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怎麼拒絕額外工作還不得罪人?麥肯錫:5個必學策略

學麥肯錫分配時間,你每1分鐘都比別人有效率!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7-12

瀏覽數 4,250+

《麥肯錫時間分配好習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麥肯錫時間分配好習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當我們正在處理重要工作,計畫已排得很緊湊,卻突然被交辦額外工作時,該如何應對?麥肯錫建議:對於不是分內且不合理的額外工作,該拒絕時一定要果斷說「不」。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永遠無法滿足所有要求,因此必須適度抉擇與拒絕。我們可以根據對方的重要程度,或是拒絕這份工作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來決定是否拒絕。(本文節錄自《麥肯錫時間分配好習慣》,作者:李志洪,大樂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時間寶貴,不能任由他人隨意干擾和支配。很多時候,人們面對額外工作時,都能分清是否應該拒絕,卻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對此,麥肯錫提供5個重點,幫助我們適當地拒絕:

1. 是否拒絕:判斷額外工作對自己的影響

同事主管向我們提出額外的工作請求時,可以先問自己:「如果不做會對我有什麼影響?」「我想處理嗎?」「做這件事會花費我多少時間和精力?」「這件事對我現有的工作會產生什麼影響?」回答這4個問題後,我們會知道自己是否該拒絕。

如果我們認為這份額外工作會影響目前工作進度,而且拒絕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就應該果斷拒絕。畢竟,真正有原則的人懂得勇敢說「不」,反而可以獲得人們的尊重,也會令人有安全感。

2. 先過心理關卡:做一個「勇敢」拒絕的人

有時候,我們不敢拒絕是因為擔心對方會不高興。這種來自別人的負面情緒,會讓自己產生極大的壓力。

但我們應該瞭解,無論怎麼選擇或取悅,總會有人對我們的做法感到不高興。時間總是有限,但別人的期望永無止境。因此你身旁每個人都可能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向你求助並希望佔用一些時間。

任何時候,人都會面臨各種選擇。我們必須知道,只要有選擇就意味著要取捨,被捨棄的人肯定不會高興,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舉例來說,當我們選擇承擔公司的臨時任務,而取消陪兒子去夏令營,他一定非常失望;當我們為了提升團隊整體能力,而辭退總是把工作搞得一團糟的員工時,他可能會心存怨恨;當我們處理突發任務而耽擱某位客戶時,他可能會覺得被冷落,從此不再合作。

而且,我們必須積極做出正確選擇,不要被動等待順其自然。所以,不要管別人的情緒,那是他們的事。如果他們夠用心,就能從被拒絕中學會待人處世的道理。

(延伸閱讀│上司交付工作能不能拒絕?論語中孔子早用「8個字」說完正解)

3. 如何拒絕:需要一些必要的「策略」

以下提供7種拒絕額外工作的對策: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 即使已決定要拒絕對方,也應該先專注、耐心地聽完對方的請求。

‧ 如果對方講完後,希望我們當下表態,但我們還無法回答,可以告知對方需要時間考慮,並給予明確的回覆時間。

‧ 如果當場拒絕,也要表現出不是不瞭解事情的重要性,而是慎重思考並權衡後才做出決定。

‧ 表明拒絕時,態度應溫和且堅定,最好能看著對方的眼睛。

‧ 為了不讓對方過分難堪,我們應該說出拒絕的理由,讓對方明白這不是在拒絕他個人,只是就事論事。

‧ 表明拒絕後,可以為對方提供意見和建議供他參考。

‧ 拒絕別人時,最好不要請其他人轉達,而是由自己親自說,才會顯得尊重對方。

麥肯錫建議:對於不是分內且不合理的額外工作,該拒絕時一定要果斷說「不」。(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麥肯錫建議:對於不是分內且不合理的額外工作,該拒絕時一定要果斷說「不」。(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4. 「不許諾」:以免吃力不討好

不要輕易承諾,特別是面對他人的額外請求時。如果我們總是不假思索就一股腦兒答應,會讓自己忙得像顆陀螺,而且成果未必盡如人意,於是對方反而心生不滿。因此,謹慎承諾比較好,即使拒絕對方,也應該相信他可以想到其他辦法,或許會比我們處理得更好。

5. 讓拒絕聽起來更「溫和」

使我們感到壓力的不是說「不」,而是對方被拒絕後的不愉快情緒。因此,如果能找到溫和的拒絕方式,既可以表明態度,又不會讓對方難以接受,於是壓力變小很多,拒絕也變得更容易。

‧ 先做正面回應:比方說,「我認真聽完你的請求,瞭解這件事情對你很重要……」、「我很榮幸,你在需要幫助時想到我……」、「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在需要時尋求他人幫助……」、「我知道你現在陷入困境,也真的很想幫助你……」。

‧ 接下來,不要說「但是」:如果對方夠聰明,或許已經預期我們接著會說「但是」。這個經常表示轉折語氣的詞會讓他感到不舒服,所以我們應該選用其他詞彙和句子,例如:「然而」或「我不得不跟你說實際的情況」等。

(延伸閱讀│「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原生家庭,可能都有一個「這樣」的父母)

有些人認為,既然打算拒絕別人,就不應該繞圈子,而要果斷地跟對方說「沒辦法幫忙」,因為先給予正面回應,再讓對方失望,會被視為虛偽。但坦白講,這些人的情商有待提升。

很多時候,透過語言表達實際內容是基本禮貌,而同時傳遞態度是更高的層次。

運用上述兩步驟是為了將我們的理解、想幫忙的善意、無法給予幫助的歉意,傳遞給對方。這麼做會比簡單的一句拒絕讓對方心情舒服很多。

為了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還可以在最後加上一句:「希望你的事情能儘快得到解決」,但不要說:「你可以過一陣子再來找我」,這很可能給自己和對方留下後患。

以下是麥肯錫顧問史密斯巧妙拒絕對方請求時採用的說法。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這樣的拒絕方式比較容易讓人接受。

《麥肯錫時間分配好習慣:20張圖、8個原則,讓你每一分鐘都比別人有效率! (熱銷再版)》,作者:李志洪,大樂文化出版

《麥肯錫時間分配好習慣:20張圖、8個原則,讓你每一分鐘都比別人有效率! (熱銷再版)》,作者:李志洪,大樂文化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