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讀本郝書| 從突圍思考到專準人生 郝旭烈郝哥@基隆塔
相關文章
建立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為何重要?德國教育家:遇失敗他們會「這樣想」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教授發現,當人們遇上挑戰與學習新事物時,會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Growth Mindset)與固定型(Fixed Mindset)。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說「我不擅長這項任務」,通常終其一生堅信著這個想法。相較之下,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說:「我喜歡學習新
你今天FOMO了嗎?看別人生活比我精彩,為什麼會很焦慮?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來自我們對自己有許多的不相信,也沒有學習怎麼好好照顧自己,才會讓我們在這資訊流通快速便捷的網路時代中,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安全感。(本文節錄自《給我一點耍廢的勇氣》一書,作者:王雅涵,以下為摘文。)厭世代裡,同樣有非常多人沉迷在
她看懂流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英國教授的「臥底網紅」實驗
英國倫敦的行銷學教授隱姓埋名,親自下海經營社群媒體,展開一場臥底實驗。她看懂了流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也看懂社群媒體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與自我認同。在現實與人設之間遊走,她試著不違心地參與,不失真地觀察,不忘保持幽默感。這是一段有時優雅,有時狼狽,教授拎著愛馬仕開著保時捷做田野調查的真實故事。(本文
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有錢又快樂的人都「這樣做」
本書作者向那些看起來很幸福的人請教「該怎麼做才會幸福」。與3萬多名成功又幸福的人交流後,作者得出結論:一天只要規畫出2小時「最好的時光」,就能提升生活動力,不再追求「提升生產力」來提高人生幸福度,而是「只專注於那重要的2小時」。(本文節錄自《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一書,作者:今井孝,方智出版,
相處不來的,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臨演:拉開物理距離,就能拉開心理距離
想像一下,當你描繪自己的「理想人生」時,其中包括那些忽視你或說你閒話的人嗎?如果不包括,那個人就是你人生舞台中不請自來的臨時演員。既然如此,在真實世界中就不必強求讓他們登場。不可能做到和大家融洽相處,所以和不喜歡的人盡可能保持距離。而這個距離,不僅是心理上的距離,或許也應該保持物理上的距離。(本文節
她購物前先自問「這件事」:為自己的幸福而消費,不被大腦的β狀態控制
心靈的飢渴,無法藉由購物來填補,就像是在無底洞裡倒水一樣,不管再怎麼倒都填不滿。如果你經常做出超出自身經濟能力的過度消費行為,那現在就應該正視這份危機。誠實面對問題,承認原因並非外在環境而是你內心的匱乏,然後儘快努力戰勝這份匱乏。(本文節錄自《不怕老後沒錢花》一書,作者:阿婆姐姐,幸福文化出版,以下
頂尖人士從成功邁向卓越關鍵:海豹部隊心理師傳授「4444呼吸法」
在海豹部隊時,我採用的練習慣例稱為4444呼吸法(4444 breathing):吸氣4秒、吐氣4到6秒(吐氣時間會稍微長一點),每次4分鐘,每天4次。現在,我會向所有個案推薦這項練習,他們甚至把「4444呼吸法」排進行事曆裡!你呼吸了一輩子,但都不是這樣呼吸,正因如此,你需要練習,直到變成你在面對
永遠別讓人貶低你:重新贏回尊重,5種方法應對「輕視你的人」
有些人會對那些他們認定不如自己的人,採取輕蔑的態度。我也曾經有過「咦?這個人擺明了就是瞧不起我吧?」的感覺,例如,對方爽約、態度很糟、以粗魯的言語攻擊……等。如果蔑視你的是同事,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天天要打照面的人,你一定會覺得痛苦不堪吧!(本文節錄自《女子人際學》一書,作者:有川真由美,時報出版,
你是不是朋友圈裡最窮的人?人生贏家是賺到「這金額」的人?
看看朋友圈,你會不會覺得很多人比你有錢?他們買著你買不起的衣服,在你覺得很貴的餐廳用餐。猜猜看,你所在的城市裡,有多少人比你更有錢?你會不會覺得身邊的很多人都比你有錢?不光你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本文節錄自《你不可不知的關於金錢的那些事》一書,作者:周欣悅,如何出版,以下為摘文。)英國埃塞
「一流人士」都具備1項能力:靠「這招」結束無意義的閒聊
我見過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見證了他們走向成功的歷程。而那些「一流人士」身上,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閒聊力。也就是說,他們都「擅長閒聊」。閒聊就像肌肉一樣,而閒聊力,就是肌力。肌力是可以透過鍛鍊獲得的吧?閒聊也一樣,愈練習就愈擅長,慢慢就會獲得力量。(本文節錄自《社交腹肌》一書,作者:森優子,寶瓶文化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