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日本超高齡社會如何重塑理財觀?「延後退休」是解方嗎?
即將進入「人生100年」這樣超高齡社會的此刻,想要光靠20至60歲間所累積的年金保險費,來支撐退休後40年的生活,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泡沫經濟瓦解後,日本進入經濟疲軟的「失落30年」,如今,僅靠年金度過老年生活的計畫幾乎已不再可行,如此令人「難以釋懷的事實」,也終於走到不得不面對並接受的階段。(本文節
預防失智關鍵訓練!最新研究揭示:BrainHQ有效讓大腦減齡十年
不僅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全世界都已捲入這場高齡化風暴,失智症防治也隨之成為全球關鍵課題。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最新研究發現,透過BrainHQ腦力訓練,長者的大腦可「減齡」10年。這項成果,為非藥物預防失智帶來新希望。全球人口正快速老化,失智症的威脅與日俱增。台灣已有37萬失智人口,其中65歲以上占35萬
用科技轉動雲林!張麗善喊話中央杜絕豬瘟「別被8%綁架」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5)日出席「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分享雲林縣這幾年來的蛻變。她指出,雲林由於長期以來被視為傳統農業縣、面臨高齡少子化問題,被大家認為保守無聊不好玩,為了撕掉這個標籤,她將政策結合數位科技,逐漸推動農業大縣蛻變。「過去農民是看天吃飯,希望農民未來靠數位吃飯!」雲林縣長張麗善指
高齡醫師撐起台灣醫療現場!醫界「上老下少」斷層危機,70歲以上人數創新高
台灣醫師的白袍歲月逐漸拉長。近3年來,70歲以上執業醫師人數增加近兩成,持續支撐臨床量能;反觀29歲以下醫師不增反減,3年間下降約2%。醫療人力結構出現「上老下少」的雙向擠壓,高齡醫師延後退休留守前線,年輕世代補充動能卻明顯不足,敲醒醫界青黃不接與世代斷層的警鐘。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
季節交替、氣溫驟降!熟齡、樂齡族當心「冬季10大常見健康問題」
氣溫驟降不只讓人手腳冰冷,更可能掀起心血管、呼吸道與關節等健康問題,尤其是對年長者而言,「冷」不只是天氣變化,更可能是致命警訊。醫師提醒熟齡、樂齡族從保暖到飲食都需留意,提早防範寒冬危機。回顧2024年12月底,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全台急凍,新北石碇氣溫甚至跌破10度。根據消防署統計,短短三天內
數位金融,讓高齡理財更有韌性
高齡化社會除了勞動力減少、照護需求上升,還有一項更深層的挑戰,那就是退休理財的「財務韌性」。在長壽的新常態時代,如何讓退休金既能穩定增值,又能支撐更長的人生週期,成為全球共同的焦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預估,全球退休金缺口到2050年將擴大五倍,超過400兆美元。除了人口老化與低利
台北又老又孤單!高齡家庭增五成、獨居戶暴增七成,孤獨死成城市危機
台北市的孤老現象日益嚴峻,老化與獨居問題正加速交疊。根據北市府7月發布報告,高齡家庭(戶內全為65歲以上)5年成長50.13%,其中單人高齡家庭更暴增74.85%。學者指出,人口外移與社經結構變化共同推升孤老比例,「孤獨死」恐成下波高齡危機,籲政府與民間攜手強化社區支持網絡。根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發布
AI、5G雲端驅動智慧醫材,晉弘科技強化醫療革新
面對高齡化與慢性病挑戰,醫材產業正迎來革新。晉弘以跨域整合為核心,從供應鏈到臨床應用全面布局,不僅打造智慧醫材,也為台灣培育能與世界接軌的科技醫療人才。 位於竹科的晉弘科技選擇走一條獨特的路,以光學醫療器材為根基,將AI技術導入臨床應用。 在晉弘的實驗室裡,工程師將可攜式手持眼底
失智失能風險降3%!披著白袍的人文學家,陳亮恭以「關渡學」翻轉高齡醫學想像
由美國史丹福大學依據Scopus論文數據與影響力統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最新名單於2025年9月公布。台灣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再度入選,不僅已連續六年蟬聯全台臨床醫學科學家第一,更在全球高齡醫學領域,高居全球第三。這樣的紀錄在台灣臨床與學術界極為罕見。這份榮耀的背後,更不只是名次
希望退休後過得幸福:「這3件事」的獨立,是老年生活基礎
本書為1952年的「米蘭阿嬤」張明淑女士與1982年出生的YouTube頻道「米蘭阿嬤」製作人李京信,歷時5年往返交流而成。兩人因工作相識,從影片創作人與主角的關係,進展為忘年之交、如母女般的精神伴侶。從70歲的歲月餘暉到40歲的徬徨迷惘,她們攜手問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思索的問題。(本文節錄自《這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