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超高齡社會來臨,照護領域需才孔急

衛生與護理學群

編輯部
user

編輯部

2022-02-23

瀏覽數 43,0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蘇義傑攝
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社區公園裡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已超過蹣跚學步的小嬰兒,隨著人類壽命愈來愈長,需要照顧的時間也隨之延長;長期照顧,是全球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 

國內長照人力不足、護理人員荒頻傳,衛生與護理學群畢業生,是邁入高齡台灣社會最被需要的暖心人才。 

照護工作需要專業,也是勞心勞力的辛苦工作。過往,護理人員上街頭抗議,過勞、上班靠打點滴支撐等負面新聞,不時被爆出來;還有少數護理之家因夜間人力短缺,以致火災意外發生時,臥床長者來不及撤離而釀成傷亡悲劇,都讓不少人對於從事衛生與照護相關工作,有著「操勞又低薪」的懼怕心理。 

「醫療健康產業是面對人、服務人的專業,」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院長陳淑齡表示,國外研究顯示,在技能稱職的情況下,「人際間的屬性」是照護品質最重要的指標。從病人與家屬的觀點,好的照護工作可歸納為「守護神般地照護」「人本的技能」「良好的執業表現」和「專業成長」等四大特質。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閱讀自由選-心靈成長】 特價 2,280 元

你可能也喜歡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