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14分科測驗5標成績這裡查!數甲5標、物理頂標創近4年新高

李加祈
user

李加祈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5-07-29

瀏覽數 4,600+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至12日登場。遠見資料照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至12日登場。遠見資料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7/29 編按:114學年分科測驗成績今(29)日公布!頂標成績生物、地理皆為53級分最高,數甲46級分最低;以近4年來看,數甲5標、物理頂標皆是近4年最高,歷史、公民頂標則是近4年最低。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表示,114學年分科測驗共3萬9190人報考,比113學年少2951人。近3年來看,應屆畢業生比率略下降,非應屆畢業生比率略升;今年選考人數最多為數甲,最少為生物,生物和公民選考比率較前兩年上升,數甲、化學、物理、地理則較前兩年下降。

114分科測驗5標一覽表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於7月29日公布分科測驗成績並寄發成績通知單,7月29日上午9時至8月31日下午5時期間,開放網路查詢成績;考生報名資料「聯絡電話」有填寫手機號碼者,大考中心將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各科成績5標一覽表  
科目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
數學甲4639271611
數學乙5244301812
化學5044322115
物理5244312015
生物5347352521
歷史5045383227
地理5347393126
公民與社會5045373024

  114分科測驗考場與應試資訊

考場資訊

● 開放看考場時間:7月10日(四)下午2點至4點,

*若考生應試地點為彰化考區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為配合當日於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辦理之國家考試,查看試場時間調整為下午4時至6時。

應試資訊

考生可於7月8日(二)上午9點起,透過大考中心官網「分科測驗試務專區」查詢個人資訊

● 網路查詢:點此前往大考中心應考資訊查詢

- 開放時間:114年7月8日上午9時~114年8月31日下午5時

- 注意事項:查詢當日上午9時至11時容易出現雍塞情況,建議避開此時段。

● 行動電話通知:如報名時填寫行動電話,大考中心將以0911-511-467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應試號碼與報名科目。提醒:

- 行動電話若設定拒收企業簡訊,將無法收到通知。

- 成績公布日亦會透過簡訊通知,建議確認聯絡電話是否正確。

● 個人資訊包含:

- 應試號碼與姓名

- 考區、試場、報名科目

- 是否為無冷氣試場

- 考試時間與地點

如發現資訊與報名資料不符,請立即致電大考中心(02-23661416 轉608)確認。

應考服務申請

● 身心障礙與重大傷病考生:申請「一般項目」、「輔具項目」及「特殊項目」6月27日起可查詢審查結果。

● 申請特殊項目複審:7月8日公布結果

● 突發傷病考生服務申請:

- 網路申請:7月8日~7月9日下午5時

- 考區現場申請:7月10日至7月12日

申請詳情請參大考中心網站

114分科測驗應考6大注意事項

1. 考試結束鈴響,務必立即停止作答

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後,應立刻停止作答,違者將依下列情況扣分:

● 未停止作答:扣1級分

● 經制止1次:扣3級分

● 經制止2次:扣4級分

  • ● 制止3次以上或情節重大:監試人員得逕收取考卷並加重扣分或該節不計分

2. 答題卷簽名時間有限制,提前簽名也會扣分!

只能在考試開始鈴聲響起後簽名

● 提前簽名:扣3級分

  • ● 忘記簽名:扣1級分

3. 禁止攜帶具通訊、記憶、拍攝或計算等功能的物品

考場內嚴禁攜入電子設備與具有特殊功能的穿戴裝置,包括但不限於:

● 智慧型手機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 智慧手錶/手環/眼鏡/佛珠/耳機等

● 吊飾型密錄器、戒指攝影筆

* 違規將依情節處置。

* 經申請且審查通過的助聽器、應試輔具,不在此限。

4. 行動電話要完全關機,飛航、靜音都不行!

包含關閉鬧鈴、震動、提示音等所有功能。以下均不屬完全關機:飛航模式、設定靜音。

* 違規將扣該節成績4級分。

5. 一定要攜帶有效證件正本,學生證不算!

以下6種證件為應試有效證件,請攜帶其中一種「正本」:

(1) 國民身分證

(2) 有照片的健保卡

(3) 駕照(汽車或機車)

(4) 身心障礙證明

(5) 護照

(6) 居留證

學生證、無照片健保卡不屬於有效證件。若忘帶證件,將扣1級分,後果不輕!

有效證件臨時沒帶到怎麼辦?

