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相關文章
他32歲達成賺到1千萬目標:守住財富3大重點、開拓財富3大策略
金錢是永動機,10年後,這個1,000萬元就能複利成長到2,000萬元。再10年後,則會複利成長到4,000萬元,這就是擁有1,000萬元的威力。有鑑於此,在職業生涯早期,我就立下了要在30多歲時存到1,000萬元的目標。因為我設立的目標很高,有了目標會讓我更有動力完成,不會坐以待斃,等著錢從天上掉
結帳前養成「這習慣」:減少浪費,人生反而活得更富足
你的生活空間,就是你自己。清靜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心裡。我們身處的環境,就像一面明鏡,反映出我們的內心狀態,掃除心靈上與現實中不斷累積的污垢與無用之物,並讓你身邊的磁場變得愈來愈好。只要每天把心掃乾淨,就能消除煩惱、告別晦氣、迎來好運,清清爽爽、簡簡單單,活出自在又快意的人生!(本文節錄自《每天把心
學會當個有錢人:從生活到存錢,都靠「複利」的成功魔法
「複利是超越日常規律的法寶,也是時間帶給我們的成功魔法。」人們會在生活中談論儲蓄,卻未曾明確認識儲蓄是什麼,也沒意識到其重要性。儲蓄就像人、生命、自然、空氣、水一樣珍貴,但我們卻因太常聽到這兩個字,所以不自覺忽略它。(本文節錄自《學會當個有錢人》一書,作者:鄭善容,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在消極
普通人和「億萬富翁」的最大差異是什麼?他們會做的17件日常小事
無論世界情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在事業上遭遇怎樣的失敗與金錢損失,總有一種人永遠能東山再起,並享受人生——他們不僅僅是有錢人而已,他們掌握人力資本、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能和「想一起合作的夥伴」在「想要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人與普通人有何差異呢?(本文節錄自《隔壁的億萬富翁在下午5點以後會做
不是靠運氣,不是靠勞力!累積財富的本質:學會讓錢流向自己
我並不是天生就懂投資、懂「財商」,也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事實上,我和你一樣也曾對財務未來感到迷茫,也曾為了每個月的生活費而焦慮不安。家裡雖談不上富裕,也算是小康,所以金錢對我來說從不是件需要操心的問題,而我的目標也很單純,就是考上好學校,將來進入好公司,做一份穩定又有前景的工作。然而,人生的劇本在2
8個生活習慣培養富人思維:「提升財商」是「累積財富」的第1步
不想被金錢左右、渴望享受人生的你;想遠離金錢焦慮、處之泰然的你;想要經濟獨立及身心獨立的你,應該累積金錢素養以提高自己的財商,進而消除對於金錢與人生變動帶來的不安,追求獨立幸福的生活,單身、婚後、養育子女、老後、保險、買房置產、投資理財都適用,「提升財商」是為你「累積財富」的第一步。(本文節錄自《高
中產階級如何跳脫為金錢工作的命運?她靠「3個關鍵理財觀念」提早退休
很多中產階級最難的,就是去洞察金錢的本質。講白一點就是,中產階級內心嚮往富人的生活,但就是行動太少,這是我在書上學到的。也就是說,大家都想要吃得好、住豪宅、開好車,可是卻沒有實際上從收入結構跟支出結構去調整資產,只是把自己擁有的錢,活得像是一個有錢人的樣子。其實洞察金錢的本質,你才會有勇氣,才會有信
他人生最重要的「3筆投資」:財富不是從收入,而是從「消費」開始
岳父高中肄業,不到20歲就務農到70多歲。他在那個鄉下地區,是罕見擁有幾十億資產的大財主。更重要的是,現在他的資產價值還在逐年上升。其成功祕訣中,沒什麼經濟理論。我不認為岳父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知道什麼投資方法或金錢概念。他的財富不是從收入,而是從消費開始。所以,想成為富翁,先減少開支,並且規畫擴大投
賺多不等於有錢!小資族用比例分配薪資,每月儲蓄不要低於30%
編按:如果你是理財新手,我會建議你優先使用631法則去做分配。簡單來說,631 法則就是:生活開銷60%,這包含所有消費,舉凡是生活中要花到的錢,都包含在這60%裡。(本文摘自《25歲存到100萬》,作者為李勛,以下為摘文。)如果現在你有1元,你會存多少?這句話大概是我從有記憶以來,在理財上最常聽到
決定過「一年都不購物」的生活後,她的人生變得怎麼樣了?
我決定過一年都不購物的生活。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不購物時,我常常覺得世界上突然湧出許多漂亮的新鞋新衣。無意中經過百貨公司或街頭服飾店時,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樣子很寒酸。(本文節錄自《某天我的衣架就垮了》一書,作者:李慧林,以下為摘文。)我喜歡平底鞋和洋裝,也喜歡閃閃發亮的飾品。身為喜歡打扮的人,一年都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