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看似無所謂,內心卻很受傷?諮商心理師談「中間孩子」的獨特性格

如何看待兄弟姊妹關係,決定你的人生劇本。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7-15

瀏覽數 50+

《兄弟姊妹心理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兄弟姊妹心理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你是家中的老大、老二、老么?還是獨生子女或雙胞胎?看似平凡的兄弟姊妹關係,其實是一段與生俱來的競爭關係,它悄悄形塑出我們的性格,也深深影響著工作與感情。如果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那麼解決的線索,就藏在你的「兄弟姊妹關係」裡!(本文節錄自《兄弟姊妹心理學》一書,作者:根本裕幸,遠流出版,以下為摘文。)

三個手足的人際關係最困難

「三人組」的人際關係通常是最困難的。你是否也有過三個人一起行動時某個人顯得格格不入的經驗?聊天時容易形成「二對一」的局面,去餐廳被帶到四人座,最後還是變成「二對一」。

三人手足的情況也是如此。例如,老大和老二關係緊密,讓老么難以融入;老大很照顧老么,讓夾在中間的老二覺得自己像局外人;又或是父母對老大要求特別嚴格,導致老大與另外兩人漸行漸遠……類似的例子,我聽過不少。

當然,也有三人手足感情都很好的情況,但相對來說比較少見。不論性別、年齡差距、個性,或與父母的關係,通常會有一個人比較難融入,因而感到格格不入。他可能會選擇當「旁觀者」,與家人保持距離;或變成「搗亂者」,想辦法引人注意。

三個同性手足競爭最激烈

我偶爾會遇到有「三個同性手足」的個案,也曾有機會和這樣家庭的父母聊天。

在三人手足的家庭,每個小孩注定都有兩個對手,彼此競爭更為激烈。如果三人性別相同,好勝心又會更強。比方說拿到一塊點心時,三人必須平分,性別相同的手足間通常不會特別禮讓。升學時更是如此,以考上的學校好壞就能簡單分出優勝劣敗。

曾有一位女性個案對自己的外表懷著強烈自卑感。她家是三姊妹,兩個妹妹都像媽媽,長得很漂亮。只有她長得像爸爸,從小到大都被媽媽和妹妹們嘲笑:

「只有妳長得像爸爸,醜死了!」

其實客觀來說,她的長相稱得上是美女。或許是因為妹妹們更出眾,才讓她顯得相對不起眼。

她一直對自己的外表感到自卑,不僅在意媽媽和妹妹的看法,也會留意同學親戚的評價。為了擺脫困境,她拚命找工作,想早點搬離家裡。

憑藉她的努力,後來當上護理師,工作也很順利。然而,從小累積的自卑感卻揮之不去,導致戀愛屢屢碰壁,最後來到我的諮商室。

同性間的競爭意識一旦檯面化,三個手足的戰爭遠比兩個手足更加激烈,而戰敗方將失去在家中的立足點,從此不想和老家有任何往來。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延伸閱讀│長子也可以對家庭「遞出辭呈」嗎?沒有誰是理所當然的角色

中間孩子的獨特性格

前面篇幅提過幾次,當家中手足為三人以上時,就會產生「中間孩子」這個特別存在。

如同第一章的說明,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是全家的首次經驗,自然備受關注。老么則在某種程度上像是「孫子」,所以特別討喜,走到哪裡都是焦點。

如此一來,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便是中間孩子。這會讓中間孩子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通常以「旁觀者」角色和家人保持距離。

若是四個手足的情況,老二、老三都是中間孩子,不過最不容易受父母關注的是老三。但「女×女×男×男」的情況就未必如此。畢竟老三是第一個男孩子,那麼成為「旁觀者」的就是次女老二。

容易成為「旁觀者」的中間孩子,內心其實充滿危機感。他們夾在年長和年幼的手足間,覺得自己存在感薄弱,因此努力發展出與其他手足不同的性格,以尋求自己的定位。

假如哥哥姊姊是認真用功的好孩子、弟弟妹妹是討人喜歡的可愛類型,那麼自己若也走同樣的路,很可能會被比下去,於是乾脆選擇當個和父母唱反調的壞孩子,也就是「搗亂者」。抑或是其他手足都是成績優異的模範生,自己就會選擇當個開心果、人來瘋,製造不同存在感。

當然,這不是有意選擇的結果,而是在父母、手足關係作用下自然養成的性格。

中間孩子的立場就像公司裡的中階主管,承受上層壓力的同時,下面也步步進逼。他們大多纖細敏感,懂得察言觀色。但身邊的人通常不認為他們是體貼周到的類型,這是因為他們太會察言觀色,刻意不展現出來。

雖然他們表面上看似無所謂,內心其實很容易受傷。由於不太受到父母關注,內心深處總是感到孤寂。「我總是孤單一人」、「都沒人要關心我」是他們的心聲與煩惱。

中間孩子也是手足中最早獨立的。老大被父母小心翼翼養大,老么則在眾人疼愛下長大,最不被關注的中間孩子於是早早離家,獨立生活。常見狀況是,長女留在家鄉、老么住在附近城鎮,只有中間孩子住在很遠的地方。

(延伸閱讀│「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原生家庭,可能都有一個「這樣」的父母

《兄弟姊妹心理學:用「在家排行」×「家庭角色」解鎖人生的種種難題》,作者:根本裕幸,遠流出版

《兄弟姊妹心理學:用「在家排行」×「家庭角色」解鎖人生的種種難題》,作者:根本裕幸,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