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孫苡心,筆名「 職來直往Miss莫莉 」,台師大人資所畢業。曾任外商公司主管、人力銀行主編、大學及企業講師等工作。著有《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 ,C端專業領域涵蓋中英文履歷撰寫、外商面試技巧、人脈拓展 ,B端專長領域為招募面談技巧 、 Z世代管理 、 客戶服務與溝通技巧、職場專業穿著及形象管理 、 內容行銷等, 累積各大專院校和企業演講超過 200 場,多年來幫助許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
作者關鍵字:
從「台大五姬」後來怎麼了?我看見30歲的抉擇焦慮
最近,一些網友突然關心起部落格時代最紅的「台大五姬」們,現在如何了?其實,台大五姬也是我青少年時代憧憬的女性典範,那時自認只要像她們才貌兼具,人生路就順了。不過十多年過去,如今這些名字再被提起,網友對於「她們後來怎麼了?」似乎有許多分歧的關注點。關注的背後,不僅是討論八卦,更折射出一個X、Y、Z世代
I人職場社交,「只會早安」怎麼破冰?來談最高閒聊法
每天上班,如果你懂得善用「Small Talk」和高層主管交流,你的職場能見度會大幅提升。這是大家早就聽過的小技巧,但實際執行時,卻常見落差。我不少屬於MBTI中I人的周遭朋友,和同事聊天時算自在,坐電梯遇到年紀大一輪以上的主管,只會靦腆地喊聲「X 總,早安!」老實說,這樣的寒暄既無害,也無用。真正
生育補助「多10萬」夠誠意?Y世代女性如我微無感的原因
最近政府推出了許多新政策,希望能挽救出生率。從生育補助、家庭照顧假,到「婚育宅」方案。已達適婚可生育年齡的Y世代女性如我,看看週遭朋友個案後,坦白說這些補助好康不能說全無吸引力,但就此交換我下半輩子養小孩的長期承諾,依然有點難。就讓我來說說已婚朋友與我的真實困境。官方數據顯示,台灣的總生育率已連續多
馬斯克向PowerPoint說不!為何台灣企業不懂學?
朋友傳給我一篇短文,分享近期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與員工開會的實際過程。文中提到的細節,對台灣企業頗具啟發性:他不但拒絕無意義的PowerPoint簡報檔,也儘量講重點縮短時間。回頭看我熟悉的國內企業開會常態,多數做不到,即便台灣人一向重視效率也挺努力。為何我們不懂學?這得從一位老闆特助告訴我的開會安排
Z世代25歲月薪5萬是基本?當你抱怨時不妨考慮這些事
最近政府啟動基本工資審議,許多新鮮人期待調漲,尤其通膨高、連買新款iPhone17都要約台幣三萬。但我意外地發現Threads上有網友理直氣壯地說,現在上班族「25歲月薪5萬,不是基本嗎?」,結果引起兩派交火聲浪。這讓我回想起一位Z世代朋友的故事,也是進入社會沒幾年月薪五萬卻不滿意。到底幾歲要有多少
職場最強跳板!AI時代下,Z世代當業務仍是好選擇?
最近看到不少美國 Z 世代年輕人,擔心白領工作會被 ChatGPT 取代,紛紛轉向房仲、保險等需要業務能力的行業。我認為,不一定要當房仲或保險,年輕人嘗試任何行業的業務職,都會是好選擇。哪怕只是剛畢業,先做個幾年也無妨。為什麼呢?業務真的是值得投入的職場經驗嗎?以下是我的觀察。「我真的很怕打電話給陌
江祖平事件省思:當有毒職場的潛規則被揭開
本週,女星江祖平揭發某電視台內部疑似#MeToo事件,在國內引起熱議。目前此案已進入司法調查階段,電視台總經理也發內部信指出絕不護短,仍待關注後續。我雖無意也無能力去評斷事件真相,卻發現周遭不少人當作是八卦新聞旁觀,有點可惜。因為這種濫用權勢侵害勞工的行為,在其他行業也發生過。身為上班族,我們不該隱
家庭排行會影響職場成功,比MBTI準?前人資如我這麼看
這幾年MBTI超級風行,許多朋友見面就愛問「你是I人或E人?」不過我個人認為在職場上用來鑑別人才類型,不完全準確。倒是最近聽到一位朋友抱怨,小時候當老么,長大在職場反而是劣勢。因為曾在外商擔任人資工作,閱讀不少心理學的書籍,我倒是覺得有某些道理,家庭教養真的決定很多事。從小你在家排行第幾,也會影響職
從蔡依林每晚9點半睡覺,我看到自律的底層邏輯
最近,知名藝人蔡依林受訪談日常保養祕訣,在社群引發熱烈討論。原來她今年去美國受到時差影響早點睡,發現自己變漂亮,後來索性每晚9點半就寢,至今仍維持這個習慣。聽到這件事,我必須說,Jolin多年來最讓我敬佩,是她對許多事情的自律能力,早睡不過是一個小例子。其實,我一直認為自律是少數能讓你不靠階級或財富
安靜崩解是什麼?為何我認為想治好,該投資「下班後身分」?
最近,職場出現一個新詞——「安靜崩解(quiet cracking)」。不像公開崩潰那樣戲劇化,沒有人會在茶水間痛哭,或在社群寫長篇抱怨文。這是一種更隱微、更普遍的疲憊感,例如每次聽到主管的無止盡要求時,只會苦笑。我太懂這種狀態,因為剛進職場那幾年,我總是把工作放第一,結果換來透支的身心。但我想說的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