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暖陽的午後,基隆塔遠見人文空間再度座無虛席。知名Podcast《郝聲音》及天下文化《讀本郝書》單元主持人郝旭烈(郝哥),以獨到的幽默與洞察力,帶來一場精彩的【從突圍思考到專準人生】高空閱讀導讀會。這不僅是一場分享,更是一套從「輸入」到「輸出」的知識轉化行動指南。
郝哥直言,在短影音盛行、注意力被無限切割的年代,讀書反而是讓心安靜下來、找回專注的最好方式。他將複雜的學習歷程,凝鍊為簡單的循環:「輸入 → 消化 → 輸出」。要讓知識「帶得走」,關鍵就在於「說得出」;而最好的學習,就是「教學相長」。
郝哥獨家「四一讀書法」:讓知識變成行動
如何把書真正「讀進去」?郝哥以多年經驗歸納出人人可上手的「四一讀書法」,將閱讀從理解推進到應用:
看四樣:找尋故事與重點
1. 封面/封底(快速建立印象)
2. 作者序與推薦序(掌握切入點)
3. 目錄(帶著你的問題挑重點)
4. 章內(找一個故事)
記四個一:將知識變成你的話
1. 一則書故事 (從故事記住道理)
2. 一句書中話 (濃縮成金句)
3. 一則我故事 (對應到自身經驗)
4. 一句我的話 (轉化成行動體會)
他提醒「道理難記,故事好記。」像是你能記得小紅帽遇見大野狼的故事,抽象的道理也能具體化,「記得住才帶得走,帶得走才用得上。」
《突圍思考》談心態突圍:從句點變問號
郝哥以韓國棋聖曹薰鉉的圍棋人生為例,教導我們如何擺脫困局:
1.找一下:找到自己的風格與節奏,別活成別人的複製品。
2.做一下:日復一日復盤,從行動中學習。
3.換一下:當被困住或被頭銜綁架時,就換打法、換視角。
他強調:「把『我只能這樣』改成『我還能怎樣?』,就是突圍的開始。」這句話也成為現場觀眾筆記最多的金句之一。
《少,但是更好》談行動極簡:少一點、爽一點、久一點
談到如何把學習落地為行動,郝哥提出「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三原則,讓「極簡執行」成為舒服又可持續的生活習慣:
1.少一點:精挑重點,勇敢斷捨離。
2.爽一點:把門檻降到一伸手就能做(人類進步的驅動力,就是成就感)。
3.久一點:舒服才做得久,久了自然做得好。
他鼓勵從「微習慣」開始—先「達標」再「超標」,因為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讓閱讀與城市風景交會的新地標
在這場郝哥金句連連高空導讀會中,聽眾不僅重新思考「學習」與「專注」的方法,也讓人再次看見基隆這座城市的溫度與能量。
而基隆塔的所在地,舊稱「義重町」,曾是昔日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被譽為「基隆銀座」。經由都市再生與文化再造,基隆塔不僅重現城市光榮年代,也成為市民與旅人眺望山海、感受文化的新地標。透過一場場知識交流,讓閱讀、藝術與城市風景在此交會,持續展開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