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7/5大地震倒數3天!龍樹諒預言最終版?日本有事?避難包準備

張眞
user

張眞

2025-07-02

瀏覽數 13,600+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7月5日日本太平洋沿岸大地震與海嘯。僅為情境配圖,Unsplash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7月5日日本太平洋沿岸大地震與海嘯。僅為情境配圖,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距離7月5日預言還有3天,網路上關於「日本將發生大地震」的討論聲量居高不下。在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以預知夢為內容的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裡:不僅精準提到過去的311強震,還清楚描繪一場將於7月5日凌晨4點18分發生的大地震,震央遍及日本、台灣、香港與菲律賓的太平洋海域。如今話題在社群平台快速飆升,但這份預言到底說了什麼?作者在新作《天使的遺言》中又如何補充說明?日本目前有發生什麼事情嗎?如果是真的該怎麼準備避難包?在倒數關鍵時刻,做好最周全的準備。

7月5日預言一覽表

龍樹諒的7/5預言,目前在外流傳兩個版本,分別出自她的兩本著作,到底差異在哪,請參考以下表格:

來源/著作核心內容最新動向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7月5日,日本太平洋沿岸大地震與海嘯原文中有具體日期標註7月5日凌晨4點18分
《天使的遺言》修正先前「7/5大地震」敘述作者於序言中聲明非科學預報


從《我所看見的未來》到《天使的遺言》,龍樹諒為何改口?

1. 原作內容與爆紅契機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記錄了她的預知夢,其中包含多項後來被認為已應驗的預言,最著名者便是精準命中2011年3月的311大地震。書籍封面上那一句「大災難將在2011年3月發生」讓默默無聞的她一夕成名,並引發大量跟風模仿與冒名頂替出版。隨後「7/5災難性大地震」的預言,更因其過去的命中紀錄而備受注目。

2. 新書《天使的遺言》—自傳體裁與出版動機

根據日本出版社文藝社官網的資訊,龍樹諒於6月自費出版新作《天使的遺言》,這是一部以自傳形式呈現的作品,重點回溯她的童年成長與多次靈異體驗。她表示,過去的《我所看見的未來》雖成就她的名聲,但也衍生不少冒名之作;這次希望透過自傳,留下一份「真實的紀錄」,還原那些靈視過程與心路歷程。

3. 對「7月5預言是真的?」說法調整

雖然龍樹諒並未全面撤回「7月大災難」的可能性,但在《天使的遺言》序言中,她對於7月5日這個具體日期做了明確調整──「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她解釋,當時的出版作業非常緊湊,編輯在整理訪談內容時,將她對未來模糊靈感誤寫成了確定預言;「做夢的日期不等於發生事情的日期」,她希望讀者能以客觀角度閱讀,而非將之視為具科學依據的預報。

4.新書中的呼籲

預言一經網路論壇與社群平台流傳,就迅速被倒數計時圖、動畫與話題標籤推波助瀾,恐慌氛圍蔓延。龍樹諒在新書中呼籲,重點應放在日常防災準備,而非盲從單一日期的末日預測。

7月5日將到來!日本發生什麼事?

1. 地震監測動態

► 吐噶喇群島地震頻發:自6月21日起至今,吐噶喇列島(靠近九州鹿兒島)已在短短9天內發生超過555次震度1以上地震,其中最大規模為M5.2,惡石島並曾出現震度4的中強震;大部分震級集中在M4.0以下,屬典型的背景活動範圍,尚未出現能量明顯累積的跡象。

(延伸閱讀:7/5預言倒數!日本吐噶喇列島近2週地震逾800次

► 關東及東北沿海微震:日本氣象廳官網的地震資訊列表顯示,關東近海與東北沿岸也僅錄得零星M3.0以下微震,並無連續放大趨勢。

2. 官方科學評估

► 日本氣象廳:氣象廳長野村亮一公開駁斥有關「7月大地震」的流言,稱此類具體預測為「hoax」且不具科學依據,目前科學監測未發現任何異常信號,提醒民眾勿因網路謠言驚慌。

►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會定期對南海地震潛勢進行評估,雖建議沿海地區保有長期防災意識,但並不會針對單一日期發佈特殊警報。官方網站強調,地震潛勢區監測需以長期統計資料為基礎,而非短期事件推演。

以上各方資訊顯示,儘管地震活動仍在背景值範圍內,官方未對7月5日釋出任何預警,真正能保障安全的是持續監測與實際行動,而非單日的末日預言。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3. 日本政府防災相關措施

先前,日本政府估計若發生南海海槽特大地震(規模8至9),該地震涵蓋靜岡至宮崎沿海,罹難人數估近30萬人,建築全倒或燒毀達235萬棟。

昨(1)日修訂「防災對策推動基本計畫」,提出更嚴格減災目標。新版計畫目標未來10年內將罹難者減約80%、建物損害減約50%,大幅提升防災成效。新計畫修訂擴大「對策推動地區」至723市町村(類似鄉鎮村),要求更新防災計畫、強化堤防與避難系統,提升應變能力。新計畫強調精準防災與區域合作,透過系統規劃與資源整合,降低生命財產損失,強化日本防災體系,並為全球地震多發區提供借鑒。

7月5日預言如果是真的,避難包裡要準備什麼?

