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供電一秒瞬閃,整批料竟報廢!朋程與盛達攜手打造「這道最終防線」,守住製造命脈

郭逸
user

郭逸

2025-10-30

瀏覽數 350+

朋程與同屬中美晶體系的盛達、盛齊綠能聯手打造儲能案場。蘇義傑攝
朋程與同屬中美晶體系的盛達、盛齊綠能聯手打造儲能案場。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車用半導體大廠朋程科技選擇用「表後儲能」強化用電韌性,守住24小時不停的生產線。面對電網吃緊、電價調漲與碳管理壓力,朋程與同屬中美晶體系的盛達、盛齊綠能聯手打造儲能案場,實現穩電與降本雙贏。這不只是一次節能投資,更是台灣製造業邁向能源治理新時代的關鍵。

夜幕低垂,車用半導體廠朋程科技位在桃園南崁的總部,依然燈火通明,產線沒有停歇,機台持續運轉、檢測儀表閃爍著微光。對朋程來說,「穩定供電」不只是成本,更是產品良率與生產命脈的保障。

然而,在用電高峰、電網吃緊的時代,即便一秒鐘的電壓閃爍,都可能帶來幾百萬元的損失。為了分散電網風險、降低電費成本,朋程決定走進「表後儲能」的世界,並由同屬中美晶體系的盛達集團與旗下盛齊綠能協助建構。

能源轉型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當再生能源滲透率提高、核電退場後,電網的穩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盛達董事長陳振乾形容,這正是企業必須思考「風險管理」的關鍵時刻,「以往核電是很大的發電來源,如今完全依賴中央電網,風險就會放大。企業不能完全仰賴台電,必須把能源風險管理納入營運策略。」

陳振乾指出,台灣現在的用電負載結構,任何突發狀況都可能造成供電不穩,而表後儲能的反應速度快,是強化電網韌性、降低營運風險的關鍵。

左起:盛齊綠能技術副總李振誠、盛達總經理張淑梅、盛達董事長陳振乾、朋程科技車用功率電子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張惠中、盛齊綠能總經理陳均宜。蘇義傑攝

左起:盛齊綠能技術副總李振誠、盛達總經理張淑梅、盛達董事長陳振乾、朋程科技車用功率電子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張惠中、盛齊綠能總經理陳均宜。蘇義傑攝

一秒瞬閃、百萬報廢,朋程導入儲能救良率

朋程科技車用功率電子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張惠中坦言,導入表後儲能的動機,來自對生產穩定度的焦慮。「我們是半導體製造業,用電量雖然不到超大戶,但也不小,去年到今年用電量增加了2%,產線24小時開著,用電就是成本,也關乎排碳,能不能減少排碳量,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目標。」

過去,朋程因變電所瞬閃斷電,導致加熱設備停止運作、材料報廢,「一秒就很慘!」張惠中說。兩三年間就發生過兩次,每次損失百萬元,「生產的加熱曲線只要一變,整批料就不能用了。」

因此,朋程評估後,決定導入表後儲能系統,並採「出地、合作投資、分潤」三管齊下的模式,與盛達合作,由盛達建置與運維,朋程提供廠區場地與用電需求,「希望透過這個案場,能實際幫助用電管理,也能參加台電即時備轉市場,創造一些額外收益。」張惠中說。

不只賣設備!盛達、盛齊提供「能源穩定性」整體方案

盛達總經理張淑梅回憶,朋程是盛達主動接觸的合作案例,「我們了解朋程的產能利用率與用電狀況,他們是車用半導體產業,對匯率、電價變動都非常敏感,」她也提到,企業在意的不是買設備,而是能否持續營運、創造收益。」

訂雜誌送好箱|遠見xArowana 1:9前開式輕掀箱!$2,680帶走時髦登機箱>>

張淑梅強調,盛達與盛齊不僅是設備供應商,更是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我們有實際營運案場的經驗,懂得怎麼在企業端做到雙贏。」

盛齊綠能總經理陳均宜指出,朋程廠區契約容量為3.06MW,系統每小時可放電500kW,「負載曲線非常平滑,不超過契約容量,也要讓整體電力品質提升。」

「因為要在離峰充電,在下午四點到晚上十點尖峰時間放電,讓廠務使用,所以施作前要先去台電調閱廠房每15分鐘的電力負載資訊,再搭配EMS(能源管理系統)遠端排程控制,確保節電效益最佳化,」陳均宜說,在朋程的表後儲能案場,系統運轉結合工業24小時經常性負載用電特性,採取「電價轉移」策略,避開尖峰較貴用電時段,並參與即時備轉及電力交易平台,預估每年創造約百萬元以上節費與額外收益。

除了朋程案場,盛齊也觀察到更多潛力市場,「紡織廠、醫院、學校、百貨公司都在導入,尤其百貨晚上人潮多、用電高,儲能系統可以幫忙平衡用電尖離峰。」陳均宜說。

隨著儲能技術成熟、鋰電池成本下降,表後儲能正從大型製造業走向更多中型企業。陳振乾認為,像朋程這樣的中型製造業,就是很好的範例,過去大家覺得要五千度以上才能做儲能,但事實上,一千度的負載就有空間。

張淑梅也說,朋程案場設計容量3MW,但初期僅裝設1MW,可以先觀察效益,再決定是否擴充系統、拼裝設備,當客戶看到穩定電力、節省用電還有收益,自然會繼續投資。

朋程導入表後儲能系統,並採「出地、合作投資、分潤」三管齊下的模式,與盛達合作。蘇義傑攝

朋程導入表後儲能系統,並採「出地、合作投資、分潤」三管齊下的模式,與盛達合作。蘇義傑攝

法規催生新秩序,表後儲能成韌性基礎建設

不過,表後儲能雖具市場潛力,法規必須儘速跟上。陳均宜說,目前能源署針對表後儲能的設置規範仍在草擬階段,還有空間限制問題,都有待解決。

「社會接受度同樣是挑戰。」張淑梅認為,應以「國家基礎建設」的角度看待儲能,政府帶頭推動,也要教育民眾,安全規範可以嚴格,但要確保合法業者得以執行。陳均宜補充,儲能設施都有第三方防火、防噪、電磁波檢測,「甚至比吹風機的電磁波還低。」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對此說明,內政部消防署已針對表後儲能研擬出「表後儲能消防安全規定」草案,預計今年送交立法院審理。

隨著電價逐步調整、尖離峰價差擴大,表後儲能的誘因正快速增強。從一個案場出發,企業強強聯手,這不只是商機,更是永續經營的一環。誠如陳振乾所說:「表後儲能是強化電網韌性的關鍵,也是一種新的能源治理方式。」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