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於基隆港畔的基隆塔,以「橋式起重機」為設計概念,高聳入雲,天空步道宛如一雙伸向大海的臂膀,將城市與港灣緊緊相連。自2023年底啟用以來,塔下的「遠見人文空間」持續舉辦演講與簽書會,為港灣注入源源不絕的文化能量。 8月17日午後,在晴空萬里的美景中,知名作家賴佩霞帶著新書《靜心的力量》來到基隆塔,與現場百位讀者分享心靈的安定之道。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副局長鄭鼎青也親臨現場,共同參與這場充滿智慧與共鳴的午後時光。
焦慮的時代,更需要韌性
「不管是AI帶來的焦慮,還是職場的高壓,都讓我們更需要靜心的力量。」賴佩霞一開場便提醒,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知識已不再稀缺,真正珍貴的是心靈的穩定與韌性。 她分享自己在陽明交大授課的觀察:年輕世代聰明、有才華,展現高度潛能,卻也容易在不確定中感到焦慮。然而面對快速變化,他們更需要培養一份「心理肌耐力」,讓自己能夠承受壓力、調整步伐,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
「轉念」不是放過他人,而是放過自己
談到《轉念的力量》一書,她舉例:有人借錢不還、有人遭遇詐騙,往往令人痛苦不堪。「很多人以為轉念是把壞的想法變成好的,其實不是。轉念的本質,是看清事實的真相。」 她提醒,當我們執著於「不應該」的念頭時,往往讓自己深陷痛苦;而當能夠放下「一定要還錢」、「一定不要被騙」的執念,反而會釋放內在的壓力。她直言:「轉念不是放過他人,而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讓現場聽眾頻頻點頭。
與「內在的黑猩猩」對話
在演講中,最引人注目的比喻,是那隻潛藏心中的「黑猩猩」。 「每個人在壓力下都會有一隻黑猩猩,牠代表我們情緒化的本能反應——憤怒、恐懼、討好或僵住。牠衝出來,是為了保護我們。」 賴佩霞分享她三十多年的靜心經驗,指出靜心不是壓抑,而是學會與黑猩猩對話,溫柔卻堅定地告訴牠:「我有能力處理。」當黑猩猩安靜下來,創意、愛與好奇心便會再次湧現,人生也才有餘裕擁抱變化。
你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你才是我。
許多時候,別人對我們的評論與標籤,其實只是他們腦中的投射,並非真實的「我」。「對方怎麼看待我,那是他的人生故事;而我如何看待他人,才真正形塑了我的人生。」她提醒,面對誤解或批評,不必急著糾纏或辯駁,因為真正需要修煉的,是我如何選擇回應、如何看待世界。 這份洞見讓現場聽眾深有感觸——當我們不再困於他人的眼光,就能更自在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聽眾共鳴:先安頓自己,才能理解他人
在Q&A互動中,一名台大醫院護理師感性分享,自己常因伴侶情緒爆發而想「教育對方」,卻忽略了先安撫自己的情緒。「今天才意識到,要先理解自己的黑猩猩,才能真正同理另一半。」 對此,賴佩霞鼓勵:「把你對病人的耐心,也留一份給自己。」她建議在日常中安排簡單的「緩衝儀式」——下班後聽一首喜歡的歌、或靜坐片刻,讓情緒換檔,再走進家門。 關係中最珍貴的,是當你看見對方時,眼神能亮起來,讓對方知道:因為你回來,我很快樂。
城市,因對話而更美
在海天一線的視野中,基隆塔像一座連結城市與心靈的橋。「AI提供知識,而我們每一個人內在都有強大的力量,足以讓我們帶著智慧存活下來。」這份智慧,來自靜心、來自轉念,更來自願意好好說話的每個日常選擇。 正如基隆塔串聯了城市與港灣,對話也串聯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