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數學門檻提高 財經專業更具跨域力

商管科系向自然組靠攏?

邱于瑄
user

邱于瑄

2022-02-21

瀏覽數 22,400+

商管科系學習的不僅有財經知識,結合數據分析、AI等工具將是趨勢。關立衡攝
商管科系學習的不僅有財經知識,結合數據分析、AI等工具將是趨勢。關立衡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一直以來,大學商管相關科系被歸為社會類組。在高中社會組與自然組中,許多社會組學生的第一志願就是念商,指考數學也採計較簡單的數乙,有些學生難免納悶:「讀商管學系到底數學要不要很好?」 

不過,今年起,想進入商管學系的同學們,將面臨一大挑戰。 

今年首度舉行的新型學測,數學將分為數A與數B,數A相比數B難度較高,課程內容範圍也不同,預計比舊有學測更難,適合高數學需求的理工科系,而數B則偏向文、法、社會科學等科系。 

然而,前段班名校,包括台大、政大、北大及成大等頂尖大學不少商管科系,去年下旬就紛紛宣布,今年入學數學要以較難的數A與數甲來採計,而不是一般印象中社會組的數B 

頂大商學院將數學門檻提高,為社會組人才投下震撼彈。這背後不僅僅是為了強調數學的重要性,近年來,隨著商管產業的數位化、智慧化發展,現今商管人才的面貌已跟過去不太一樣。 

商管人必備數位技能與軟實力 

商管領域智慧化與數位化的趨勢早已銳不可擋,尤其金融科技的發展,包含行動支付、保險科技、智能理財等不同面向的應用。人力銀行網站上,各金融機構開出區塊鏈、軟體測試、全端軟體開發等專業工程師的職缺愈來愈多,對現今商管人才的要求,也與過去不同。 

國泰金控行政處副總經理翁德雁表示,近幾年,金融業都在力推數位轉型,它不僅只是導入工具、技術,更是在文化、思惟上的變革。像是透過大數據分析輔以決策,或是智慧化管理系統,當科技業開始跨足金融業,也讓產業在產品流程設計中,從過去的自我中心,更聚焦於使用者體驗。 

以往,金融產業分工明確,商管人才只需專精財經專業,但翁德雁說:「隨著數位轉型,時常很難斷定一個專案屬於哪個部門,跨部門溝通、合作已是常態,」人才所需的財經專業仍是核心能力,但現在更需要有數位技能,與創新、解決問題、溝通等軟實力,構成人才所需的三大面向。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大學攜手企業,讓數位應用落地 

因應產業變革帶來人才需求的不同,大學端在人才培育上,包含課程設計、師資與產學合作等,也都做出了對應調整。學生投入商管科系,要學習的不只有財經知識。 

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蔡維奇表示,我們都知道,就讀統計、會計、財管每天與數字為伍,管理相關科系現今也開始以大數據分析輔以決策,數學能力更顯重要。但數學其實也考驗運算思惟與邏輯思考能力,隨著數位工具應用能力愈趨重要的同時,數學就是背後的基礎。 

為培養學生數位能力,蔡維奇說:「從105學年至今,商學院已有高達32門課程,與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內容相關。」 

且因應產業數位化與議題愈趨多元,商學院打破院內系所壁壘,設立共同必選修的課程,像是商業分析課程,內容就包含針對消費者或社群網絡等不同面向,如何透過大數據與資料分析進行決策,更提供金融科技專長學程、巨量資料分析學程、創新創業學程等不同學程。 

不過,科技或程式設計能力該學多深?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認為,現今許多科系對程式能力都有要求,但與理工學院純技術專業仍有所不同,商管人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技術端與應用端結合,最重要的,還是去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 

打破界線,跨域人才將更具優勢 

談起對數位技能的要求,大學商管學院過去一直被定義為社會組,如今愈來愈往自然組靠攏,讓不少高中師生開始擔心,未來商管人才究竟會如何定義?蔡維奇說,近年來,商管人才的跨域能力愈趨重要,政大商學院學生雙主修人數,三年來已成長了35%。 

胡星陽也表示,我們無法再以社會組與自然組,或是文科、理科二分化人才。當學生踏入職場,會發現一個職位所需的技能愈趨複雜,具備多元專業,將更具優勢。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