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帝王為了裁定攸關百姓民生的重責大任,運用他們擁有的龐大財富和權力,整理出《易經》這本實用的知識寶庫。根據《易經》的觀點,幸與不幸是天地循環的兩面,如果將不幸分為「天災」和由不當應對引發的「人禍」,那麼雖然難以逃過天災,但卻可以避免人禍,並準備好因應每種情況的最佳決策。(本文節錄自《易經——史上最強職場解答之書》一書,作者:小椋浩一,樂金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水地比
速度也是誠意的表現
在工作上,反應的速度也是誠意的證明。這將有助贏得對方的信任。對於那些在我們發出訊息後,第一時間趕來的人,我們自然會抱有好感。這是因為你能感受到他們的誠意。
另一方面,對於遲遲不給予回應的人,我們又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依這一卦所告訴我們的訊息是:「回應慢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有所盤算且不可信賴,是凶兆。」
如果揣測回應慢的因素,我們可能會認為是因為他們還在觀望。他們在猶豫到底該去,還是不該去,而這就是問題所在。
這樣的態度缺乏主動參與的誠意,也讓人懷疑對方是否真的願意投入或支持。即使最終有參與,這種遲緩與計算,仍可能在團隊中留下負面印象,進而影響合作與信任的基礎。
然而,在工作上,任何人都不會希望讓對方看到半吊子的成果。因為讓對方看到尚未完成的成果有其風險,何況我們不想丟臉。
但即使要冒這個風險,主動向對方說明目前的進度,以體貼對方「還在等回音」的不安狀態,這份誠意其實對方是能感受到的。
(延伸閱讀│上司交付工作能不能拒絕?論語中孔子早用「8個字」說完正解)
領導的工作,從集結人力開始
這一卦,也勸戒我們「應慎選合作夥伴」。正如《孫子兵法》中「勝兵先勝而後戰」一樣,一個組織或團隊是否能夠成功,往往取決於在行動展開之前,領導者經過深思熟慮所選定的核心人選與分工規畫。
此外,這一卦更補充說:「領導者不應該一味追求完美,而應該用寬容的心態對待。」
如同俗話說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召集了認為適合的成員,就要相信並放手委任他們;相對地,如果對一個人有所懷疑,那就乾脆不要一起共事。這才是領導者成功的祕訣。
(延伸閱讀│人的「社會層級」共有7種:你在哪一層?跟擁有多少財富無關)
***
雷山小過
如果得到暴利,則將失去信譽
想問問各位,是否曾經有過「被當冤大頭」而憤怒的經驗?
我曾有過多次經驗。如果只是一次為限還能忍耐,但在商務往來中,「只會見一次面,此後再也不會碰面」的情況並不常見,因此這是不能忍受的。
在談判、交易中,若提出過於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事後還讓人傳出「太過分」「上當了」的傳聞時,就會難以避免對方以牙還牙。因此如果想要在商場上長久往來,絕對不能這樣做。
曾有一段時間非常出名的不動產基金,在業務營運良好的幾年裡,被媒體多次報導是「日本薪資最高的公司」。但是,由於貪圖過多的營利,以致獲得了「過分貪婪」的壞名聲,好的房產不再流入他們手中。
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想要藉著資金繼續謀求更大的利潤,但在雷曼兄弟金融危機爆發後,他們所擁有的房地產價值急劇下降。最後,公司無法維持營運,從當初的大肆獲利到僅僅一、兩年內就宣告破產了。
從這個失敗案例可以看出,為了持續經營業務,「不要貪圖暴利」是很重要的。
在心理學術語中,有一種談判技巧叫做「錨定效應」,即「最初給對方一個不合理的標準,讓對方誤解這是常態,進而更容易以有利於自己的標準達成共識」。
然而,如果提出的條件太過荒謬,就會讓人認為「這個人不可信任,沒有聽信他的必要」。雖然錨定效應在對方可能接受的範圍內是有效的,但如果無法清楚解釋為什麼價格是這個水準,那麼長遠來看,失去的可能會更多。
(延伸閱讀│為什麼巴菲特告訴我們,不要過度關注「利潤」?)
天災和人禍
這一卦名為「小過」,字面意思是「稍微過頭」。追求過於理想化的事情往往會招致災禍。因此,知道分寸、謹言慎行,是極為重要的。
災難可分為天災和人禍。天災難以避免,但人禍則應該可以避免。遭遇天災時,若因恐慌而輕率行動、不聽他人建議而自以為是地衝動前行、無意中陷入他人設下的陷阱或深淵,這些都是人禍。因此,要有意識地保持警惕。
在賺錢方面也是如此,節制很重要。適度地保留、言語謙虛和維持禮儀是重要的,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習慣過分,就可能會受到報應。「了解自己的限度,保持節制」,是《易經》一再強調的道理。
(延伸閱讀│為什麼「現金為王」?巴菲特成為偉大投資人,最重視的3個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