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科技廊道成形
台灣電子業在美國的落腳處,高度集中在一條從加州南部延伸至德州東部的橫向「科技製造廊道」。廊道涵蓋洛杉磯、鳳凰城、奧斯汀、休士頓與達拉斯等城市,已成為台灣科技業赴美投資的重要集結帶,宛如在美國再生一個台灣科技島。
台商蠢蠢欲動錢進美
台灣對美國的重視程度,從投資金額與件數中,也可看出端倪。
台灣對美投資額在2025年迎來史詩級爆發,僅1至5月投資額便飆破10億美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再暴漲130%,顯示台廠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大舉赴美。KPMG專家觀察到:「最近非常多台商都來問美國設廠,他們都在蠢蠢欲動!」
台灣出口重心大轉移
台對美不只投資大爆發,受惠於AI浪潮,台灣對美國的出口金額在2025年屢屢超越對中國大陸加香港的出口,使美國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國。這個「美升中降」的現象,是否意味著台灣的經貿重心與企業的海外市場布局,正迎來一場不可逆轉的結構性轉變?
📍亞利桑那州
台積電赴美五年成績單
積婆們的第二人生
遠渡重洋的美國夢,主角不只是工程師,更有一群放下事業、曾是主播與工程師的「積婆」。她們在異鄉扮演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同時勇敢探索人生新起點。
一個近200人的「積婆分享社」,成為她們情感與價值的連結點。在這裡,她們透過廚藝、手作與生活點滴彼此扶持,有的成為社群領袖,有的當上幼稚園老師,共同證明了遠離家鄉,依然能活出精采的第二人生。
德鑫聯盟支援台積電
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的美國征途,不是一場獨角戲。為了協同作戰,包含迅得、奇鼎、家登等18家台灣中小企業,共同組成「德鑫聯盟」,在鳳凰城建立前哨據點。
聯盟的核心是採取「群體出海」模式,徹底改變單打獨鬥的局面。透過共享廠辦來分攤成本、整合設備以共享資源,大幅降低了海外設廠的初期門檻。對外,則以協同行銷和統包服務的團隊姿態,共同搶攻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他們將緊隨台積電全球化的腳步,將台灣強韌的供應鏈實力延伸至世界各地。
📍德克薩斯州
德州為何吸引台企搶進?
除了台積電在鳳凰城深耕,鴻海、緯創、英業達等科技大廠則選址德州,打造更廣泛的「台灣軍團搶灘戰」。
德州憑藉著充沛廉價的電力、極度親商的低稅天堂,以及連結全美的交通樞紐這三張王牌,正從傳統能源重鎮,轉型為全球AI硬體的心臟地帶。
德州元老:台塑的崛起之路
從濁水溪畔到墨西哥灣,台塑集團在德州深耕超過40年,成功打造全美產量最大的「乙二醇廠」。這座坐落於康福港(Point Comfort)、占地近2500英畝的石化王國,是台塑集團歷經三階段擴建的成果,總投資額更將近70億美元。
亮眼的投資與策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根據2024年的財報,相較於台灣事業的虧損,台塑美國逆勢創造了約新台幣38億元的稅前獲利,年增率高達34.1%,成為集團內表現穩健的關鍵支柱。
德州菜鳥:系統電子的冒險
因應大客戶特斯拉對兩岸風險的擔憂,系統電子為確保訂單無虞,毅然決然斥資新台幣10億元赴美設廠,這也是公司創立38年的一大突破。
首座美國新廠將於2025年10月落成,作為進軍德州的菜鳥,他們專注生產毛利率介於25%至35%的藍牙胎壓偵測器,以及AI備援電池模組(BBU)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儘管過程面臨美國基礎工業脫節、施工效率不如預期等挑戰,但系統電子穩固了與特斯拉的關係,更成功敲開了底特律三大車廠等過去難以觸及的客戶大門。
製作團隊|Production Team
新聞內容/邱莉燕
網頁企劃、製作/翁湘惟
技術支援、視覺設計/許雅婷、蔣佳妤、黃建瑜
監製/林讓均
最後更新時間/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