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不長。認真說起來,就算一輩子活到90多歲,也不過是只有3萬多天。如果把它換算成財富,3萬多塊真的不算多。每多花一塊錢,就少了一塊錢。這麼一算下來,好像最珍貴的財富就是生命當中每一分每一秒。畢竟,金錢可以愈賺愈多,時間只會愈花愈少。(本文節錄自《郝旭烈人生三部曲套書》,作者:郝旭烈,幸福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致富覺察》邀您細品3杯好茶
試著想想,如果時間一如三萬多塊錢,
這本書其實就想請您喝喝三杯茶,一杯「覺察」、一杯「觀察」、一杯「洞察」,一起來淡淡回味那已經買的,和細細品味那將要買的。
第1杯茶:覺察
哲學家庫利曾經說過:「我們不是想像中的自己,我們也不是別人想像中的自己,我們是自己想像中別人想像的自己。」
簡單來說,我們常常是活在別人對我們的認知裡。
要認真覺察活出想要的自己,
要認真覺察想過什麼樣人生?
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不是活在別人的嘴巴裡。
時間最貴,轉眼即逝。
我們常常習慣過著我們習慣的日子,但可能一不小心──
忘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習慣,
忘了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日子。
人生之所以有意義,不是做了多少事情,而是主動做了多少事情。
認真主動覺察自己獨特價值,不隨波逐流,才能活出生命中想要的那股激流。
第2杯茶:觀察
從小聽過兩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一直記得告訴自己,不要忘記去看看世界有多大。畢竟,多看看這個不同的世界,讓自己能有更多的遇見。尤其,沒有觀世界,哪來世界觀。
觀察自己的想要,體驗真實的想要。我們沒有辦法每天看著鏡子中同樣的樣子,卻期待有天能活成不同的樣子。
除了覺察,也要觀察。
世界這麼大,風景這麼多,不多去看看,不多去玩玩,怎麼知道自己可以有怎麼樣的樣子?看看別人樣子,有沒有想要的樣子,才能有更多選擇,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3杯茶:洞察
曾經有人問我,什麼叫做智慧?我說「從觀察到洞察,就是智慧。」
不要只看結果,要看看是什麼樣的原因得到了這個結果,
不要只看現在,要看看是什麼樣的過去走到了這個現在。
想要擁有成功,也要知道是怎麼樣把失敗變成了養分。
想要擁有財富,也要知道是怎麼樣把付出變成了資源。
想要擁有健康,也要知道是怎麼樣把自律變成了生活。
生命最寶貴的不是終點,是每分每秒經歷的過程。
不僅觀察,更要洞察。
不只是看見想要的表面,
更要理解過程中的後面。
誠摯邀請您細細品品這人生的3杯茶,從覺察、觀察,到洞察,在生命每刻一呼一吸之間,體會已經存在的富有,和期待想要的幸福。
(延伸閱讀│好命的人都這樣做:空下掌心,才有空間接住「好東西」)
《人生成為》邀您雕塑人生「三為」
人生,本是各種不同角色的集合。
但是,我們從來無法成為自己不知道的角色,就像無法賺到自己不理解的財富。
財富,不止是金錢,更是分分秒秒裡,每個角色彙整的生命歷程。
小時候常常會聽到父母親長輩,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將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這句話前提假設,就是要把「努力」放在「用功讀書」上面,而用功讀書期待的結果,就是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只是,
努力一定需放在用功讀書,而沒有其他的可能?
努力一定為找到好的工作,而沒有其他的選擇?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就像,
歲月,是把殺豬刀,
運動,是把雕刻刀。
時光的流逝,有人成為歲月摧殘過後三圍走樣的滄桑面容,有人卻因為運動保養成為三圍玲瓏有致的不老神話。
究竟自己手裡拿著的是一把什麼刀?又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本書就是想邀請您,一起來雕塑人生「三為」;一是「認為」、二是「作為」、三是「成為」,一點一滴的透過「三為」和時間淬煉,慢慢看見不一樣自己逐漸的升維。
(延伸閱讀│怕缺錢,卻不怕錯過人生體驗?擁有「這資產」才是真正的富人)
第1「為」:認為──心裡所想
回顧人生各種不同的遇見,感受深刻體會的有兩句話:
沒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
如果我生命中,不是因為結識大學宿舍室友,自己也許不知道,餐廳駐唱會是工作職場上可能的一種選擇。
更重要是當室友邀請我去餐廳試唱的時候,我答應了,我願意試。
因為,至少我「認為」,自己有機會成為一位駐唱歌手。
所有的「願意」和「認為」,是通往不同世界的任意門。
就像,在我32歲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去參加鐵人三項,我拒絕了,因為我認為做不到。
然而,在我46歲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去參加鐵人三項,我接受了,因為我認為做得到。
原來,最大的力量,從來「不是別人怎麼講,而是自己怎麼想。」
第2「為」:作為──身體所做
想是一回事,
做是一回事。
很喜歡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因為「知道」是一回事,但知道只是開始;而當我們真正「做到」的時候,那個才是真知道。
就像我「認為」辭掉工作,當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夫,不是件難事。但是真正裸辭之後,開始在家庭主夫的這個角色上有所「作為」,才真正知道這份「工作」沒有想像當中的這麼簡單。
要承受別人可能以為,我是無業遊民的異樣眼光。
要開始自己安排,完全不熟悉的日常生活計劃。
要心理建設自己從一個很會賺錢的人,變成一個只會花錢的人。
這所有可能,就算事前得以想像,但是再怎麼想像,也無法比擬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時,實際面對以及情緒的反應。
想,都是問題,
做,都是答案。
所有的認為之後,必須要有所作為,才會讓腦袋的想法,變成生命中的活法。
第3「為」:成為──生命所達
沒有一蹴可幾,
只有逐步累積。
很喜歡我健身教練所說:「不要急,慢慢來,只要持續不斷鍛鍊,半年到一年就會有小成,再過幾年就會有所大成。」
這就是所謂的「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記得剛開始騎腳踏車上陽明山,一次只能騎個6、7公里。
後來不到幾個月時間,持續慢慢練,就這麼不斷的作為,終究也完成了80幾公里的登山比賽。而接著鐵人三項,也是從短距離跑步和游泳開始。經過了兩三年之後,竟也完成游泳3.8公里、騎車180公里、加上跑步42公里全馬的長程賽事,「成為」226公里超級鐵人三項的過關者。
每個人都有小時候,
朱元璋也曾癩痢頭。
不要把自己的起點,
比上了別人的終點。
滴水穿石,
聚沙成塔。
認為影響作為,
作為影響成為。
誠摯邀請您一起來雕塑自己的「三為」;只要有心開始「認為」,並跟著想法,逐步行動有所「作為」,一定會讓自己蛻變,到想要的那個「成為」。
(延伸閱讀│運氣好的人都有「這4個」特質:學會讓自己幸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