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孫苡心,筆名「 職來直往Miss莫莉 」,台師大人資所畢業。曾任外商公司主管、人力銀行主編、大學及企業講師等工作。著有《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 ,C端專業領域涵蓋中英文履歷撰寫、外商面試技巧、人脈拓展 ,B端專長領域為招募面談技巧 、 Z世代管理 、 客戶服務與溝通技巧、職場專業穿著及形象管理 、 內容行銷等, 累積各大專院校和企業演講超過 200 場,多年來幫助許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
作者關鍵字:
「被動收入神話」是真的嗎?我照做後發現的殘酷現實
幾年前,剛踏入社會的我給自己立下了一個目標——要在40歲前退休。那時聽到許多網紅或理財達人建議,想提早達成財富自由,只要規劃好幾種「被動收入」來源,往後就可以躺著數錢,不需要賣力工作。結果我努力實踐了幾年,認為提早退休有可能,但所謂的「被動收入」根本不是外界說的那樣!就來談談我的經驗,破除迷思。在年
藝人阿雅跟女兒討論買鞋,為何是更好的「窮養」?
藝人阿雅與女兒談買鞋的話題,最近意外成了社群熱門話題,許多爸媽也推崇阿雅教導女兒知道如何省錢,順便提及自己家裡如何要求小孩省錢。窮養與富養哪個好,又成了討論重心。我倒是覺得,「窮養」也有缺點,但阿雅教育的方式卻值得推崇,因為她並沒有靠著打壓女兒的花錢欲望,來限制視野。怎麼說?就來談談我從小家裡的理財
Z世代找對象用交友軟體,有用嗎?從我的Bumble經驗說起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Y、Z世代交友軟體成了許多人尋找愛情的新選擇。從 Tinder、Bumble,到台灣流行的 Paktor、Goodnight,每一款軟體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受眾,但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篩選出真正適合的對象?我近期試用,有一些真實經驗想分享,包括三個確實在上面找到的對象範
致Young Forty世代:你正從從容容,還是連滾帶爬?
剛邁入三十大關的我,愈來愈能體會中年之路挑戰將愈來愈多。最近有人告訴我,韓國最近一個很夯的名詞「Young Forty」引起正反兩方的討論聲浪。原來這個名詞是指40多歲的X世代積極追求年輕人的流行,但不少人帶有貶意。我倒是很鼓勵中年人「裝年輕」,就來談談我在職場觀察到一些對人生做另類選擇,卻活得有趣
30歲又怎樣?當蔡瑞雪談「單身快樂」,我看Z世代的婚姻觀
日前偶然看到一個登上熱搜的話題,是從「北一女校花」竄出名聲現為藝人的蔡瑞雪。她在29歲生日當天發文「單身快樂」,並坦承已放下一段不健康關係,間接證實她已與交往多年的富二代男友分手。其實在30歲,我也曾有交往對象並有婚姻想法,但最終單身,如今看了蔡的發言格外有感觸。許多Z世代年輕女孩,也常在30歲關卡
長期觀察的重要性!從Lulu與陳漢典,學會「慢熟式幸福」
最近聽到藝人 Lulu(黃路梓茵)與陳漢典宣布婚訊,真心替他們高興,也特別期待看Lulu今年金鐘獎頒獎典禮的主持。在這個愛情靠交友軟體一滑、感覺來得快也散得快的時代,他們用時間和陪伴,格外讓人覺得稀有又珍貴。然而,現實中的愛情真的能夠高效完成?或者說,在考慮終身伴侶時,是否應該選擇一個經過長期觀察、
高市早苗的「工作狂」言論,對Z世代女性還管用嗎?
最近看到媒體報導,日本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曾自稱是個「工作狂」,表示為了事業必須放棄「工作與生活平衡」。她甚至因為投入工作太深,一度導致婚姻破裂。對於Z世代年輕女生來說,雖然現在婚姻不像以前受到重視,甚至歐美還出現「棄婚」潮,但這就代表我們應該追求當個工作狂嗎?我曾遇過把事業擺第一的女性主管。我的看法
我如何小錢放大存一桶金?釐清什麼值得省、什麼值得投資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容易被廣告或一時的欲望牽著走,導致花錢花得多,卻不一定花得值得。這道理,我自己也是摸索了一陣才比較掌握得住,在三十歲後順利存出一通金可以投資股票;但是該花還是有花,過日子並不委屈。其實關鍵在於,不要一直看別人怎麼做,先找出正確評估用錢的原則,才會得到最好答案。我有一個「三省五花
Y世代熱愛「頂石婚姻」值得嗎?來談泰勒絲的抉擇
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近期官宣訂婚,未婚夫還是身價驚人的美式足球明星。看到一些社群討論說這就是「頂石婚姻」,也是Y世代最理想結婚範本。沒好的事業與財富,哪能好好結婚呢?另一半也不該太差。真的嗎?身為台灣Y世代、三十出頭的我認真研究了美國年輕人「頂石婚姻」的潮流,來談談我對婚姻的
從「台大五姬」後來怎麼了?我看見30歲的抉擇焦慮
最近,一些網友突然關心起部落格時代最紅的「台大五姬」們,現在如何了?其實,台大五姬也是我青少年時代憧憬的女性典範,那時自認只要像她們才貌兼具,人生路就順了。不過十多年過去,如今這些名字再被提起,網友對於「她們後來怎麼了?」似乎有許多分歧的關注點。關注的背後,不僅是討論八卦,更折射出一個X、Y、Z世代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