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COP觀點 【11/26活動報名】 8大重磅講者全面解析COP30
相關文章
父母外遇對孩子的深層心理影響:如何避免情感創傷與信任危機?
范姜彥豐、粿粿、與王子邱勝翊的三角關係從家務事成為焦點新聞,但是當一段婚姻出現「外遇」,受傷的不只是伴侶,往往還有那個被捲入風暴的孩子。許多父母以為「外遇是大人的事,與孩子無關」,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心理諮商中常見的案例顯示,孩子不僅最早察覺異樣,甚至常在目睹父母行為後,獨自承受焦慮、羞愧與恐懼的重量
森林療癒正夯!台灣掀起綠色健身房風潮,走進自然也能修復身心
在高壓與焦慮的日常裡,愈來愈多人選擇走進森林,讓呼吸重新變得輕盈。森林療癒以自然為師、以科學為證,教人放慢步調、覺察當下,讓身心在綠意間重獲平衡與安寧。 長時間的城市生活與高壓節奏,讓呼吸變得沉重。當人們開始走進森林,學會「森」呼吸,調整身心節奏時,才發現空氣中蘊藏久違的寧靜。
數位金融,讓高齡理財更有韌性
高齡化社會除了勞動力減少、照護需求上升,還有一項更深層的挑戰,那就是退休理財的「財務韌性」。在長壽的新常態時代,如何讓退休金既能穩定增值,又能支撐更長的人生週期,成為全球共同的焦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預估,全球退休金缺口到2050年將擴大五倍,超過400兆美元。除了人口老化與低利
AI來了,不必期待他像「別人家的孩子」
大多數父母都曾為孩子的學業焦慮。有人問我:「妳的孩子讀書應該不用擔心吧?」我只能苦笑。我欲言又止,朋友會用帶責備的眼神說:「不要用妳的標準要求他。」 「你誤會了,我從沒想過要求他考幾分,只是沒想到,他真的沒有考幾分……。」我確實從小讀書就是不需要人擔心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大陸流行用語,
擁抱「被討厭的勇氣」後!日本暢銷書作家岸見一郎:請開始練習自在感
以《被討厭的勇氣》引發阿德勒心理學熱潮的岸見一郎,新作《自在感的練習》探討幸福本質。他指出,追求「特別」的焦慮,源自比較與自卑。接受平凡,才能自在與幸福。 曾以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在亞洲狂銷超過400萬冊的岸見一郎,多年來持續著述,為追求幸福的方向提供解答。他的新著《自在感的練習:你可以不
從阿雅與女兒聊買鞋看理財素養:別再說「這是摳摳」!用語精確,讓孩子對金錢運用更有感
編按:藝人阿雅與女兒聊買鞋的對談,讓許多爸媽讚賞阿雅的教育方式,不只是使小孩懂得「如何省錢」,而是能思考分辨「需要」與「想要」,最終做出好決定。理財是日常功課,靠父母分齡陪伴與實作,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好的金錢觀?《未來Family》指出:從幼兒玩銅板、練習延遲滿足;到小學用零用錢分辨「想
30歲又怎樣?當蔡瑞雪談「單身快樂」,我看Z世代的婚姻觀
日前偶然看到一個登上熱搜的話題,是從「北一女校花」竄出名聲現為藝人的蔡瑞雪。她在29歲生日當天發文「單身快樂」,並坦承已放下一段不健康關係,間接證實她已與交往多年的富二代男友分手。其實在30歲,我也曾有交往對象並有婚姻想法,但最終單身,如今看了蔡的發言格外有感觸。許多Z世代年輕女孩,也常在30歲關卡
養大本金的終身理財提案:「這種基金」最適合投資新手和小資族
「我不是天生會理財,只是再也不想害怕月底。」讓對帳單成為安全感的來源,找到理財過程中無效又無感的誤區,快快養大本金的終身理財提案。為什麼科技基金最適合小資和新手?會賺錢的基金怎麼挑?怎樣配合個人理財規畫調整?定期定額怎麼分配最好?逢低加碼如何才能本金放大有感?以上投資無感的痛點,全都有解!(本文節錄
孩子離不開「短影音」背後的3個真相:網路原生代如何面對學習壓力?
有一次放學時,我站在一間中學門口,看到一幕幾乎像被複製貼上的場景:孩子們離開校園後,動作一致,拿出手機,打開社群軟體,滑入短影音世界。就像一個不約而同的放鬆儀式,他們幾乎不需思考,手指就自動滑開一個屬於他們的虛擬宇宙。對孩子來說,滑短影音不再只是選擇題,而是一種預設的文化框架。(本文節錄自《焦慮的是
「433理財原則」為何不適合你?必要支出過多時,「這筆錢」是關鍵
我們都知道存錢很重要,但卻被迫面臨「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的窘境,尤其是租屋的小資族與跟肩負家庭責任的三明治族群,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必需同時照顧父母與子女,財務壓力更是不容忽視。房租、生活費、家庭開銷等種種支出,讓許多人覺得存錢遙不可及。(本文節錄自《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一書,作者:詹璇依,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