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伴侶不是諮商心理師:一段健康關係,別期待靠對方療癒自己

「我」才是世上最該為自己負責的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8-26

瀏覽數 24,300+

《離家,出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離家,出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伴侶不是聖人,也不是諮商心理師。希望一段關係穩定、健康,就是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有能力拯救他人,也不要覺得他人有能力拯救自己。如果期待透過對方來療癒自己,即使遇到再好的人,都可能會失去。(本文節錄自《離家,出走》一書,作者:Aida,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有些人認為只要找到伴侶,就能解決孤獨、無助和痛苦,希望藉由愛情來療癒自己,迎來完美的幸福結局。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總是因為伴侶沒有滿足我的期待而感到受傷。但我也因此發覺,單身時不好,進入一段關係後,只會更加不好。因為我們的期待不會被滿足,而是不斷地落空。

有時,她耐心理解和安撫我,我就會感到安心。

有時,她感到不耐煩,就會和我大吵一架,無視還在傷心哭泣的我,直接出門。

幸福是雙倍的,痛苦也會是雙倍的。很多人因為雙倍的幸福在一起,更多人因為雙倍的痛苦分開。而最可怕的,是我將自己的鑰匙交到對方手上,有一半的機率會因她而心情好轉,有一半的機率變得更加惡劣。

低潮期間,我們還是有爭吵的時候,且每一次的爭吵,都把我再度往深淵推進。

我一度覺得這段關係可能要走到盡頭了,直到我出發、再回來,才看見她真的辛苦了。陪伴憂鬱或焦慮、恐慌患者真的非常辛苦,一不小心,自己也會被拖下去。

我的伴侶不是聖人,也不是諮商心理師

她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我卻對她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像,總是期待她的承接和理解。

在別人的生命中,「我」並不重要,如果有人珍惜我,那也不是應該的。

心靈雞湯中,常提到的「愛自己」「重視自己」的意思,不是要別人重視你、愛你,把你看得很重要。而是──你要愛自己、要重視自己──不要期待從別人身上獲得

陷入煩躁、脆弱、受傷的時候,另一半能安撫我們,很值得感激。但如果另一半無法承接我們,那也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義務承接自己,而不是將自己丟給對方。(延伸閱讀│「等你喜歡自己時,再來找我吧!」關係好不好,在於你有沒有愛的能力)

要愛自己、要重視自己──不要期待從別人身上獲得。(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要愛自己、要重視自己──不要期待從別人身上獲得。(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經過很多年、很多爭吵,我才知道──對方的條件如何、與伴侶之間的關係如何,都沒有比「我與自己」的關係如何還重要。

希望一段關係穩定、健康,就是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有能力拯救他人,也不要覺得他人有能力拯救自己。

【趁遠見週年慶訂,一年送半年】中階主管必收>>看懂產業趨勢,升遷與轉型的關鍵利器!

有人常說,要1+1大於2,才會幸福。如果沒有,寧可不要這段關係。

可是,大多數人只在意自己和對方在一起,能不能大於2,卻從未誠實、認真地思考過,我們自己是完整的1嗎?還是只是期待另一人來補足,完整我們呢?

如果期待透過對方來療癒自己,即使遇到再好的人,都可能會失去。

有次,綺綺說:「一直承接、安撫對方,就沒有給對方成長的機會。」

我說:「那會不會有一個人可以永遠寵溺、疼愛一個人?讓他不需要成長,也能好好過完這一生?」

她說:「有可能啊!但很難保證。現在或許可以,但未來某一天,一直包容的那一方也可能突然累了,會覺得──你已經是一個五六十歲的人了,為什麼還像小孩一樣?那時才開始畫界線、保持距離,可能更糟。」

或許是吧!

如果一個人總是被承接著、被理解和包容,就沒有機會學習、就會失去這個能力,就像不再需要的器官退化掉一樣,會忘記自己也是有力量的、是可靠的,也有能力可以承接住自己。(延伸閱讀│為了愛,學習吧!每一種情緒背後,一定有被對方忽略的需求)

以前,我常對她說:「在低潮時,只要想到至少還有妳,我就會好一些。」

她說:「不行吧!萬一哪天我不在世上了,妳要怎麼辦?」

是啊,我要怎麼辦?

光用想像都天崩地裂。

整體來說,我的伴侶是一個非常好的陪伴者,陪我度過了很多痛苦難熬的日子。但再怎麼好,也沒有我和自己的關係親密,也不可能永遠陪伴著我。

我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該為自己負責的人,是自己最好的陪伴者,也只有我能陪伴自己從頭走到最後。

(延伸閱讀│結婚不是要他負責你一輩子:用一生去考驗另一半的臂力,是件殘忍的事)

《離家,出走:帶回迷路的自己》,作者:Aida,時報出版

《離家,出走:帶回迷路的自己》,作者:Aida,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