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大火釀多人死傷。消防署今天提醒,面對高樓火災逃生,民眾應謹記不可躲在浴室等5要訣;台北建管處也說,依法要求施工鷹架及防護網需具完善防護措施。
正在進行大廈維修工程的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昨天發生大火,已造成至少55死,另有200多人失聯;警方拘捕宏福苑維修工程的工程公司董事及顧問等3人。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會長李光昇受訪表示,有理由相信,涉事的竹棚網無阻燃性質,以致火勢迅速蔓延。
關於建築物外牆裝修進而引發火災事故。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透過文字回應,針對建築工程及外牆修繕所使用施工鷹架,是依「台北市建築物施工中妨礙交通及公共安全改善方案」管理,要求鷹架(國內新建工程多採鋼管施工架)及防護網等設施具備完善防護措施,以避免物料飛散或墜落,確保公共安全。
建管處表示,工地外牆鷹架防護網,應使用鍍鋅鐵絲網或尼龍塑膠網,雖未要求防護網使用阻燃材質,但稽查時都會特別查察防護網有無損壞等狀況,以確保公共安全。
針對稽查部分,建管處表示,每半年委請技師公會派員現場勘檢施工鷹架安全情形。今年度下半年共查核28件工地,其中21件合格、7件不合格;經限期改善後,皆已完成補正並複查合格。
面對高樓火災如何逃生,消防署告訴中央社記者,民眾應謹記5項應變逃生要訣。分別為「不可為了收拾財物而延誤逃生避難時間,應以保命求生為首要目標」;以及「不可搭乘電梯逃生」,因火場會發生斷電情形,使用電梯逃生容易受困在電梯內。
還有「不可躲在浴室」,由於火場危害主要為濃煙,浴室門及天花板大多為塑膠材質、不耐高溫,且浴室門下方的通風百葉也無法有效阻絕濃煙危害;「不可浪費時間尋找濕毛巾而延誤逃生避難」,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不可浪費寶貴的逃生避難時間尋找,應爭取避難逃生時間,運用能掩住口鼻之物即可(例如口罩、領帶…等)。
最後,「火場逃生避難流程原則」,應記得向下逃、門要關,火災發生時,原則上往1樓向外逃生,火場逃生避難時,一定要謹記隨手關門。
消防署提醒,若逃生不行、則改避難,往1樓向外逃生時,若主要逃生路徑外已有濃煙無法避難時,請尋找第2逃生路徑往1樓往外逃生;但若第2逃生路徑也受阻礙,則改往未起火相對安全空間關門避難,並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並撥打119求援,記得詳細告知119待救人員所在位置,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另外,火災預防也有6要點注意。消防署表示,首先「電氣使用安全、5不1沒有」,民眾用電應牢記「用電不超過負載、電線不綑綁折損、插頭不潮濕污損、電源插座不長插、電器周圍不放可燃物、沒有商品安全標章的電器不用」,以確保居家安全。
其次「爐火烹調安全、人離火熄」,民眾居家烹煮應隨時注意用火安全,別因小憩片刻、電話聊天或一時外出而離開現場,造成食物煮焦釀災,謹記「人離火熄」,才能煮得開心、吃的安心;「抽菸安全、決不在床上吸菸」,床上吸菸易引燃床單等造成失火,務必養成隨手熄滅菸蒂的習慣。
還有「避免逃生不及、裝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或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或住警器可以24小時全年無休偵測火災生成物,即早發出警報聲響,以利掌握關鍵黃金時間,即早應變避難逃生。
消防署提醒,「避免可燃物延燒、使用耐燃材料及防焰製品」,居家煮飯要用火、開燈要用電,因生活需要隨時會用到火源,只要讓起火處周邊無足夠可燃物,即便火苗起燃也無東西可燒、或不容易燃燒,火勢就無法蔓延擴大。因此裝修應使用耐燃材料,窗簾也要選擇具有防焰功能。
最後,「及時撲滅小火、設置滅火器」,滅火器設計簡單可攜,一般人也能使用來撲滅剛發生的小火,居家也要設置滅火器,使用4字訣為「拉-拉插梢、瞄-瞄準火源底部、壓-壓握把、掃-向火源左右掃射」。
消防署呼籲,火場無情,民眾唯有學習火災預防及應變知識,平時謹記逃生避難原則,才能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文轉載自2025.11.27「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