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免費報名 活動免費報名 12/20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

《大濛》絕對是台灣電影必看神作!史詩級篇章最扣人心弦的5大亮點

每個人都該成為別人心中的美麗風景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25-11-21

瀏覽數 600+

柯煒林與方郁婷在《大濛》中有非常完美的演出。華文創
柯煒林與方郁婷在《大濛》中有非常完美的演出。華文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電影《大濛》由陳玉勳編劇、執導,方郁婷、柯煒林、曾敬驊9m88主演,本片在第62屆金馬獎入圍最多項的11個大獎,同時也獲得金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金馬導演陳玉勳繼2020年《消失的情人節》後,再度編導第6部劇情長片《大濛》,與億萬監製葉如芬、李烈黃金鐵三角第4度強強聯手,打造催淚動人的跨時代史詩巨作。

金馬62 X《遠見》專題報導

《大濛》由方郁婷、柯煒林、曾敬驊、9m88主演,陳以文、蔡昌憲、胡智強、陳俊成、劉冠廷共同演出,故事帶著觀眾重返民國40年代動盪的台灣,感受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下,為生存奮鬥的勇氣與情感。

註:本文無雷,請放心閱讀

9m88與方郁婷在《大濛》中飾演一對姊妹。華文創

9m88與方郁婷在《大濛》中飾演一對姊妹。華文創

《大濛》無疑是陳玉勳導演生涯最嘔心瀝血的作品,從編劇到執導,他以多年累積的創作能量,細膩重現1950年代的台灣風貌,讓觀眾在大銀幕前,看見一個既陌生又親切的古早台北城。

電影的基底來自白色恐怖的真實歷史,但陳玉勳並未帶有任何批判視角,而是將鏡頭交給那些努力求生的小人物——在大時代的壓力下,他們以極其日常、甚至非常認命的方式活著,反而更顯珍貴動人。

《大濛》這部電影,充滿了陳玉勳最擅長的幽默筆觸,笑點滿滿、節奏輕快,卻又能在不經意的時刻刺入心底,在某些深刻瞬間讓人痛哭流涕。

方郁婷與柯煒林兩位主角的演出更是本片的靈魂,他們以自然、透澈的表演形塑出兩個令人深深愛上的角色,使觀眾看見那個時代的小人物,如何在困境中相互依靠、勇敢前行。

而深刻美術設計與時代還原,更是《大濛》的靈魂關鍵,電影不僅打造出現代已無法再現的台北街景,更將每一個屋舍、街道、服裝、事物與氛圍都講究到近乎偏執,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

《大濛》是一部台灣人都必看的電影、一部會讓人深深愛上並永難忘懷的傑作。

究竟,為什麼《大濛》會如此引人入勝?它有什麼絕對必看的亮點?

1、陳玉勳最扣人心弦的神作

《大濛》是陳玉勳嘔心瀝血的電影。華文創

《大濛》是陳玉勳嘔心瀝血的電影。華文創

《大濛》以民國40年代台灣為背景,講述女主角阿月(方郁婷飾)接獲哥哥(曾敬驊飾)被槍斃死訊,毅然決然從嘉義北上,尋覓姊姊阿霞(9m88飾)一起前往認屍,因緣際會結識三輪車伕趙公道(柯煒林飾),發展出一段超越血緣的羈絆。

陳玉勳表示,這些年來,看了不少白色恐怖時期的文章,許多令人動容的真實事件撼動了他,但相關電影屈指可數,他自問,「是大家不熟悉還是不願再提起?」

陳玉勳因此想拍一部關於受難者家屬的故事,「這是我有生之年想拍的電影,一個在黑暗中的溫暖故事。《大濛》關於愛,在殘酷無情的年代,仍然看得到人性的光輝;在苦難的日子裡,只有愛才能讓人走下去,必須勇敢面對痛苦的往事,才能知曉愛的可貴。」

片名《大濛》來自「大霧」的台語發音,雲與霧在片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不管是雲是霧,我們不該忘記那一片風景,如此我們才能成為別人心中美麗的風景。」

2、方郁婷真摯又動人的演出

方郁婷的演出十分深刻且動人。華文創

方郁婷的演出十分深刻且動人。華文創

在《大濛》中,方郁婷的表演足以被視為電影的心臟,不只撐起情感重量,更讓觀眾在她的眼神裡,看見亂世裡小人物的倔強、恐懼與勇敢。身為本屆年紀最小的金馬影后入圍者,卻擁有超越年齡的演技厚度;從《回魂計》令人心碎的表演,到《大濛》中飽滿內斂的情緒線,她一次次證明自己不是天才童星,而是一位真正的演員。

在片中,方郁婷化身1950年代的台灣少女「阿月」,踏上一場尋找哥哥遺體的旅程。這個角色需要吃苦、需要理解時代、需要承擔生命的重量,而她選擇以最真實的方式走入阿月的世界,那份天真和樂觀,彷彿阿月本人的靈魂就在她身上。

