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數位金融,讓高齡理財更有韌性

王儷玲
user

王儷玲

2025-10-31

瀏覽數 50+

數位金融,讓高齡理財更有韌性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5 / 11月號雜誌 解密 全球AI首都2.0

高齡化社會除了勞動力減少、照護需求上升,還有一項更深層的挑戰,那就是退休理財的「財務韌性」。在長壽的新常態時代,如何讓退休金既能穩定增值,又能支撐更長的人生週期,成為全球共同的焦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預估,全球退休金缺口到2050年將擴大五倍,超過400兆美元。除了人口老化與低利率環境外,更大的隱憂其實來自人性的錯誤投資決策。行為財務學早已指出,投資人在退休理財上往往會「太晚開始、太少投入、買錯標的」,這些決策錯誤的影響甚至高過市場波動與制度缺陷。換言之,退休金的危機,不只是經濟局勢、投資市場問題,更需要克服人類行為盲點。 

因此,科技的介入不只是輔助,而是必要趨勢。數位金融與人工智慧(AI)能幫助投資人克服天性中的投資盲點。以美國401(k)退休金計畫、澳洲超級年金、香港強積金為例,均已逐漸導入自動化機制,包括自動參加、定期扣款、AI資產配置與低點加碼等策略。當投資行為被自動化管理,投資人不再被情緒與短期波動左右,反而更能在長期投資中獲得穩健的報酬。這種「懶人理財」背後的設計,其實是「最理性的退休投資行為自動化」的實踐。 

科技的力量正在擴大,也更貼近高齡者各項生活需求。高齡金融不只是金錢,更關乎健康與長照。透過整合財富、科技和健康,未來將走向跨業生態系,將保險產品與投資服務自動化、遊戲化,同時整合健康追蹤機制,導入健康促進誘因。以國泰人壽推出的「FitBack健康吧」App為例,便是結合健康促進與數位金融的創新案例。保戶投保指定外溢保單,只要完成各類健康任務——像是記錄心率、睡眠與運動紀錄,就能獲得小樹點、優惠券或保費抵減等獎勵。這套「行為回饋機制」透過數據追蹤與誘因設計,讓保戶在累積健康習慣的同時,也能得到實質的財務回饋。金融業者藉由這樣的健康生態系,不僅促進保戶參與,更將「活得久」與「活得好」連結為一體。 

AI時代高齡理財核心是「科技強化人」

然而,數位化並不意味著人將被取代。未來的理財顧問將更重視「人機協作」,AI可以即時分析風險、預測報酬、提供客觀建議;人則專注負責於理解客戶情感需求,給予關懷與陪伴。這樣的分工不僅提升服務效率,也提升信任關係。 

AI時代的高齡理財核心不是「科技取代人」,而是「科技強化人」。在AI協助下,顧問才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客戶,思考更完善長遠的生活安排。數位金融讓理財更精準,而陪伴讓理財更有溫度,真正的韌性不只是資產報酬率的穩定,而是讓每一位長者在被理解、被照顧的過程中,活得安心而有尊嚴。 

(前金管會主委、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口述。廖君雅採訪整理)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