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白熱化,台灣站在關鍵十字路口。矽谷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專家莊偉赳呼籲,台灣可望成為繁體中文AI技術的世界樞紐,應展現企圖心,向全球華語世界輸出軟體服務。
台灣正遇到幾十年來的一個機會,可以把整個軟體業都帶起來。」看著這波AI巨浪,莊偉赳有感而發。這不是空穴來風的樂觀預測,而是他多年站在產業第一線的深刻洞見。
出身於交通大學資工系的他,赴美攻讀電腦科學博士後,便一路留在矽谷耕耘,現為Hadoop開源PMC Chair及Apache基金會VP。儘管定居美國,莊偉赳始終心繫台灣,多次返台授課,帶領學生參與開源專案,讓本地人才與矽谷頂尖開發者交流。
正因如此,他了解台灣人才的實力,也洞悉全球產業脈動。他認為,「主權AI」將成為台灣未來不可忽視的戰略發展方向。
DeepSeek催化AI多元趨勢
事實上,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早已呼籲「主權AI」的重要性。亦即,每個國家都應該自主掌握AI技術、數據與基礎設施,避免對國外AI技術過度依賴,以確保資訊主權與國家安全。
「台灣要發展自己的AI,掌握自己的話語權。」莊偉赳直言,OpenAI的語言模型對英文支持最好,但對繁體中文的理解仍有限。如果台灣不建立屬於自己的模型,繁體中文的知識體系將可能被邊緣化。
他進一步強調,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與ICT產業鏈,可提供AI運算所需的硬體基礎。若結合硬體與在地語言優勢,台灣有機會發展以繁體中文為核心的AI模型,甚至向外輸出全球華語市場。
主權AI不僅是國家層級的議題,也關乎企業競爭力。愈來愈多企業開始自建AI模型,不僅避免資料外洩,更能針對自身需求進行客製化訓練,獲得更精確的服務。
舉例來說,以企業內部資料訓練的AI模型,可協助企業研擬合約初稿,或結合會計系統輸出報表,大幅提升效率,優化工作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中國AI公司「杭州深度求索」推出「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開源靈活、應用廣泛等特性,成為全球矚目的顛覆力量。此趨勢顯示AI技術正朝多元化、自主化發展。未來,企業不需仰賴科技巨頭的封閉服務,而是依自身需求打造合適的AI架構。
這對台灣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契機。因為無論製造、金融、醫療、物流等各產業,都需要AI軟體平台提供流程自動化、預測分析與決策輔助等功能。若善加運用既有優勢,台灣可望打造「一站式私有AI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建構自主AI平台。
莊偉赳強調,這波AI應用不只帶動台灣既有硬體產業,也能推動軟體產業成長,呼籲軟體開發者把握機會,從市場需求出發來設計解決方案。
邏輯思惟與溝通能力是標配
然而,推動「主權AI」的核心仍在於人才。莊偉赳直言,台灣雖擁有優秀的工程人才,跨域人才卻略顯不足,這是過去產業不重視所致。但開發AI軟體,必須洞察客戶需求、定義產品功能、規劃市場策略,並將專業知識轉化為AI理解的指令,這需要行銷、心理學、法律等不同專業的人才共同合作。
因此對於有意投入AI開發領域的莘莘學子,他特別提醒,數學是AI的基礎,線性代數與機率統計等基本功必須打穩,但跨部門的溝通能力也不可或缺。務必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必須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才能為AI提供精確的專業語境。
隨著AI工具革新,如今AI開發過程已不再依賴人工撰寫每一行程式,而是透過AI輔助撰寫程式。這意味著清晰的邏輯思惟與溝通能力,成為當代工程師的必要技能。
莊偉赳強調,最理想的人才,不僅要在特定專業領域有深厚造詣,還須兼具邏輯思惟與高效溝通能力。
長年待在矽谷,他也深知美國科技業競爭之激烈,以及台灣環境相對安逸的現況。但是,美國有部分白領工作被AI取代,顯示產業劇變已悄然展開。當這工程化、商業化、在地化並進的AI革命席捲而來,如果不努力爭取自己的位置,必然會被淘汰。
莊偉赳語氣堅定地說:「這是一個浪潮,你不跟上,就會失去競爭力,這和錯過工業革命或網路革命一樣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