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免費報名 活動免費報名 12/20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

Z世代夯「可負擔奢華」風潮,過聖誕也精省!為何我深有所感?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11-22

瀏覽數 500+

示意圖。資料照
示意圖。資料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最近看到一些外電報導指出,歐美的Z世代正在重新定義「奢華」的概念。他們不再僅僅追求傳統意義上的高價商品,而是更傾向於一種「可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Opulence)。連聖誕節這種對於歐美人來說宛如過年的節日,Z世代花費也比以往精簡。但可負擔的奢華並不是叫你去買快時尚或平替品而已,而是善用品味與頭腦。我就是這樣的消費者,以下分享自己的經驗。

所謂「可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Opulence),意指在感受質感、品味與社交價值的同時,又不致造成財務負擔。這種趨勢不僅體現社會心理學中的「炫耀性消費」,也與現代理財理念密切相關:如何透過明確目標設定,將有限收入花在刀口上,既滿足自我,也提升生活品質。

這個概念與維布倫在1899年提出的「炫耀性消費」有所不同。維布倫描述的是人們為了展示社會地位而購買商品,以「看得見的奢華」彰顯身分。進入21世紀,隨著社群媒體普及與網紅文化興起,這樣的行為被年輕世代轉化得更精緻:他們追求的是看得見、但不昂貴的奢華。

例如年底已到聖誕季節,歐美人的傳統是會花錢做節慶裝飾。但是TikTok上就有不少網紅介紹用平凡預算打造出如Ralph Lauren精品風格的聖誕居家裝潢。只要搜尋點入#Ralph Lauren’s Christmas標籤就能看到滿滿的示範。


@coffeeaddict_hey #ralphlauren #christmas #クリスマス #トレンド #海外トレンド ♬ Lo─fi hip hop ─ NAO─K


這種觀念我相當認同。我一直堅持不購買超過5萬元的包包,因為對我來說,包包不是為了讓別人看,而是只要品質優良、符合自身品味即可。更何況,價值是人賦予的,不是包包本身決定的。我透過選購可負擔的質感單品,例如Tory Burch、Coach等品牌,便能感受到滿足,不追求香奈兒(Chanel)或愛馬仕(Hermès)。這讓我在誘惑重重的社群時代,依然能存下一筆錢,投入股票或其他理財工具,實現資產增值。

那麼,如何靠目標設定將收入花在刀口上呢?我總結出幾個實用方法:

股神謝幕,此刻最值得收藏的,是他的智慧。|訂遠見,尊榮享有 《請問巴菲特與蒙格》>>
  1. 明確短期與長期消費目標  短期目標可以是當月想購入的單品或短程旅行,長期目標則可能是儲蓄或投資計畫。設定目標時,我會先問自己:「這筆支出能否帶來長期滿足或實質價值?」例如,購買一個高品質包包,若能使用五年,同時提升生活質感,就是值得的。 
  2. 制訂預算比例
    我會將每月收入分成幾個部分:第一類是必要支出:生活開銷如餐費、交通等。 第二類是儲蓄與投資:股票、基金或退休金。 第三類是精準消費:如選購高質感單品。 第四類是彈性小消費:如咖啡或小型娛樂,但限制在假日花費即可。 這樣的預算分配方式,能讓我在享受生活與儲蓄投資之間取得平衡,不因追求品味而忽略財務紀律。
  1. 採用「意向性消費」策略
     所謂意向性消費,是指每次購買前都先清楚設定目的與價值:
     -列清單:將想購買的品項記下,附上購買理由與時機。
     -等待法則:對非必要的項目,先等一個月再決定是否購入,以防衝動消費。
     -價值評估:問自己「這筆支出是否真正帶來滿足或社交價值?」

這些做法能讓每筆支出都經過深思熟慮,錢花得更有意義,也更符合自己的生活與財務目標。

聚焦高質感而非高價格

另外,可負擔奢華的精髓,在於高感知價值,低經濟負擔。我會選擇在質感、設計與使用體驗上令人滿意的單品,而不是盲目追求品牌溢價。例如,Coach的托特包雖然價格遠低於香奈兒,但質感並不差,容量更符合我的使用需求。這樣不僅滿足奢華感,也不影響長期財務規劃。

我更推薦花錢要有目標,所謂的目標設定是一種生活態度,每次成功把錢花在刀口上,都能提升自我控制力與財務規律。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不再容易受到社群媒體誘惑,更能累積財富。對我來說,這套方法讓我維持品味的同時,也能持續投資存錢,形成良性循環。

Z世代對奢華的理解,已不再是單純的高價商品,而是一種精緻、可負擔、具有社交與心理價值的消費方式。透過目標設定將收入花在刀口上,不僅滿足自我、提升生活質感,也能養成健全的財務習慣,為未來的財務自由打下基礎。

我的經驗告訴我:可負擔的奢華不是妥協,選對單品,設定明確目標,你不只能享受生活,還能守住錢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