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相關文章
從16公分肝臟腫瘤到恢復健康:她用「這方法」逆轉癌症命運
70%的人都是「亞健康」不是真健康,你也是高危險的「癌前體質」嗎?癌症已連續36年蟬聯「台灣民眾10大死因」的第一名,平均每4分58秒就有1人罹癌,而罹癌年齡逐年下降,2、30歲年輕人罹癌的情形時有所聞。20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全食物飲食法的陳月卿,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和分享,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從改善飲
「這疾病」初期最容易被忽視!營養師提醒「5字訣」:及早發現他在求救
為什麼台灣洗腎率位居世界之冠?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國人普遍喜歡重口味,吃太鹹、太甜、太油。2017年∼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9歲以上成人每兩位就有一位體重過重與肥胖,血壓異常盛行率也是半數以上。三高、體重若控管不佳,恐將走向洗腎人生,這也是為什麼腎臟病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病之一。(本
「代理孕母」是剝削女性?懷胎10月才是真父母?關於代理孕母的8個爭議
近日北北基學測模擬考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引發社會高度爭議。孩子不是我生的?但只有經歷懷胎10月,才有資格成為父母嗎?根據臨床統計,台灣每6到7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面臨不孕,接受人工生殖治療。本書為第一本台灣夫妻的海外代孕實錄,完整呈現代孕旅程的真實樣貌。(本文節錄自《孩子不是我生的?》一書,
不處理黴菌,疾病只是治標不治本?醫師解析它對健康的2大衝擊
你是否曾在台灣多雨濕潤的梅雨季節中,注意到家中角落、浴室和廚房悄然生長的黴菌?看似無害的黴斑不僅破壞家居美觀,還隱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致命的黴菌毒素,透過空氣釋放到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對人體造成兩種主要的健康衝擊:毒性與敏感。(本文節錄自《萬萬黴想到》一書,作者:王偉全,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這些
史丹佛研究一表看懂:能讓器官「凍齡」的人做了哪些事?
習近平與普丁談論用器官移植維持「永生」,引起外界熱議身體各器官的抗老議題。不過移植並非人人能做到,有時即便有錢也難如願,有無平日就保養好體內各器官的好方法呢?史丹佛醫學院引領團隊,今年發表最新研究:從4.4萬人樣本庫分析出,包括大腦、心肺等人體內11種器官的生物年齡判斷方式。除了可讓民眾關心大腦防失
營養師:保護腎臟健康,現代人必改的5大飲食、生活NG行為
腎臟病常被視為「沉默的殺手」,早期慢性腎臟病沒有明顯症狀,容易不知不覺被忽略。就像我爸爸,當初因為長期高血壓,沒有特別不適感,並未察覺到問題,直到尿液檢查異常,有泡泡尿(蛋白尿Albuminuria),腎功能已出現損害,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目前進入洗腎階段,所以大家要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即時掌握
跑出「生理年齡38歲」的和碩人,人生難但「再跨一步就好了」
黃中于在「很肝」的科技業升到高位,卻20年從未用過健保卡?!今年63歲的他,經醫生判定,身體的生理年齡竟只有38歲。他不是超人,卻活成了醫學奇蹟。記憶,先回溯到2025年4月26日至27日,「Challenge」國際鐵人三項競賽台灣站的現場。清晨六點,台東活水湖的水面還籠罩在薄霧中,數百名運動員相繼
當代教養危機?心理學博士:孩子更玻璃心,是父母太早放棄「這件事」
現代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焦慮、玻璃心、沒耐性?父母投入這麼多愛與資源,為何孩子反而更失控?醫學博士、心理學博士里昂納德.薩克斯提醒:核心問題在於,我們太早放下父母的權威,把教養的責任交給了錯的人:「手機」、「同儕」、「潮流文化」。不教而教,是教養最大的誤解。(本文節錄自《教養的崩壞》一書,作者:里
兒科醫師流失,逆轉困局有解方?
台灣醫療體系面臨多重挑戰,兒科醫師流失問題尤為嚴峻,多年「溫水煮青蛙」,眼前水位幾乎淹至鼻尖。向來是醫界標竿的台大醫院,也出現兒科主治醫師輪值夜班的窘境,雖然這已是其他醫學中心的常態。醫師們紛紛「用腳投票」離開醫院,遠離夜間和假日的全時服務,讓醫院兒科人力加速流失。 兒科困境並非少子化的市
專訪》林靜芸勇敢書寫林芳郁失智歷程,找回愛的通關密語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妻子、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選擇用文字記錄照護歷程。她說,談起醫學,林芳郁彷彿又被喚醒,「瓣膜」成了兩人「連線」關鍵字。生命的撞擊,往往令人始料未及。曾出過多本暢銷書的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一直到出版了記錄丈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失智症歷程的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才領略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