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傳統銀行又貴又慢 數位金融時代免費為王

Finanser負責人史金納來台演講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5-07-21

瀏覽數 21,600+

傳統銀行又貴又慢 數位金融時代免費為王
 

想像一下,一個在非洲大草原上養牛、養羊的牧農,拿著手機,就可以把產品賣給肯亞全國、非洲大陸,甚至是整個世界的任何人。

這不是天方夜譚。在肯亞4100 萬人口中,去年已有逾2650 萬人擁有行動支付帳號。在當地,行動支付正在快速取代現金,成為主流交易模式。

數位浪潮的驅動,讓銀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各家金融業者也感受到這股浪潮襲來,過去一年爭相成立數位金融處,搶著接上國際軌道。

而著名金融網站Finanser負責人、《數位銀行:銀行數位轉型策略指南》(Digital Bank)作者史金納(Chris Skinner)16日受邀來台,出席經濟日報《數位金融3.0論壇》,發表專題演講,暢談數位金融3.0的國際大趨勢。

史金納的數位銀行一書中文版問世後,已成為台灣金融業做數位轉型非讀不可的參考書。他指出,網際網路只有30年的歷史,已經歷經兩次改變,現在則迎來第三度的變革。

在網際網路1.0時代,還是一對多的狀態,由企業機構扮演主導角色。但是到了網路2.0,就有了很大改變。

史金納以自身經驗為例,他過去10年經營Finanser網站(www.thefinanser.com),靠著每天在網路上分享獨到金融觀點,也成為全球數位金融界都關注的平台,並獲得Financial Brand「編輯票選最佳銀行業部落格獎」。

史金納指出,部落格、youtube頻道等個人自媒體,就是網路2.0時代的產物。這時候是人與人、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不再是企業、而是消費者可以控制的時代。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而隨著我們進入網路3.0時代,更已不只是人際的相互溝通,而是進一步把事物(things)連結在一起,包括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連結。

網路3.0吹向金融業,就造就銀行3.0浪潮。未來顧客不再需要走進銀行,透過行動裝置,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取得所需的金融服務。

「及時,而且幾乎免費,是網路時代的最大關鍵點,」史金納在演說中再三強調,要發展數位金融服務,必須做到服務費用便宜到幾乎免費,才能有效吸引使用者。

史金納說,過去太多傳統金融機構是靠著收取利差、手續費來賺取利潤,不僅做事很慢,而且很貴。所以現在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金融科技(fintech)初創企業出現,想要用更便宜、幾乎免費的方式來提供金融服務。

「矽谷就要來吃華爾街的午餐了!」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今年4月也以這一句話,讓全球傳統金融業者一下驚覺到科技業的來勢洶洶。

不過史金納認為,金融科技初創業與傳統金融機構,未必是完全相互取代的關係。因為初創企業個別只是做整個金融服務的其中一小塊,所以傳統銀行可以扮演一個協調、整合的角色。

不僅如此,史金納更說,科技趨勢每10年就會有一波重大變革,所以人們很快也將迎來網路4.0的時代。

他預言,網路4.0將是一個「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的時代,屆時技術可能允許直接把電腦晶片植入人體,所以未來甚至不用Google,只要動心轉念,就可以連上網路,搜尋到所需要的答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