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永續觀點 全球永續觀點 【11/26活動報名】 8大重磅講者全面解析COP30

臺北軟實力革命 打造「運動之都」的關鍵DNA

全民運動x科技場館x國際賽事 擦亮城市品牌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11-20

瀏覽數 550+

臺北大巨蛋今年接連舉辦「2025年第六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臺灣區資格賽」、「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等大型國際賽事,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場館。(臺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大巨蛋今年接連舉辦「2025年第六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臺灣區資格賽」、「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等大型國際賽事,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場館。(臺北市政府提供)
00:00
00:00

今年 5 月 17 日夜晚,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小跑步進入臺北大巨蛋,在全場近三萬名運動員的歡呼聲與見證中,共同為「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點燃聖火,這幅畫面透過轉播傳送至全球,讓向來以經濟與科技聞名的臺北市,藉由這場跨越國界、打破年齡限制的盛會,重新以體育向世界自我介紹:這座城市,人們透過運動打造生活樣貌與文化,更形塑接軌世界的共同語言,向國際展現作為臺灣首都的傲人軟實力。 

全民運動普及──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臺北的河濱、公園、田徑場與運動中心內慢跑、散步、打球、游泳的身影,已成為日常城市景觀,也是市民連結彼此的共同語言;然而,全民運動風氣並非一蹴可幾,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為提升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推出「U-Sport臺北樂運動計畫」,鼓勵市民透過運動賺取 U 幣,用於折抵場館或課程費用,也可轉換為悠遊卡儲值金,融入日常消費,截至今年 8 月,參與人數已達 16 萬 3,695 人,集點次數突破 412 萬次,使運動成為市民們的「健康存摺」。

邁入第二年的 U-Sport 計畫再推出「U-Walk 健康萬步走」,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更貼近都會節奏,舉凡健走、散步、踏青都能納入運動紀錄,每位市民可透過專屬 App 建立符合個人需求的運動步調。U-Walk 試行首年就吸引超過 6.1 萬人響應,也逐步形塑「整座城市都是我的運動場」的健康文化。

圖說: 被譽為「跑者聖地」的臺北田徑場持續導入最新科技,今年跟上世界田徑趨勢,建置全國首座 LED 配速系統,透過智慧科技協助跑者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訓練,持續提升實力。(臺北市政府提供)

圖說: 被譽為「跑者聖地」的臺北田徑場持續導入最新科技,今年跟上世界田徑趨勢,建置全國首座 LED 配速系統,透過智慧科技協助跑者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訓練,持續提升實力。(臺北市政府提供)

結合科技場館升級──打造全新運動地貌 

全民運動風氣逐漸成形,場館與設施的升級不可或缺,像是被譽為「跑者聖地」的臺北田徑場今年再升級,建置全國首座 LED 配速系統,導入國際運動科技趨勢,滿足選手進行間歇、高強度或恢復訓練的需求,不僅提升訓練成效,也讓所有跑者享受專業級場地體驗。

臺北市的 12 座運動中心也持續透過翻新與整建導入新科技,例如整修後的中正運動中心,新增雙北運動中心首座器械皮拉提斯教室,並在泳池建置 AI 防溺系統,大幅強化安全性;南港運動中心除同樣設置AI 防溺系統外,籃球場、羽球場地亦全面升級為國際規格,更導入全臺唯一的數位AI智能服務櫃檯專區,提供便捷、快速、智慧的場館服務。體育局更陸續打造結合科技與新興運動的特色運動館,而明年將率先完工的新生運動館、克強運動館與公館運動館,分別以無障礙與射擊、兒童體適能、科技運動為主題,進一步擴大公共運動空間與多樣性,為首都的運動地景描繪新藍圖。

此外,作為中華職棒味全龍隊主場、北臺灣重要國際賽事場地的天母棒球場,透過導入具美國職棒大聯盟等級的影像辨識與AI數據分析技術,結合高速攝影機與多視角影像擷取系統,可即時捕捉投球路徑、轉速與擊球初速等重要比賽數據,協助球團進行訓練與比賽輔助,朝智慧化場館邁進,讓科技成為提升賽事品質與觀賽體驗的重要助力。

圖說:「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迎接世界各地運動愛好者齊聚臺北「挑一場」,讓即便是退役球員或是熱血素人,也有機會站上臺灣棒球最高殿堂「臺北大巨蛋」大秀球技。(臺北市政府提供)

圖說:「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迎接世界各地運動愛好者齊聚臺北「挑一場」,讓即便是退役球員或是熱血素人,也有機會站上臺灣棒球最高殿堂「臺北大巨蛋」大秀球技。(臺北市政府提供)

國際賽的感動延續──讓世界看見臺北 

每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國際賽事,都是激發全民運動熱情的催化劑;去年臺灣在「世界棒球12強錦標賽」奪冠的感動仍歷歷在目,今年在「臺灣主場」臺北大巨蛋登場的「2025年第六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臺灣區資格賽」,中華隊再展實力與韌性,殺進明年正賽,也讓這座亞洲新興的棒球聖地再添榮耀。

國際賽的熱度,也帶動中華職棒的成長。今年在臺北大巨蛋舉辦超過 70 場賽事,總入場人次超過 155 萬,包括明星賽、冠軍戰,甚至滿場 4 萬觀眾見證傳奇球星林智勝的告別賽,不斷創造職棒 36 年來的經典時刻。

當然還有最受矚目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一場跨越年齡、國籍的體育嘉年華。臺北市政府前廣場打造成沙灘排球場;國父紀念館化身定向越野場地;臺北大巨蛋迎接素人展現球技;從百歲人瑞到退役名將,參賽者共同展現熱愛運動的初衷。

金標籤級「臺北馬拉松」已被國內外跑者視為是年度「期末考」,每年12月都吸引2.8萬人跑上首都街頭,是臺北市最具代表性的運動賽事之一,近年更增設親子同樂的「早餐跑」,讓運動風氣更深入各年齡層。(臺北市政府提供)

金標籤級「臺北馬拉松」已被國內外跑者視為是年度「期末考」,每年12月都吸引2.8萬人跑上首都街頭,是臺北市最具代表性的運動賽事之一,近年更增設親子同樂的「早餐跑」,讓運動風氣更深入各年齡層。(臺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運動新藍圖:運動經濟與國際賽事雙輪驅動 

臺北市積極推動全民運動與國際賽事,成為城市綠色經濟的重要驅動力。端午節舉辦的「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國內外頂尖選手齊聚大佳河濱公園,並結合周邊市集與文化體驗,成為家庭與外國旅客感受臺灣節慶文化的熱門活動。年底的「臺北馬拉松」則吸引超過2.8萬名跑者穿梭首都街頭,帶動旅宿、觀光和商業等多元產業的消費與曝光,形成強大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臺北市設立基層訓練站與投入資源培育運動人才,於國內六大綜合性賽事中屢創佳績,今年於雲林舉行的全國運動會中,臺北市代表隊狂掃112金95銀82銅,締造「五連霸」霸業,再次以傲人成績擦亮我國競技運動領頭羊的地位,而這些優秀運動員更持續代表臺灣在奧運等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從全民運動普及、場館科技升級,到健全的基層體育環境和國際賽事的成功舉辦,臺北市正以運動為核心,打造一座健康、具韌性且國際化的「運動之都」,為下一代塑造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未來藍圖,展現城市多元發展與永續經營的實力。

(臺北市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動起來的 ESG
數位專題

動起來的 ESG

運動和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有什麼關係?「動起來的ESG」,不僅是將運動和ESG相結合的創新思考,更是我們對未來企業永續發展的探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