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台灣佳能奪永續領航獎!從董事長帶頭「抓漏氣」到年省千萬電費,永續心法是什麼?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10-27

瀏覽數 50+

圖/台灣佳能董事長眞田敬太親身力行,從「抓漏氣」的微小細節做起,帶領企業將「共生」的永續理念,落實在每一個營運環節中。
圖/台灣佳能董事長眞田敬太親身力行,從「抓漏氣」的微小細節做起,帶領企業將「共生」的永續理念,落實在每一個營運環節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臺中市政府經發局舉辦的「臺中市企業永續A+行動」中,台灣佳能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奪下最高榮譽「永續領航獎」時,許多人心中浮現一個疑問:一家在台深耕數十年、擁有四千名員工的光學巨擘,究竟是投入了何等鉅資的綠色工程,才能摘下這頂桂冠? 

答案,卻出乎意料地樸實。他們的故事,並非花大錢購置太陽能板,而是從董事長開始做起,在偌大廠房裡,側耳傾聽那微乎其微的「嘶嘶」漏氣聲開始。

一切的起源,是佳能集團從1980年代便堅持至今的企業核心理念「共生」。這不僅解釋了台灣佳能為何能將永續做到骨子裡,更為臺灣眾多仍在永續轉型門外徘徊的企業,提供了一條務實且深刻的實踐路徑。

不只是口號!佳能將「共生」理念刻入企業文化 

「我們的永續行動,並不是為了追逐潮流,」台灣佳能董事長眞田敬太說,「它是佳能集團自1980年代就深植的DNA。」他口中的DNA,正是Canon全球奉行的企業核心理念「共生」。這在日文中的意涵,遠不止於和平共處,而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與全人類、社會及自然環境和諧地生活與工作」。這是一種將企業視為生態系一份子的世界觀,認定企業的存續,必須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存共榮。

早在個人電腦都還不普及的年代,當「企業社會責任」一詞尚未成為商界顯學時,「佳能集團很早就意識到,製造業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必然對環境產生負荷,」董事長眞田敬太解釋。佳能早早就將環境貢獻視為企業的根本責任。

因此,從佳能集團數十年前的洞察,讓台灣佳能的永續之路,有著與眾不同的起點。並非被客戶要求、也非迫於法規壓力,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文化自覺。當ESG成為全球企業的顯學時,台灣佳能早已在這條路上,默默走了數十年。這份深植的「共生」理念,為後續所有節能減碳的具體行動,提供最堅實的基礎。

台灣佳能如何落實永續轉型? 

當理念落地,台灣佳能展現的是日商特有的精實與務實。他們並未好高騖遠,而是以「員工集思廣益、全員參與」的方式下手,開始永續節能的基礎工程。

在製造業的工廠裡,驅動精密設備的空壓機往往是耗電巨獸,而管路中任何微小的洩漏,都讓能源白白流失。董事長眞田敬太致力於節約能源活動,因此,在繁忙的日程中,也積極帶領著省能源團隊的成員,不時穿梭在生產現場、設備機房,像醫生聽診般找出漏氣點;另一個案例是冷卻水塔,團隊發現將沉重的金屬風扇葉片,更換為更輕、效率更高的材質,就能大幅降低馬達耗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善,積少成多,匯聚成驚人效益。

圖/常可見員工穿梭於廠房,如同醫生聽診般仔細找出空壓機管路的漏氣點,展現全員參與、積少成多的節能精神。

圖/常可見員工穿梭於廠房,如同醫生聽診般仔細找出空壓機管路的漏氣點,展現全員參與、積少成多的節能精神。

當內部改善做到極致後,台灣佳能將廠房屋頂出租給專業太陽能公司,在不需自行投入鉅額資本下,不僅貢獻綠能,公司也能獲取收益。種種節能作為也讓台灣佳能台中廠一年可節省210萬度電、回收3.2萬噸水,光電費一年就省下近千萬元。

永續如何成為四千名員工的共同驕傲? 

如果說董事長的決心是引擎,那麼將永續理念真正內化為企業文化的,則是每一位員工的認同與參與。對台灣佳能而言,永續行動最大的收穫,或許並非帳面上的千萬開銷,而是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無形價值」。

台灣佳能臺中廠廠長林淑惠說,做這件事最大的無形價值,是員工的光榮感,因為每一位員工都感受到,自己的日常工作正為一個更遠大的目標貢獻心力。在日商嚴謹的管理文化中,「先建立作業標準,再要求標準作業」,這種對流程的紀律,確保了每一項節能措施都能精準執行。

圖/臺中廠廠長林淑惠表示,永續最大的價值是員工的光榮感。透過建立標準化流程,確保了每一項節能措施都能精準執行,化為穩定成果。

圖/臺中廠廠長林淑惠表示,永續最大的價值是員工的光榮感。透過建立標準化流程,確保了每一項節能措施都能精準執行,化為穩定成果。

「員工集思廣益、全員參與」來做永續!台灣企業如何跟進? 

拿下「臺中市企業永續A+行動」的永續領航獎,這對台灣佳能而言,不能僅滿足於此,因此他們已訂下更具挑戰性的目標,也就是2030年,工廠的CO2排放量要削減50%,展現其持續精進的決心。

公司鼓勵員工提出好的省能源構思,並且非常願意加以投資來實現,積沙成塔而成就獲獎之美事,因此,台灣佳能員工都是此次獲得「永續領航獎」的功臣。他強調,轉型的第一步,永遠是從小地方開始。台中廠廠長林淑惠則補充,建立標準化流程的紀律至關重要,這是確保所有善意都能轉化為穩定成果的基石。永續轉型不必一步登天,關鍵在於建立意識,並化為共同行動。

台灣佳能的故事證明,當「共生」的理念深植於企業的每一個角落,永續就不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驅動企業不斷成長、贏得尊敬的核心動力。他們不僅為臺中市的產業轉型立下典範,也為全台灣的企業提供了一條清晰可行的永續之路。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廣告)

延伸閱讀

守護職安幸福勞動
數位專題

守護職安幸福勞動

勞工職災在營造業與製造業等高風險行業中頻繁上演,臺中推出「金安心工程計畫2.0」,期待透過源頭預防到末端強化,與企業攜手打造一座讓所有勞動者都能「安心打拼」的幸福城市。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