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把土地變海綿對抗任性氣候
手語嘛ㄟ通!金融友善服務零障礙
2022 年 02 月
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
一直以來,大學商管相關科系被歸為社會類組。在高中社會組與自然組中,許多社會組學生的第一志願就是念商,指考數學也採計較簡單的數乙,有些學生難免納悶:「讀商管學系到底數
去年10月底,一場與高中生對談的論壇中,總統蔡英文提到,未來可採用英檢取代升學考試英文考科,既能避免升學考「一試定終生」的問題,又能全方位檢測學生的英語能力。&nb
你也想擠進「護國神山」嗎?台灣半導體產業傲視全球,在大多產業受到疫情衝擊下,半導體產業依舊逆勢成長,台積電市值更創下新高,讓「護國神山」成為許多學子嚮往的職涯目標。
理工領域打造人才國家隊,人文領域也毫不遜色,北政大、南中山兩所國立頂大領軍,集結產官學研力量,致力提升台灣金融人才視野和思惟,接軌當前國際金融趨勢。
總統蔡英文喊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即要求重點培育大學與學院,在2024年先達成「25-20-20」,台師大、台大、中山三所頂大如何因應,《遠見》帶你了解
科技業龍頭帶起搶人潮,讓許多科技一線大廠放下門戶觀念,晉用多元類型的畢業生,而唯一融合頂尖技職與研究型大學雙重特質的台科大,成為企業主的熱門搶才對象。
在產業創新跨域的年代,技職教育不僅要培育獨當一面的匠師與職人,更要學習與人溝通、合作。北科大如何推動品德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攤開《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歷年來醫衛∕生技分榜幾乎都是國立頂大的天下,今年私立技職體系的嘉南藥理大學擠進榜內,有何過人之處?
減碳是去年至今全球最重要的議題,歐盟、美國、日本等相繼宣布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去年歐盟更開出第一槍,將在2026年正式徵收碳關稅。
108課綱上路至今,首屆高三生就要步入大學。不管是必選修課程的調整、考招制度的變革,或是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等,面對嶄新的升學方式,許多學生、家長、老師和校方都隱隱感到
在演唱會舞台上,有個虛擬分身與歌手一同唱歌、互動;或是戴上VR眼鏡,如同進入表演現場,舞蹈家就在自己身旁慢舞;還是透過無人機與燈光秀,讓天空成為創作者的畫布等。&n
台灣半導體產業傲視全球,如晶圓代工、封測業產值穩居世界龍頭,IC設計產值也僅次於美國。不過,人才一直是半導體產業的痛點,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都投書媒體大聲疾呼缺人,
數位當道,連一向埋首於經典古籍的文史哲科系,也不能忽視21世紀這個科技大趨勢。
歐盟宣示將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並在2026年開始課徵碳關稅,顯示企業低碳轉型的迫切需求。永續、減碳已是全球的重要關鍵字,也帶動企業對於綠色人才的需求。&nbs
近幾年,隨著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大熱,促使大學升學迎來「大電資時代」,各校的電機、資工系成為熱門首選;然而,身為科學基礎學科的物理系、化學系、數學系,卻未搭上熱潮,像是
108課綱上路後,人才培育不再像過去以考試為導向,多元學習、適性教學,已成為教育趨勢,而「素養」教育,更是108課綱的核心。面對此一巨變,首當其衝的,就是站在前線的
小至器皿家具,大至城市規劃,建築與設計學群幾乎就等於日常生活,涵蓋領域多元,包含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空間設計、媒體設計、商品設計、景觀建築等。周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
財經管理學群一直以來,都是學生選擇的熱門科系,不僅業界求才若渴,薪資也相對較高。根據政府開放資料平台資料,財經學群學生投入職場比例高達91%,平均月薪達3.6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避免面對面接觸,遠端教學與遠距會議已成常態,人手一台筆電就能投入學習或工作。
在生活中,無論是打開社群媒體,看見的一則則小編貼文,或是在OTT平台上看到琳瑯滿目的各種影劇,以及每天不斷推播的新聞,已是現代人取得生活與娛樂資訊的重要管道。 &n
法律存在於你我生活,卻因為複雜難懂,讓大眾敬而遠之。每每發生爭議事件,判決常引起民怨,或因大眾不理解法律條文,對司法產生不信任感。現今,愈來愈多法律人投身法律素養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產業受到嚴重衝擊,遊憩與運動產業更是面臨寒冬。所幸台灣防疫有成,大眾仍能正常生活,不能出國消費的國人,紛紛轉向國內消費,為台灣的餐飲、旅遊
氣候變遷是近年全球最嚴峻的考驗。2021年歐洲、中國因暴雨成災,北美也受到熱浪席捲導致多人送醫。經濟開發與環境破壞之間的拉鋸不斷,旱澇危機似乎更頻繁,造成人類傷亡與
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兩年多,加上病毒不斷變異,傳染力高,歐、美、日、韓等不少國家疫情緊張。大眾人心惶惶,但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沒有心思害怕,為避免大量病患湧入醫院,就
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已改變許多行業的工作模式。數位科技當道,讓人際溝通能經由網路進行,也支撐機械製造業在疫情中維持運作。以機械製造流程來看,從前期設計溝通到後期生產
