綠電撐得起台灣矽谷?」、「2030雙語台灣雙贏或雙輸?」,以及綜觀國際情勢和在地發展「全球挑戰・台灣契機」、「國土法上路展延能找到解套契機?」均能提出個人論述。
2025年4月,他以「產學界吶喊!喊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危機」為題,分享身為「99課綱」最後一屆的學生,觀察同儕普遍感到「迷茫的人生」,並以「科系成了分數與聲望的選擇,而非生命熱情的落腳點。」作為註解。同時,回顧自己高中就讀科學班獲得的能力,展望未來教育發展的優勢,如資訊與AI應用、學習歷程檔案等,並點出除了制度改革外,台灣教育面臨「心態與文化仍是絆腳石」的挑戰。
內化知識並身體力行、發揮數位繪圖專長 北大兩位學生分獲「優等」「佳作」
「優等」獲獎者為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學生黃鈴育,他不僅融會貫通,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歸納《遠見》報導重點,也會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如何針對該議題付諸行動、把握自我成長的機會。
值得肯定的是,他選擇當下時事話題,將《遠見》報導所述內容,轉化為對學涯、生活的期許與實踐,如「面對畢業焦慮症的三堂課」、「AI時代的來臨!文科生會被淘汰嗎?」、「持續成為更好的自己,再見了2024!」、「2025新年目標:成為斜槓人才」兼具感性與實用性。
獲得「佳作」的是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學生李采霓,他每月分享的文章,總能點出《遠見》報導值得反思的內容,還會搭配數位繪圖來解說,吸引習慣閱讀圖文的年輕族群關注,像是「從獨角獸到股價崩,Gogoro的挑戰與未來展望」、「教學的文藝復興抑或亂象?2030雙語政策下師生如何雙贏」、「疫後護理人員搶才大戰,台灣人才出走潮隱憂」等,用心詮釋值得關注的議題。
16校學生獲「入圍」肯定 閱讀種子持續發芽
此外,還有來自中興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北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灣大學、聯合大學、臺北市立大學等公立學校,以及世新大學、弘光科技大學、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逢甲大學、淡江大學、銘傳大學、醒吾科技大學等私立學校,共16校、20名學生獲選入圍。
《遠見》社長楊瑪利表示,感謝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自2023年起、連續兩屆響應支持本計畫,攜手將《遠見》優質的報導內容,推廣至大學校園,此項計畫也已正式進向第3年。
2025年第三屆校園領袖於日前截止報名,成功招募到150名學生參加,期待《遠見》能陪伴學子接軌國際趨勢,熟悉產業脈動、提早儲備未來競爭力!接下來,2025校園領袖每月好文推薦,歡迎鎖定2025《遠見》校園領袖官網。
2024年第二屆《遠見》校園領袖 年度優選
★特優1名★ 獎金10,000元 | ||
國立成功大學 | 電機工程學系 | 葉人豪 |
★優等1名★ 獎金6,000元 | ||
國立臺北大學 |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 黃鈴育 |
★佳作1名★ 獎金3,000元 | ||
國立臺北大學 |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 李采霓 |
★入圍20名★ 遠見天下文化書籍一本 | ||
世新大學 | 新聞學系 | 焦仲 |
弘光科技大學 | 護理系 | 段佑錚 |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 護理科 | 陳安豊 |
國立中興大學 | 企業管理學系 | 吳柏毅 |
國立中興大學 | 行銷學系 | 鍾汶芳 |
國立成功大學 | 政治學系 | 陳亭蓁 |
國立政治大學 |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 吳頎鋒 |
國立政治大學 | 新聞學系 | 魯虹葳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事業經營管理碩士班 | 黃品涿 |
國立臺北大學 |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 黃亭瑄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 | 紀岱岑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資訊與財金管理系 | 黃思淇 |
國立臺灣大學 |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 胡蕙姍 |
國立聯合大學 | 文化觀光產業學系 | 侯敏閔 |
淡江大學 | 資訊傳播學系 | 郭映岑 |
逢甲大學 | 企業管理學系 | 蕭弗諼 |
逢甲大學 | 會計學系 | 呂潗鏝 |
臺北市立大學 | 數學系 | 紀雅玲 |
銘傳大學 | 諮商臨床與工商心理學系 | 鄭羽恩 |
醒吾科技大學 | 表演藝術系 | 柯采岑 |
※依學校名稱首字筆劃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