考生如於身分查驗時間,未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供監試人員查驗,經監試人員查核並且確認是考生本人無誤者,仍可進場考試。可於當節考試結束前送達試場辦公室,否則將依違規處理並扣分。

6. 禁用不合規格直尺、三角板等繪圖工具

不可使用含有數值、公式、圖形等標示的量測工具,例如:

  • ● 印有圓形、橢圓、數學符號的直尺或三角板
  • ● 含有「非單純量測用途」的圖形或數式

考生應使用最基本、無特殊符號的工具,避免誤觸規則。

六大應考提醒。大考中心提供

六大應考提醒。大考中心提供

應考檢查表。大考中心提供

應考檢查表。大考中心提供

114分科測驗重要時程 

項目
時間

考試報名 

114/06/05 ~ 114/06/17 

考場公布 

114/07/08 

查看試場及座位114/07/10 14:00至16:00

考試日期 

114/07/11 ~ 114/07/12 

成績放榜/寄發成績單

114/07/29 

成績複查申請 

114/07/29 ~ 114/08/01 

志願登記 

114/08/01~114/08/04 

公布錄取名單 

114/08/13 

資料來源: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更多內容:請參閱114分科測驗簡章

114分科測驗考試日程表 

114分科測驗的考試日期共兩天。第一天是「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第二天則為「歷史」、「地理」、「數學乙」「公民與社會」此 4考科。 

兩天的考試科目,按照文、理組來分天安排,以降低考生的交通負擔。 

114分科測驗考試日程表
時間

7月11日(星期五)

7月12日(星期六)

備註

08:35

預備鈴響(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人場)

 

08:40~10:00

物理

歷史

09:00 截止入場 
09:40 始可離場 

10:45

預備鈴響(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人場)

 

10:50~12:10

化學

地理

11:10 截止入場 
11:50 始可離場 

13:55 

預備鈴響(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人場)

 

14:00~15:20

數學甲

數學乙

14:20 截止入場 
15:00 始可離場 

16:05

預備鈴響(持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人場)

 

16:10~17:30

生物

公民與社會

16:30 截止入場 
17:10 始可離場 

什麼是分科測驗? 

大學入學考試分為兩種,分別是「學測」和「分科測驗」。學測是衡量學生基本核心能力,而分科測驗則著重在關鍵學科能力,以部定必修加深加廣選修為測驗範圍。 

指考自111年起更名「分科測驗」,是大學入學考試之一。114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共8科,包含:數甲、數乙、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公民,共8個科目可供自由選考。 

114年為分科測驗首屆納考「數學乙」考科全台共有158個科系分發入學將採計數乙,包含多所頂大商學院科系,文組或有意選填商學院科系的學生須選考數乙。  

分科成績如何參與考試分發? 

自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除了以學測或英聽為檢定標準外,在採計科目方面,校系會從學測、分科測驗、術科考試中取3至5科作為採計科目,其中分科測驗至少會採計1科,但採計音樂術科的校系組則不在此限。 

需特別注意,若考生已在申請入學分發階段被錄取,但想參加分科測驗和考試分發,必須在6月12日至6月15日,進入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系統完成放棄手續,否則不能參加當年度的大學分發入學或科技校院的聯合分發。

超過截止日期若仍想放棄入學資格,應直接向大學申請,是否能再報名參加其他入學管道招生,則要看各招生簡章的規定。同時也提醒考生,一旦完成放棄聲明,就不能反悔或撤回。

分科成績怎麼換算? 

分科測驗每科目滿分為100分,但最後分發時,會改以級分制表示,各科最高為60級分。 

分科測驗的級距怎麼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會將各科前1%考生的平均分數除以60,即可計算出各科級距。每增加一個級距,級分就會往上得 1 級分、2 級分、3 級分......依此類推。 

舉例來說,若該科前1%的考生平均原得總分為90分,級距為 90/60=1.5 。考生將原得總分同樣除以60即可對照自己的級分數,考0分的學生,會是0級分;考生的原得總分介於 0-1.5分,就會是1級分;考生的原得總分介於1.6-3分(1.5*2),就是 2級分......依此類推;60級分代表原得總分高於59個級距,相當是59 x 1.5 = 88.5,因此只要原得總分高於88.5,該科目就會是滿級分。 

從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升學管道,除了採計「分科測驗」的成績外,也會採計學測成績,而兩者的成績計算皆以60級分制來呈現。也就是說,考生的學測和分科測驗的原始得分將會從百分制轉換成級分制,作為大學校系擇優錄取的依據。 
因此,分科測驗考生在收到成績單時,可一併看到自己學測成績轉換成60級分後的分數;而沒參加分科測驗的同學,則可以至大考中心的「學科能力測驗試務專區」查詢。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