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導體到AI伺服器,台灣製造業正大舉進軍德州。電力充沛、稅負低廉、政策誘因,讓這裡成為美國製造業回流的重要灘頭堡,也開啟台灣企業在美國的第二章。
提到德州,許多人首先聯想到石油、牛仔、火箭隊,以及張忠謀任職過的德州儀器。但如今,在德州這個世界第八大經濟體,「台灣力量」正穩健擴張中。
德州南部靠墨西哥灣的休士頓,是美國第四大城市,鴻海最近投入約42億元,購置城市西北、福布魯克松林產業園區(Fallbrook Pines Business Park)廣達100多萬平方英尺的現成標準廠房。
德州州長國際商業諮詢委員賴賢烈開著車,帶領《遠見雜誌》採訪團隊穿越陽光灑落的公路,第一站,來到一座低調卻關鍵的廠房。外牆掛著「FII」logo,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正為蘋果(Apple)打造新一代AI資料中心。高效能運算的脈搏,彷彿在空氣中跳動。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