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與學業無關:不靠補習,送3名女兒進哈佛的媽媽絕不犯的錯

想要孩子「愛讀書」,父母該知道的事。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6-06

瀏覽數 31,250+

《心流讀書學習術》/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心流讀書學習術》/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孩子上小學後,父母深陷「焦慮泥淖」?擔心課業跟不上別人、費心擠入明星學區、學程式語言……然而,小孩的心卻愈來愈遠,找不到人生目標,怎麼辦?老大上哈佛時,我覺得只是運氣好。等到老三也進入哈佛時,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愛與訓育都很重要。就算給予小孩無條件的愛,我們依然要有原則,並且好好堅守它。(本文節錄自《心流讀書學習術》一書,作者:房鐘姙,小宇宙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很好奇,當初您送三個小孩進哈佛時,有什麼感想呢?

身分認同教育:和同學們不一樣並非壞事

老大上哈佛時,我覺得只是運氣好。等到老三也進入哈佛時,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我們家和別人家有什麼不同呢?養育第一個小孩時,我體會到了身分認同教育的重要性。

老大適應美國學校生活時,發生過一件事。她放著韓國名字不用,幫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字。由於班上只有她一個韓國人,所以她想要變得和其他同學一樣。

她之所以不理解「差異」,是因為不清楚自己是誰。因此我想,我應該明確告知小孩所謂的「差異」,進行身分認同教育才對。所以老二、老三出生後,我很早就教育她們:「你是韓國人,和同學們不一樣並不是壞事。」

(延伸閱讀│頭腦好不代表很會念書!哈佛學生都有一項特質:「RQ」高)

聽說您非常重視小孩明辨對錯的能力,可以請教原因和具體的做法嗎?

無條件愛小孩,客觀看待小孩

身為母親,必須做到兩件事。無條件愛小孩,以及客觀看待小孩。

訓育說的是教育和訓練。說得具體一點的話,我在教育小孩時,比起該多做什麼,更重視該少做什麼。比方說,買零食的時候,我會故意買少一點。藉由讓小孩互相爭辯的過程,促進他們的邏輯能力,懂得如何主張自己的想法,學會讓步、妥協。

爸爸是否支持與肯定媽媽的育兒觀念也很重要。有一次,大女兒想要麥當勞套餐送的玩具,騙爸爸自己肚子餓。後來,爸爸果斷地告訴她,因為她說謊,我們全家一年都不准去麥當勞。父母必須同心,才能守住子女教育的原則。

(延伸閱讀│真正的愛,是適度讓孩子品嚐失敗:「這3個字」別對孩子說)

只顧操心,不觀察小孩心情,自顧自安排,不但無法成功通過大考這個難關,反而帶來學習創傷。(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只顧操心,不觀察小孩心情,自顧自安排,不但無法成功通過大考這個難關,反而帶來學習創傷。(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據我所知,您在三名女兒高中畢業前,都沒買智慧型手機給她們。現在很多韓國父母都因為智慧型手機和小孩起衝突,您是如何辦到的呢?

要不要買智慧型手機給小孩,是大人的問題

買智慧型手機給小孩這件事不是小孩的問題,而是大人。父母應該自問小孩是否需要手機,然後做出決定。

小孩不可能敵得過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誘惑。從小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話,很難培養深入思考的習慣,也會影響學習能力,錯過每個時期該學習的事物。

(延伸閱讀│日滑18小時!補教師:學生「手機成癮」致語言退化,背後有原因)

以老三來舉例,她在大考寫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生活小品,獲得了入學審查員的讚賞。沒有智慧型手機並沒有帶給她不便,反而讓她好好感受了自己的生活,對日常心存感激。

(延伸閱讀│父母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專家建議3個該建立的正確理財教育)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教養重點:愛與訓育都很重要。就算給予小孩無條件的愛,我們依然要有原則,並且好好堅守它。

想要孩子「愛讀書」,父母該知道的6件事

➢ 把別人當作標準,孩子難有成就感或想要主動學習,反倒容易受挫。

➢ 當孩子感受到「爸媽只關心成績」時,便會厭惡學習,想要逃避。

➢ 把「不同」當成「不對」,會錯失把孩子的特質轉為「優勢」的機會。

➢ 孩子沉思的過程中,父母在旁催促、質疑,孩子無法養成恆毅力。

➢ 不仔細觀察孩子的天生氣質,就不能訂出最好的學習策略。

➢ 多研究升學的資訊,資訊愈多,選擇權愈多,考試並非唯一路徑。

寫給關心孩子教育的父母

➢父母和小孩是不同個體,若把小孩視為己有,就會認為他是待琢磨的原石,但小孩本身就是寶石。

➢即便改掉缺點,人也不會變得完美。小孩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存在。

➢只顧操心,不觀察小孩心情,自顧自安排,不但無法成功通過大考這個難關,反而帶來學習創傷。

➢父母採取開放式提問和傾聽,子女就會將父母的想法當成自己的想法,變成正向的「激勵溝通法」。

➢不急著指導,讓小孩有選擇權,能使他們感受到被照顧,自尊感自然會提高。

➢心理學家:把小孩從黑暗中拯救出來的,是身邊有一位真心愛著他們的長輩。

➢腦科學家:父母應該把目標放在培養幸福的小孩,而非聰明的小孩。

《心流讀書學習術:爸媽不操心,孩子自主又自律,坐不住、沉迷3C、不愛念書都有解》,作者:房鐘姙(방종임),小宇宙文化出版

《心流讀書學習術:爸媽不操心,孩子自主又自律,坐不住、沉迷3C、不愛念書都有解》,作者:房鐘姙(방종임),小宇宙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