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今年「農業創新育成中心畢業成果發表暨交流會」以「科研領航、鏈結市場、躍升國際」為主題的精神,農業創新育成中心正邁向更深層的商務化發展階段,持續將科研能量轉化為科技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長期以來,由農業部所屬農、林、水、畜四大試驗所以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共同推動的「農業創新育成中心」定位為科技農企業發展階段的重要陪伴者,提供剛起步的科技農企業或企業內新部門必要的支援及輔導,導入輔導能量及各式資源,加速研發成果商品化、提升企業營運能力,推動更多科技農企業在科技化與產業化的浪潮中穩健升級。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與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單靠技術突破已難以確保企業成長動能。科技農企業不僅要「做出好產品」,更要「讓產品成功進入市場」,這也代表農業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思維,正從過去以技術研發為主,逐步擴展到涵蓋市場與資金銜接的全方位輔導。
接軌市場 農業育成轉型的重要關鍵
面對產業轉型與市場挑戰,科技農企業的輔導需求越來越多面向,包括跨領域的技術創新、新產品進入市場所需的驗證、更開放的來源與投資以銜接資金市場等,這也成為農業創新育成中心的轉型契機—從技術育成延伸至商務輔導,讓科研成果更快速落地,轉化為實際商機。

因此,在整合的新型模式下,農業創新育成中心以「技術育成為起點、商務輔導為推手」,協助育成廠商在研發成果成熟後,順利跨入市場驗證與銷售階段。從品牌塑造、行銷策略到通路媒合,育成中心化身「市場加速器」,讓科研能量真正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技術育成引路 商務輔導助力通路驗證

以翡翠園地瓜葉茶生產合作社為例,經農業試驗所技術育成,完成製茶用之紫色地瓜葉栽培管理提升效能與健康功效驗證後,在推廣初期因市場對「地瓜葉茶」概念陌生,消費者常誤為是食用的綠地瓜葉煮出來的茶湯而產生抗拒,造成推廣受阻。
針對此挑戰,農業科技研究院導入商務輔導,引薦業師協助品牌重新定位、明確目標客群並規劃行銷策略,進一步媒合進駐新東陽西湖服務區設櫃試銷,透過現場奉茶體驗活動,成功打開消費者認知,讓「地瓜葉茶」從陌生概念轉化為具健康價值的新飲品選項。

另一家育成廠商蜂神森林養蜂場,在林業試驗所輔導下,建置144種蜜源植物資料庫,掌握開花物候期,並開發結合土肉桂與檸檬等元素的創新複合森林蜜產品。隨著營收結構變化、B2B客戶比例下降,蜂神森林養蜂場欲布局B2C市場。
另在農業科技研究院商務輔導支持下,重新強化品牌森林意象,凸顯與平地蜂蜜的差異化定位;並針對送禮與日常消費市場,調整產品包裝與規格設計。產品隨後陸續登上中華郵政 i郵購、7-ELEVEN i預購及誠品等通路,廣獲市場好評並成功拓展新客群。截至114年1至8月,蜂神森林養蜂場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展現商務輔導的顯著效益。
資金輔導擴寬管道 注入活水加速發展
除市場導向輔導外,在資金輔導方面,農業創新育成中心建立多元資金導入輔導機制,協助科技農企業取得各項資金與資源,加速產品開發、技術升級及市場拓展。育成中心依公司規模、營運模式及募資準備程度,提供相關前置準備資訊及建議,目前除了常見的政府補助、金融機構融資及登錄創櫃板外,刻正著手擴建更多管道,例如天使投資、策略投資及國發天使創業基金投資等,以期透過該資金挹注,推動科技農企業持續投入創新研發,為產業創造正向循環。
以農業科技研究院輔導的「以力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打造具自主決策能力的AI聊天代理及自有商務平台MantaGO,透過參與農業部「農業數位基盤星盤計畫」,將 AI聊天代理作為農漁民的「數位隊友」,自動化處理訂單接收、客服諮詢與溝通對話,有效優化接單與客戶服務流程,目前已累積逾百位使用者,獲得良好實證成效。
農科院進一步協助以力公司制定募資策略、鏈結資本市場,並推薦加入 StarFab創新加速器,成功爭取飛捷科技投資。短短兩年內,公司資本額由250萬元成長至657萬元,營收更自 1,006 萬元倍增至5,000萬元。114年公司更積極拓展泰國、日本與東南亞市場,成為農業科技輸出新典範,再次印證商務輔導成效。
全育成一條龍輔導,推動產業升級再進化
從地瓜葉茶、森林蜂蜜到AI聊天代理,這些案例展現出育成中心「技術與市場並進」全育成輔導一條龍的核心價值,不僅陪伴育成廠商技術創新,更協助找到適合的市場與資源,讓產品能夠「走出去、賣得好」,在變動市場中持續成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廣告、農業部 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