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COP觀點 【11/26活動報名】 8大重磅講者全面解析COP30
相關文章
你愈快樂,財富就愈多:定義「什麼是錢」反映潛意識的金錢信念
錢是什麼?什麼是錢?我們不要小看這兩個看起來再簡單也不過的問題,因為它們常反映出人們內心深層的潛意識對金錢的信念,也在不經意間暴露人們對金錢的無知和恐慌。如果我們能對金錢的形態及來源擁有更開闊的認知,金錢流向我們的管道和可能性是否會更多呢?若是如此,我們很可能將不再總是感到自己金錢匱乏。(本文節錄自
短期讓步換取長期盈利:亞馬遜與星巴克的商業智慧竟是「這2個字」
古人常常教導我們「吃虧是福」「吃虧就是佔便宜」。成功的企業家和企業往往採取長期的視角,願意在短期內做出犧牲以實現長期目標。透過提供優質服務和產品,企業可以培養客戶忠誠度,這有助於穩定收入並提升市佔率。(本文節錄自《商道》一書,作者:楊志勇,商周出版,以下為摘文。)至少在商業世界中,吃虧常常是一種為了
如何重拾平靜與幸福感?中醫師:注意力放在哪裡,心就看見什麼
大部分的情緒,其實都身不由己,所以許多事情處理得不好,也別太責怪自己。因為長遠以來累積的習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理性的頭腦知道這樣做、這樣想沒必要,但內在的情緒感受卻會湧上心頭。當你有類似的情緒化解不開,請跟著我唸這一句:清淨自性放光明。(本文節錄自《帶來幸福的種子句》一書,作者:高堯楷,方智
新員工都要讀「這本難讀的書」?矽谷最神祕科技公司Palantir帕蘭泰爾
帕蘭泰爾(Palantir)在911事件後創立,被視為矽谷重新轉向國防的代表企業之一。創辦人是本書作者卡普、與知名創業家彼得・提爾,這間公司想解決的,不是消費者的欲望,而是那些主流矽谷公司避之不及的麻煩問題——國防、情報與制度設計。看帕蘭泰爾哲學家執行長卡普如何貫徹信念,將思想轉化為巨大的商業成功!
全球頂尖主持人歐普拉:若要改變生命,「它」是最快產生效果的工具
歐普拉.溫弗蕾(Oprah Winfrey)身為「歐普拉秀」這個屢獲獎項肯定的頂尖節目主持人與監製,25年來,她帶給大眾娛樂,也啓發人心、鼓勵數以百萬的觀衆樂觀向上,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建立起前所未有的連結。她的成就斐然,不僅是全球媒體的翹楚,如今更以慈善家的身分成爲廣受尊崇愛戴的公衆人物。(本文節錄自
成功人士其實並不「異於常人」?維持高效與韌性,靠的是「這心態」
過往人們總認為成功者必定「異於常人」,他們必然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過人毅力,或者某些別人難以仿效的本性。然而事實真相是,最關鍵因素就在於「意圖」,並且能夠透過後天的鍛鍊來養成。意圖是強大且隱形的驅動力,絕對關乎團隊與個人的未來發展。作者藉由大量高效成功者深入研究發現,它能透過刻意鍛鍊來強化,進而形塑
炭治郎、戴資穎、比爾.蓋茲,以及你我
編按:從《鬼滅之刃》炭治郎的奮戰,到戴資穎與比爾.蓋茲的影響力延續,他們共同展現一種信念:即使出身平凡,也能堅持夢想,並在成功之後,扶持更多人向前。而秉持這樣的精神,你我也可以是守護他人的英雄。 敬天畏神的民俗月剛過,「人與鬼、生與死、善與惡」,向來是歷久不衰的街談巷議,今年,更是拜日本暢
就算再窮也要「富養自己」?關鍵不是有沒有錢,而是「這心態」
「有錢人」和「窮人」之間有什麼決定性的差距?關鍵不在於你的先天條件,而是你的「內在信念」,是得過且過,還是把握機會?是自暴自棄,還是堅持到底?成功的自己,不是靠僥倖,而是日積月累「富養」出來的。(本文節錄自《每次呼吸都在變有錢》一書,作者:森瀬繁智,平安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當你被「窮人心態」所束
楊振寧103歲辭世,高希均:中國空前偉大、跨世紀的物理學家
編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耆壽103歲,舉世哀悼。遠見‧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曾在《遠見雜誌》撰文推崇由江才健撰寫的傳記《楊振寧傳》,指出楊振寧對中國科學、教育與民族心理有巨大的影響。高希均認為,楊振寧的貢獻早已超越學術,他的一生是知識分子對民族信念的見證。從清華園
生活條件不差,她為何喜歡「二手物品」?從小到大被教育「這觀念」
隨著歲月漸長,我養成了非生存必要的物品,不會買回家的習慣。適應當地生活後,我也開始注意起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當時義大利比韓國還富裕,但他們並不像韓國一樣一口氣全買新東西,雙方家庭的長輩或親友可能贈與一些自己愛惜的物品,他們也會到二手商店挑自己喜歡的物品回家整理後使用。(本文節錄自《這就是我的人生啊!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