除了基本的「72小時糧食與水」、「急救用品」和「通訊照明設備」,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AIT Kaohsiung)也列出以下7項必備品,供大家參考:

► 重要文件
身分證/居留證、健保卡、護照、戶口名簿等,並建議放置防水袋內,另準備電子備份。

► 飲用水
至少 3 天份(每人每日約 3 公升),可備水瓶淨化錠以應對長期斷水情況。

► 食物
即食乾糧、能量棒、罐頭等高熱量、易保存食品。

► 醫療用品與常備藥物
急救用藥、處方影本、簡易急救包(優碘、紗布、彈性繃帶等)、慢性病用藥。

► 手電筒與電子設備
建議選擇手搖式手電筒;並攜帶哨子、收音機、備用電池、行動電源與手機充電線。

► 保暖衣物與毯子
禦寒衣物、輕便雨衣、暖暖包、保暖毯,尤其在山區或冬季地區更不可少。

► 個人衛生用品
衛生紙、濕紙巾、乾洗手液、口罩、生理用品等。

► 收納與維護要點
使用防水收納袋或塑膠箱標示「防災包」,並放置於家中易取處。

每半年檢查一次物資有效期限,替換過期物品;演練時也順便檢視包內器材是否完好。

更詳細防災包攻略:7/5大地震預言加台海戰爭示警!AIT突發文曝避難包清單:7物是必備品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11日發文分享避難包內容物。取自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AIT Kaohsiung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11日發文分享避難包內容物。取自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AIT Kaohsiung

眼看7月5日倒數進入最後階段,無論龍樹諒的預言如何爭議,始終要做好足夠的防災準備。

請務必警惕以下要點:

  • 1.網路謠言可能在短時間內放大恐慌,但單一日期的「末日說」無法取代長期的地震風險評估與防災演練。

  • 2.持續關注日本氣象廳與地震調查委員會的官方訊息;完成防災包檢查;與家人、同事討論避難路線與集合點。

唯有理性面對,才能在真正的緊急時刻,迅速反應、自保互助!

地震應變指南
內政部消防署防災建議
睡眠中遇地震應變步驟
1
先保持冷靜,並留在床上
切勿急於離床,避免被掉落物品或傾倒家具砸傷
轉身趴下,臉部朝下,雙腳縮起
用枕頭保護頭部與頸部,直到搖晃結束
2
避免盲目移動,減少受傷機會
別急著逃跑,地震時盲目移動反而增加危險
謹記「趴下、掩護(固定)、穩住」的口號
3
睡前防震準備,降低深夜災害風險
A
調整床鋪位置:避免床靠近電視、書架或大型家具
B
備妥應急工具:床邊放置手電筒、拖鞋或鞋子
C
確保手機易取:將手機放在伸手可及處,以便緊急聯繫
不同空間的應變指南
客廳、餐廳、書房
桌下(玻璃桌除外)
採取「趴下、掩護、穩住」姿勢
抓穩桌腳,保護自身安全
遠離玻璃窗、吊燈吊扇
保持低姿勢,雙手保護頭部與頸部
廁所/浴室
切勿慌亂衝出浴廁
壓低身體,利用手邊物品(如臉盆)
以雙手保護頭部
保持彎腰姿勢
留意牆上懸掛物品(如鏡子、置物架)
廚房
安全情況下關閉爐火
若不安全,先就地避難,躲至桌子底下
切勿冒險靠近爐火
當心熱湯鍋、碗盤等物件傾倒
留心掉落的碗盤杯具碎片
地震應變核心原則「趴下、掩護、穩住」
此原則適用於所有室內空間,是強震活命的關鍵
平日防災準備
1
固定家中大型家具
確保櫥櫃、書架、電視等牢固地安裝於牆面
防止地震時傾倒或移動,阻礙逃生路線
2
準備三日份儲糧
準備足夠的瓶裝水、即食品(如罐頭、餅乾)
準備特殊需求物品(如嬰兒奶粉或藥品)
因應短期斷水斷電的狀況
3
準備緊急避難包
放入手電筒、行動電源、藥品、醫療急救包、乾糧
準備重要證件(護照、身分證等)
定期檢查內容物是否完整且未過期
4
擬定家庭防災計畫
和家人一起制定緊急逃生計畫
明確的避難集合地點、緊急聯絡方式
規律性地進行防災演練,確保每位成員熟悉流程
內政部消防署 | 地震應變指南
防災資訊請參考內政部消防署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