股神謝幕,此刻最值得收藏的,是他的智慧。|訂遠見,尊榮享有 《請問巴菲特與蒙格》>>

方郁婷曾說,阿月在她心中是「既固執又勇敢」的存在。寒冬夜戲時,她會想到真正的阿月該有多冷、多孤單,因此努力把每一次的顫抖、每一滴淚都演得更真、更深。也正是這份投入,讓她的表演如此動人。她用一顆赤誠的心,把觀眾牽進那段看似渺小、卻同樣值得被記住的生命旅程。

3、柯煒林充滿生命力的詮釋

柯煒林的趙公道角色活出了鮮活的生命力。華文創

柯煒林的趙公道角色活出了鮮活的生命力。華文創

在《大濛》中,柯煒林飾演的「趙公道」是一股衝破銀幕的生命力。從廣東撤台、流落異鄉,他身上揹著那一代老兵的孤獨與漂泊,但柯煒林卻用極其鮮活的方式賦予他靈魂。

特別是一開口那一句句濃重廣東腔的國罵,笑翻眾人之餘,更替角色定下了鮮明的生命節奏,粗俗卻可愛、狼狽卻倔強,是那年代千千萬萬無處安身的青年縮影。

為了演好趙公道,他做了極深入的功課,大量閱讀外省兵故事、走訪景美人權博物館田調、研究語言細節到自製「趙公道字典」。柯煒林那一身牙齒塗黑、滿身污垢的造型、瀟灑氣魄的樣貌,舉手投足都深植人心。

柯煒林的趙公道,正是一朵被遺忘的雲,漂浮在歷史邊緣,卻仍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在片中用粵語、國語、台語三聲道自由轉換,把大時代的悲喜與掙扎演得既野性又溫柔。

4、超乎想像的美術時代還原

《大濛》彷彿帶著觀眾走進時光機,回到民國40年代的台灣。華文創

《大濛》彷彿帶著觀眾走進時光機,回到民國40年代的台灣。華文創

《大濛》最令人屏息的,不只是故事本身,而是那個歷史畫面奇蹟般在眼前重生。為了重現民國40年代的小人物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劇組以超乎常理的決心與細節,打造出一座讓人穿越時空的古早台北城。

這些場景,從鹽水「岸內影視基地」到嘉義、台南的古蹟與街區,再到市場、金山街、福馬林池、歌舞團舞台,這些今日早已不復存在的場景,都被金馬美術大師王誌成與團隊變魔術般地重建出來。

在電影中,人力三輪車、美軍軍車、牛車穿梭街頭,兩側攤商熙攘而生動,連 9m88在三輪車上看到自己被AI換頭的歌舞女郎海報,更笑說「真的像回到那年代」,充實呈現歌舞團文化。

然而,《大濛》的美術與妝髮並不只是在宏大場景上用力,最動人的往往是那些觀眾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像是趙公道指縫裡洗不掉的污垢、曬成五段色差的皮膚、木夾固定的褲腳;阿月因停學在家務農,頭髮從應有的耳下長到嘴邊,這些不會被鏡頭刻意展示的微小之處,卻成了角色的底氣與靈魂。

正因《大濛》的每一幀都如此用心,觀眾才得以真正踏進那個早已消失的時代,與這些小人物並肩生活。這不只是美術,是一場真正講究的時代復活。

5、極其講究的歷史細節脈絡

《大濛》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講究,特別是當代的服裝與妝髮。華文創

《大濛》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講究,特別是當代的服裝與妝髮。華文創

《大濛》之所以能帶觀眾真正走回70年前的台灣,是因為劇組在歷史脈絡與考據上,展現出近乎偏執的講究。陳玉勳並非只想拍主角的故事,而是希望重現當年一般青年與底層民眾的生活樣貌。然而,要在今日的台北重現戰後初期的街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有場景都不存在,一切只能從零開始。

為此,劇組展開大量田野調查,從老照片、古地圖到文史資料都逐一搜集,場景組甚至走遍全台,找尋仍能被改造成舊台北的角落,再交由美術指導王誌成領軍打造。包含極樂殯儀館、國防醫學院等最大難度的場景,也做到非常相似,再由特效補強完成整體視覺。

這份講究也深刻延伸到語言細節,《大濛》的主要角色皆有真實的地理出身設定:方郁婷與曾敬驊使用接近嘉義一帶的漳州腔,9m88則是台北成長的泉州腔,而柯煒林飾演廣東退伍兵,講的是帶點生疏的福建話。

為求貼近70年前的語言風貌,每位演員接受了兩個多月台語指導,並在後期配音中力求呈現各鄉鎮差異與口音混雜的真實感。

在《大濛》裡,歷史並非背景,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質地。從街道名字、行經路線、地理方位,到語言的多元性,所有細節共同構築出那個混亂卻充滿生命力的時代,這種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態度,正是《大濛》最令人佩服的關鍵。

柯煒林與方郁婷在《大濛》中有非常精彩的對手戲。華文創

柯煒林與方郁婷在《大濛》中有非常精彩的對手戲。華文創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