電機與電子學群是支撐起近40年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推手之一,不管是高科技業或代工製造業,幾乎都脫離不了電機與電子。隨著科技一日千里的進展,紅火的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這是全球設計界最為津津樂道的故事。已過世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逐出家門,之後靠著設計出簡潔低調的智慧型手機再創事業高峰。
離岸風電場的新建、石門水庫優化要清淤、全台70萬戶屋齡50年以上的老屋要都更;從公共工程的造橋鋪路、新建機場航廈,到地球大氣層破洞補破網,延緩全球氣候上升等,都是工
疫情導致各國實施封城、行動管制措施,街上行人稀少;然而,海面上卻顯得熱鬧。台灣四面環海,航運、海洋休閒觀光、水產養殖業歷史悠久,面對疫情大流行,各有挑戰與風險,也改
社區公園裡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已超過蹣跚學步的小嬰兒,隨著人類壽命愈來愈長,需要照顧的時間也隨之延長;長期照顧,是全球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
商業與管理學群是技職體系報考人數第二多的組別,一向是文組學生的熱門科系。根據「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2021年統計,報考四技二專的統測人數共有8.8萬人,其中商管學
出於防疫考量,以及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如果不想出門吃飯、自己開伙,許多人偏愛購買便於調理、保存的冷凍食品。 翻開貨架上即食產品、微波食品成份表,琳瑯滿目的添加物不易讓
2021年中,台灣疫情爆發,餐飲、飯店成了受災戶,有些直接倒閉,有些則開始放無薪假或裁員,不少人才早已另謀出路,或是不想再投入餐旅業,就算業界祭出高薪也找不到人。&
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外語是許多人的第一志願,學好外語,就彷彿多了一雙翅膀,更容易飛向國際舞台!隨著國際化交流愈來愈普及,不少人漸漸把外語定位成第二專長,學校也開設
「史上最慘」,自2019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起,這四個字已經出現在不同屆學生上好幾次了。
疫情帶來人類生活樣貌改變,更讓工作型態具備更多元想像。畢業季節到來,各大企業對於新進人才的任用有何改變?《遠見》2022「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出爐,社會新鮮人的即戰
長庚大學被視為私立醫科大學翹楚,今年迎來首位非醫科背景的校長、前台大管院名師湯明哲,目標是為長庚帶來AI轉型。AI未來三大應用是醫療、商業與智慧製造:而人才培育、數
中原大學新任校長李英明出身法學博士,專長國際事務,他認為,未來人才需要跨域,但不只是多專長,更要懂得人性,大學必須培育博雅素養的理工人才,或是AI素養的人文學生。&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是電機博士,取得學位後卻轉進教育領域,是國內最早投入數位學習的專家之一,更是台灣教育界E-Learning系統的奠基者。談到近年熱門的「資訊跨域」
隨著永續議題從過往的倡議,變成企業存續關鍵,永續人才成為熱門議題。暨南大學是台灣最早推動綠色大學的學校,校長武東星分享,永續要不淪為紙上談兵,關鍵是具備財務思惟,並
19歲站在舞台上,韋禮安以溫暖有磁性的嗓音,贏得校園歌喉戰的冠軍。但他沒有被掌聲和唱片公司一紙合約影響,而是回到校園完成學業;直到大學畢業後才推出首張專輯,一鳴驚人
被媒體譽為「區塊鏈天才」的胡耀傑,今年25歲,是科技新創圖靈鏈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區塊鏈研究院受邀學者、紐約新聞區塊鏈Blackbird
2015年,尼泊爾發生規模7.8的大地震,讓原已陷入經濟困境的貧困兒童流離失所,極可能淪為童工,或被迫童婚。當時就讀台大經濟系大二的林子鈞,人在台灣,收到震央山城廓
在國際技能比賽、論壇、教育工作坊、技職政策倡議現場等,都有他的身影。
從明亮的玻璃窗几往內看,可看見蛋糕櫃上擺放檸檬塔、草莓千層派等精緻甜點。位於彰化埔心一間外觀低調的烘焙坊,是獲獎無數的西點國手陳淑盈創立的甜點店「醚頌坊」。 陳淑盈
鄰近內湖科學園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是以商管為重點科系的私立科大,下設財經、管理、資訊三大學院,為培育商管人才重要搖籃。校長盧秋玲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系,洞悉財經領域產業
半導體產業被喻為台灣的護國神山,政府更鼓勵頂尖大學與企業攜手成立半導體學院,培育高階研發人才。然而,不只頂尖大學,緊鄰新竹科學園區的明新科大,也自行成立技職中首個半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智慧醫療可望助一臂之力。位在台中的弘光科技大學以護理起家,校長黃月桂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她表示,未來的醫療健康人才,除了專業知識外
工業4.0,讓工廠走向自動化、智慧化,透過智慧系統、大數據分析、人機協作與物聯網,智慧製造已成一股不可忽視的潮流。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文淵表示,工業是台灣重要基石,包
位在屏東的屏東科技大學,以農牧聞名,校長戴昌賢認為,現今的農業人才不再只是專注於單一技術的養成,從生產過程到產銷,以及全方位的考量永續,跨領域已是必備技能。&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