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高雄亞資中心正式揭牌,標誌台灣跨境金融的新里程碑,金管會核准23家金融業啟用營運,目標是希望在2026年金融資產規模要達到34兆元。亞資中心真正的價值在於讓金融監理與商品創新同步並行,但其創新成果必須要惠及整個金融市場,才能讓台灣財富管理市場真正脫胎換骨。
首先,應盡快擴大適用範圍。一旦在專區試辦成熟,應盡快推廣至全國市場,讓台灣的投資人、高資產客戶、家族辦公室都能參與,非只限於境外客戶。尤其針對台幣計價創新商品,應盡速開放到全台,讓市場更活絡。
例如,在美國熱銷的指數型年金保單(FIA)是退休投資的好商品,日本及香港也已引入,其報酬率貼近債券,且有避險機制可以保本。過去,FIA在台灣因法規限制無法發行,現在專區開放,若試驗可行,應盡快開放給壽險公司,對國內客戶銷售。
此外,為推動財富管理3.0國際競爭力,亞資中心也鼓勵發展私募及高資產市場,讓另類資產從配角成為投資組合核心。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將開放401(k)退休金計畫納入私募股權、房地產、加密貨幣及另類資產等標的,此舉將使另類資產在全球退休金市場有重大突破。麥格理資產管理預估,未來另類資產規模八年內可望翻三倍。台灣若能以專區為核心,試辦跨境金融服務、融資新商品及創新保單,可強化我國私募基金的國際競爭力,更應盡快將商品擴大到國內保險業與退休金市場,定能對台灣財富管理市場注入新活水。
因應國際趨勢,數位資產應加速落地
最近,美國通過《GENIUS》法案,香港《穩定幣條例》也在8月生效,美元穩定幣需求暴增,利率甚至可高達11%。穩定幣取得合法性,造成華爾街與零售市場趨之若鶩,預期將對銀行及傳統支付系統產生重大衝擊,更可能改寫全球金融秩序。台灣若無法及時因應,結算業務可能會流向外商銀行,國內銀行的資產與金流也將迅速被轉移,因此台灣應盡快開放銀行發行台幣與美元穩定幣、實體資產代幣化(RWA)等項目,才能有效提升跨境交易效率與資產流動性,鏈結國際市場新動能。
台灣想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亞資中心特區只是起點,關鍵在於提供具吸引力的商品,形成財富管理生態圈,讓資金願意留下。因此,高雄亞資中心必須成為帶動整個台灣財富管理市場質變的新引擎,促成法規與技術加速創新與開放。全球科技與數位金融的創新速度已加速,台灣必須縮短創新落地的時間,才會有機會成為亞太財富管理服務的核心樞紐,否則我國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將迅速被削弱。
(前金管會主委、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口述。廖君雅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